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跳过的的广场舞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打印 (被阅读 次)

中国大妈的广场舞绝对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国内跳国外跳,纽约跳巴黎跳,公园跳游轮跳。近来,广场舞似乎吹起了强劲的蒙古风?

其实六十年代就盛行过蒙古风的广场舞。

俺跳过。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内蒙古流行跳“安代舞”。

这种集体舞蹈的起源、特点,度娘上介绍完整,俺就抄了——

“明末清初,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舞蹈安代舞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地区兴起。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是草原文化的标识性品牌和蒙古族引以为豪的舞蹈奇葩。在内蒙古,逢年过节、庆祝丰收、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20世纪50年代后期安代分为“传统安代”和“新安代(安代舞)”两种,新安代是传统安代社会发展的演变,是以娱乐为目的并且具有审美性的歌舞艺术,是蒙古族舞蹈艺术形式中保存最完好历史最久的舞蹈。”

我记忆中的安代舞有两种曲调,一种稍慢:6 12 35,12 16 56,(“3”“5”和“6”是下面有点的低音)跳起来很舒缓;还有一种 66 66 65 3, 55 6 21 6(最后一个“6”低音),跳起来比较欢快。对不起,我笨拙地记谱,好像有专门软件,可惜不会。

安代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两手或者一只手拿着红色的绸巾。舞动起来挺好看的。

那个时候,学校机关都在教安代舞,中小学六一还有比赛。班主任老师为了自己班级拿到名次,那也是费尽心机。我们班主要是绸巾统一,扎辫子的女同学辫梢也系上同样的绸巾,有一个班老师真狠,所有女同学减掉辫子,统一发型。再有就是队形变化,看谁的花样翻新又整齐划一,只有服装都是蓝裤子白衬衫红领巾。当时部队正在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搞大比武,我们还为省军区的比武大会表演过安代舞呢。

机关单位就不一样了,他们穿着颜色式样各有不同的蒙古袍进行表演。妈妈就有一件墨绿的蒙古袍用一条大红的绸带系腰。记得一年十一,妈妈穿着这身参加游行,不知道她为什么要穿一双高跟鞋,结果把高跟跳掉了!

这些年生活好了,尤其内蒙古依仗“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发展很快,草原上的安代舞又兴盛了,成了吸引游客的节目之一。

真想再去跳一回!

油管上的安代舞已经舞台化了,但是后半段的舞蹈音乐还比较原汁原味——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我模糊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做红绸子,后面有个小木棍拿在手里,舞起来很漂亮。
花姐啥时候谢谢交际舞吧?记得流行了一阵子呢。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根据考证,中国民间和宫廷的舞蹈种类数不胜数。现在,似乎广场舞一统江湖了。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广场舞是我一直想要参与的,就是还没机会。安代舞好看,且是全身运动。
canhe 发表评论于
谢谢鹿葱介绍蒙古的安代舞,很欢快!蒙古人马背上的民族,个个能歌善舞。记得文革后期,先生在上海一院工作,结识了一群从青海,内蒙等地来疗养的医生朋友。(据说是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受惠者)他们经常聚餐party,我第一次在那里吃到油麦面 ,饭后随着音乐响起,人们就纷纷离席即兴舞动起来,记得一个蒙古族老太太,跳到我面前就不走了,不停地随着音乐,一手举过头,一手在胸前,横动头部,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我不知所措,尴尬地笑着看她,先生让我站起来,说她是在邀请你呢,可我不会跳舞啊!最后只好勉为其难地站起来鞠了一躬。谢谢鹿葱让我想起了这段与热情豪放的蒙古族朋友近距离接触的陈年旧事。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舞好看还健身。 点赞。
也看了你前一篇文。 印度女。 如果Uber 停在你家门口的公共马路上,没理由报警, 因为那是公共财产。 但如果停上了你家车道, 火速报警。 最好安个摄像头,可随时留下证据。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很喜欢蒙古舞,配乐也有特色。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蒙古舞比较难学:)是啊,美国人喜欢gym, 还要交钱办会员卡。我们这样在广场上跳多好啊,空气好,又不需要场地费:)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广场舞挺好的,锻炼身体,但扰民就不好了。
云霞姐姐 发表评论于
我喜欢跳舞,但是,我们这边还真不散在公园或外面跳,怕扰民,都是在24 hrs gym跳,这舞也没见过,挺好看的,谢谢花姐介绍
云霞姐姐 发表评论于
坐沙发,看跳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