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状态和体验多姿多彩. 泛泛地说, 可以兴致勃勃, 欲罢不能, 一鼓作气, 一读到底; 可以了无挂碍, 狼吞虎咽; 可以沦肌浃髄, 字字句句刺透肉体入心.
今年四月十四日 / Sunday, 购于花城天河书店的一本书《理解人性》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读来欲断难断, 藕断丝连, 历时四个多月, 终于翻到最后一页 P284, 大脑可以放风了. 放眼四围, 夏末秋初仍是繁花满目, 叠映着书中的关键词: 童年经历, 心灵活动, 社会感, 安全感, 对权力的追逐, 性格与行为模式, 虚荣, 自卑, 焦虑, 天赋, 性别, etc. 恰似琥珀橙色的玫瑰, 怀念凡高的向日葵, 雨后的小白花, 出墙的红杏, 一朵一朵的.
并不是阿德勒的书太枯燥, 教人意兴阑珊, 实情是一页三回头, 书中的阐述屡屡令思绪游离于书本之外, 重返人间现实包括网络世界, 印证我所遇所见所听, 或健全, 或病态的旋律.
奥地利眼科和神经内科医生, 心理治疗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与弗洛伊德, 荣格并称为 20 世纪精神分析学派三大奠基人. 他将人文人本思潮植入心理咨询领域, 《理解人性》一书, 以一个又一个的病例, 呈现 Individual psychology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世间事最难的是改变自己, 其次是理解他人. 倘若了解人性, 承认人的价值, 这两难就不那么难了. 对待他人频频作出有失公允的判断, 皆因缺乏对人性的理解, 执拗于一己之成见 / 偏见. 阿德勒将人性定义为人格 ---- 面对现实生活时, 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情绪反应模式.
书中涉及诸多的人性弱点及其成因分析, 有两大部分. 第一部《人的行为》. 关于健忘, 记忆和梦, 通常无法专注或兴趣挫伤, 容易健忘; 所有记忆都是被人有意识地记住, 深藏于无意识之中, 藉由记忆给所接触的世界下一个定义, 做一个解释, 梦境, 亦指向同一目的. 记忆本身并不客观, 因为人脑不能像摄影机那样记录东西. 第二部《性格的科学》. 攻击型的性格, 包括虚荣, 野心, 嫉恨, 嫉妒, 贪婪, 憎恨, 它们的特征, 被阿德勒一一予以清晰勾勒. 他提及了厄运, 摘抄一段超越我认知的陈述 P262 “某类人从小就痛苦地确信, 他们天生是强盗, 杀手或幽灵鬼怪的猎物. 而于我们看来, 他们之所以这样想, 仅仅是由于其虚荣心过分强烈而已”.
虚荣与自卑, 是书中颇为精华的内容. 阿德勒认为, 人类的虚荣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 / 情绪, 并非完全负面; 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因脆弱而产生的自卑感, 可刺激对安全感的寻求, 激发对大自然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然而, 一旦热衷追逐虚荣感, 乃形成病态, 其本质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 过度自卑的自卑情结, 是人格的漏洞, 导致社交兴趣缺失, 誓如 Internet addition disorder, 亟求在网络上觅得控制权.
与《理解人性》的 “互动和对话”, 拓展了视野, 敲打敲打智力, 也加固了我过往的认知 ---- 某些躯体病症是心理或情绪障碍的外在反应. 如斯阅读体验满是充实的喜悦.
昨天周六, 一整天都没想过要写些什么的. 晨起, 风轻, 咖啡香漫. 家务事, 永不下岗, 想做一定有得做. 做瑜伽, 身姿缓缓舒. 步超市, 果蔬琳琅. 看拉风的景, 花花絮. 同妈妈视频, 她安好. 同宝贝聊天, 有一搭没一搭.
晚饭后, 收拾干净, 喝着热杏仁奶, 头略略低垂, 蒙蒙张嘴如铃兰的样子, 嘀嗒嘀嗒, 嘀嘀嗒 ...… 指尖在键盘上翩跶, 不知咋的, 又生了, OMG! 这一篇, 足月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