小时候从宣武门往西单走的路上,有绒线胡同,四川饭店在里面。
那是个几进院子的王府,外面的院子卖凉面。
有个很大的电风扇吹煮好的面条。
我家没在里面吃过炒菜,不过我妈会在那里买凉面,是可以吃得起的。
那个胡同口还有个卖点心的地方,牛油的牛舌酥很好吃,外皮有一层砂糖渣,
内层软软的吃起来似乎有黄油渗出来。
我妈就琢磨出了凉面的做法:
芝麻酱、米醋、糖、酱油、蒜泥、红油、花椒油,这几样,多少按这个顺序递减,
调出来味道就不会错,酸甜、微辣、小蒜味、小花椒油味。
从小是吃纯芝麻酱,记忆里是80年代后期28酱多起来,我的概念里是为了降低成本
才在芝麻酱里掺入2成的花生酱。
芝麻酱澥开有窍门,用香油,一搅就开。
另外在美国中超,买台湾的明德芝麻酱、北京六必居和王致和都有芝麻酱都可以,
缺点是运到北美时间有点长,芝麻酱会沉淀和变硬。
我通常买美国华人厂的联合牌芝麻酱,通常比较柔滑,没沉底变干。
红油简单做法是三种以上不同粗细的辣椒粉用热油分三次浇。
复杂一点用菜籽油熬炸葱姜和若干香料的方法。
花椒油适量,不用藤椒油。
又及:costco 有一种芝麻酱沙拉汁,买过,很难吃,忒甜,不是京味麻汁的路子,不论是凉拌菜还是火锅蘸料都不是那个味。我忘了看,估计是台湾地区,或者来自台湾地区的人发明的,台湾的腐乳,速食面调料(例如阿舍拌面)的料包,都发甜。
面条买不到碱面的,就用鲜切面里的阳春面。
先抖散,蒸锅蒸7,8分钟,吃时滚水下锅煮,
捞出来电风扇吹凉。不沾即可,看情况决定是不是拌油来吹凉。
我今天用的荞麦干挂面,掺玉米粉的荞麦面(用于冷面的荞麦面),两种面。
这两天领导都在家上班,所以做两人份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