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
文/幸福生
“过”,繁体作“過”,形声字。走之旁做形旁,“咼”作声符。“过”的本义和行走有关,即走过,经过。因草书楷化以“寸”代替了“咼”,有了简化字“过”。“过”字也从形声字,变成了会意字,走出一“寸”就“过”了。
和上、下、前、后这些与空间有关的词语类似,“过”也引申到时间的经过、度过,如:过年,过节。
“过”的使用范围很广。如,过数,过账,过户,过会,过目不忘,得过且过,都是一个过程以及相应的处理。
“过”还是一个限度,过了限度,就叫过度,过分,过了头。谦虚过度叫“过谦”,表扬过分叫“过奖”。过犹不及,过分就不好了,从而引申出过失和过错。如,悔过自新,将功不过。
“往”始见于甲骨文,上部为“止”,即趾,表示脚的行走动作,下部为“王”。诸侯或外族从四面八方,去往天朝,朝见天子。“四夷来王”,便是“往”最初的意思。
金文的“往”字在甲骨文基础上,增加了“彳”旁,强调了行走,右边的上“止”下“王”基本没变。后来,右上的“止”逐渐简化,隶书中变成了一点,成为今天的“往”字。
“往”即去往,同“来”相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往”和“过”类似,也从空间引申到时间。如,往事如烟,既往不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往”还是一个趋向的介词。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另外,“往往”,是一个频度副词,表示经常、时常。
“过”是一霎那的事情,如擦肩而过;“过”或许持续一段时间,如过年,过节,过生日;“过”也会是漫长的岁月,那就是“过日子”。
“往”往往只是趋向,向往或目标,或许无法到达,而到了就失去了方向,成为了往事,也就是过往。过往的人,过往的事,一一写入过往的记忆。
“过”得无论怎样,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有惬意,也有不堪,更有依依不舍。飞逝的时光留下永恒的过往。美好的,遗憾的,过去了就过去了。
蓦然回首,我们都是再也回不去的过来人。我们的向往,我们的奋斗,我们的豆蔻年华和蹉跎岁月,终究会成为过往。
朋友,你过得好吗?在往哪里去?还在为过往,沾沾自喜,或耿耿于怀吗?
弹指一挥,此刻成为了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