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就是三观的直接反映

"Art is the depth, the passion, the desire,
the courage to be myself and myself
alone."
~ Pat Schneider
打印 (被阅读 次)

最近,演员邵逸凡公布了她在中国(4张)和加拿大(4张)不同时期被摄影师拍的照片,如下。

现在考考大家,哪四张是国内的,哪是国外的,你能猜出来吗?我想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难,国内的人(尤其是男人),对美女的定义是年轻、白净、无辜、温柔、单纯、软弱。而西方人更加喜欢女人有个性,张扬,有棱角,热情豪放,我行我素。现在答案就出来了:

1, 2, 3,8 是国外的摄影师,这种风格可以是女律师、女会计师。另四张是国内摄影师照的,你不会跟professionals那些职业联系到一起,最多是个女教师。是不是有点儿可悲?都说中国离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还有很长一段路,并不是说大家对女人不好呢。

你只要够漂亮(老一点可以,但是决不能威严),那么很多人都会对你好。

你不够漂亮,但只要够年轻,同时温柔。或者你虽然不温柔,但是你会撒娇并非常崇拜对面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这个“优秀精英男人”,他也会对你好。

你啥都没有,只要“皮肤够白、身材够瘦”,就会有人对你好,但前提是你不能凶。你决不能跑到男人堆里去跟他们抢食吃(反了你了!)。这都是国内的审美观,同时,也是不可撼动的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对女性的定位。

咱们再看邓文迪,她和默多克的合照:

今天咱们撇开她的人品,就专门针对她的长相来评论——她美么?我想照着国内的审美来说,会认为,嗯,有点漂亮吧,但是,太伶俐!太凶!如果眉骨没那么上挑,颧骨没那么高,整个人的气质没有那么“碧池”,会好看得多。

然而我向你们保证,西方人不那么看。在西方人眼中,她绝对比中国满大街那些锥子脸、铜铃眼、傻乎乎扮弱智的网红们漂亮多了。

人家就是喜欢这种张扬。人家就是看中女性的个性与智慧。人家不推崇女人一个个面色苍白弱不禁风的病态美。后者是山西煤老板们、珠三角小商人们的审美观,不是懂得尊重女性、欣赏女性、有胸襟来容纳女性和他们抢饭碗的现代男性的审美观。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ionaRawson' 的评论 : 多谢高妹分享,非常受益。今天的文谈了一些这个话题,请指教:)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谢谢南瓜,我也就是突然有点儿感想要吐槽:)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老大的这个角度解读的好,非常赞同。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谢谢评论!多样化最好,遵从自己天性,如果天性娇弱也不必刻意逞强。只是不能要求所有女人都必须温柔可人,呵呵。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aladirk' 的评论 : 颧骨高的女人确实凌厉,但没有克夫一说(这是古人不喜欢去厉害老婆才这么说的,呵呵)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赞好文!我想,文学城里的兄弟姐妹多是喜欢健康阳光开朗带有蓬勃生命气息的的女孩,弱鸡子一样的美女一定有人爱,那就留给他们爱吧。
baladirk 发表评论于
的确,在美国看到好多不怎么美的华人女子嫁给了美国男人。另外,老迷信说颧骨高的女子克夫。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紫若蓝' 的评论 : 没有没有,我就是不喜欢国内的审美观而已:)
紫若蓝 发表评论于
“碧池”, 哈哈想了半天:-)

高妹在美国一定是美女哦,就喜欢这样的张扬的,敢爱敢恨的你!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谢谢你的鼓励,我原先写过不少杂文,总是担心自己的观点过于偏激了:)
油翁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意见新颖,点评得当,让人忍俊不禁。FionaRawson做出精彩分析,引人深思。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她的文章,探讨社会议题。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周末好!可可这两天也说道《玫瑰的故事》物化女性,我还没看。

关于女性文学,我对大部分作品其实不太满意。感觉很多作者是受过伤吃过亏吧,她们的人生观多是逃避,宣扬“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好”。至于那些主张“去父留子”的,我更加不理解。

我的想法呢,好像无论在传统女性还是新女性中,都不沾。不放弃两性关系。即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但也决不取悦对方。不“凑合着过”。想一想,两个成年人要一起过,本来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智慧、耐心、自信等各种品质。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高妹好文。

“俺感觉国人的审美概念,虽然也在慢慢趋向多元化,但主流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文化中的男性视角,就是女性美不能缺少柔弱和温婉。”,哈哈哈,太对了,就连现流行的《玫瑰的故事》也是从男性的视角看美女,故事建构的女性在男权文化的基础上。

另外高妹怎么看女性文学?有机会想聊聊。。。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采心周末好!凶悍其实是强大的心智外在的反应,不是说每个女人都必须这种风格,而是不希望有棱角的被迫藏起。

默多克的审美都算传统了,最近风头无俩的那个贝索斯和他那位“香肠嘴”的女友,每回出镜都引起一片哗然,哈哈。其实挺好的,鼓励大家都不一样,都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可不是嘛,俺感觉国人的审美概念,虽然也在慢慢趋向多元化,但主流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文化中的男性视角,就是女性美不能缺少柔弱和温婉。高妹说的对,以国人的标准看,邓文迪真的不算美,一点儿也不林妹妹。然而默多克可不是贾宝玉,人家更欣赏的可能正是她的“凶悍(强硬+决断力?)”,哈哈

非常有趣的图片对比,比赞!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哎呀,先占上板凳:))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可可是说得好!也是有感于你之前说的“美颜”,没有自信,同时对美,和成功,都是大一统的标准,不敢认可多样化的存在。太多的“取悦”成分在内了,而不是把健康,把自身福利放在首位。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封建社会的物化观念一直延续,只不过变了样子。如今女性地位有提高,给某种人的不安全感更多了,所以有高妹提到的这种现象。ABC女孩回国总是让人侧目-----这么黑啊:)
还有就是看一群女生合影,可以很快把咧嘴笑的ABC们摘出来的。美颜相机的痴迷也是社会风气的反映吧。
另外,是否是以前“铁姑娘”时代的矫枉过正呢?
高妹写出来一个挺大的社会文化审美议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