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改开前上海的一般生活, 每月人均30块绝对是非常好的生活了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要从救济和补助来做一个说明。

社会救济,人均低于八块五的补足八块五,这样的人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人口多一些裹在一起还稍稍好些。

随便说一声, 这一点可以说成是共产党的德政, 至少在上海,哪怕是老子被关被杀,妈妈带着几个孩子,政府一视同仁给予这类社会救济, 苦得很, 但绝对饿不死。



单位补助又是另一类, 全民单位(机关我不清楚),全民所有制的工厂, 最低补助额是人均低于十二块五的补足十二块五。

比如原本一家七口人, 父母加五个孩子, 六十年代很普及,老子是个老工人,大约一百块朝上一个月, 老妈做个临时工或里弄加工厂, 二十几块,一家人日子蛮好过,一不小心老子过世了,厂里帮老妈转成正式工人,每月最多四十块, 那么一家六口人居六块多,单位就得每个月补助三十五块, 凑够每人每月十二块五,冬季或许还有点冬令补助, 过年也多少会给个一二十块过年补贴,一家人半苦不苦活得还算体面,不敢说每个星期可以吃肉, 一个月吃一次还是可能的。

另一种情形, 同样是老爸没了, 老妈又没转成正式工人,还在里弄生产组拿那二十几块, 那就只好靠社会救济,街道给补到五十一块钱。

大致划线:

人均八块五是最低生活


十二块五就能过得去

十五块朝上是上海普通市民的正常水平

二十块就很不错了

二十五块以上就是好生活

除了技术工人的收入高些,辅助工工资能到七十块就不得了了,其他市面上各行各业一般工作人员, 大抵也和辅助工差别不大。


即便是所谓工程师教授医生等,还得看级别和家庭人口,方可衡量其真实生活水平,有个邻居爷叔,六级工程师,一百六十来块,七个孩子老婆又是原先在乡下娶的半文盲,就没工作,一家九口,日子就过得大家心中有数了。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文革前上海小学6块初中9块高中12块,外加书杂费。
但根据家庭经济情况, 可以申请部分减免或全部减免,实在困难的中学生,也可以申请助学金。
记得好像是一个月四块的, 七块的, 和十块五毛的, 学校不把钱给学生, 而让那四块的在校吃午饭, 七块的吃早午饭, 十块半的吃三顿饭, 以保证钱真正化到了学生身上
goingplace 发表评论于
有次一个附近的邻居,她是来移民的,说她小时候,她家买不起月饼,是她妈妈自己做的,很让我吃惊,还有这样的家庭。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When the economy was bad, families are more connected and people were more reasonable. No one bullshits no one.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菊人好!上海生活水平比较高。我小时候丢了一条纱巾,我妈妈说,你把人家一个月伙食费给丢了。我以为妈妈为了教训我耸人听闻。那条纱巾6元钱。。。
京华人 发表评论于
如果按你说的七口之家,那孩子的学费可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小学生一个学期是2.5元学杂费,中学就得交5元钱。再有,如果上面还有老人要赡养,那开销就更多了。所以,一般家庭还不能随便花钱,必须要做计划。
山乡不仕老了 发表评论于
侬记性真好!
从我记事起,到70年代,就是这个“价位”。
8块半一下吃救济,12块半一下单位补助。另外还有学费,书费减免或分期付款。
油翁 发表评论于
您的文章写得非常生动,描绘了社会救济的重要性。在这个社会上,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共产党的德政真的是让人感到暖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不至于饥寒交迫。希望您能继续为社会发声,谢谢您的分享!
faseb 发表评论于
小学一同学,父亲十级高干省厅,局级,母亲不工作,兄弟姐妹共十人,全家十二口,在学校年年评困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