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及本坛战争评论者关注的焦点,由阿以冲突又重新回到了俄乌战争,原因是库尔斯克,乌克兰的一部分军队打到了俄罗斯境内。
就此坛子上由于立场不同,分成了几大阵营:挺乌、挺俄及观望派,彼此间泾渭分明。
挺乌者兴高采烈,认为从此形势一片大好,甚至乌军打到莫斯科、活捉普京、俄罗斯二次解体都有可能;
挺俄者则认为,乌军孤军奋战,把游击战打到了人家家里,如后续部队及后勤保证跟不上,早晚得让人家包了饺子。
观望派要老道一些,不轻易表态,因为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变数太多,在形势没有彻底明朗前,真不知会有什么结果。
远的不说,单说二战,德军发动闪电战,打得苏军丢盔卸甲、莫斯科也是兵临城下,最后的结局则是德国被肢解、元首自杀身亡;东方战场也是如此,首都南京被鬼子来个大屠杀,国军与日军对决几乎是屡战屡败,但也是屡败屡战,靠着坚韧、不屈和少有的团结才撑了下来。前几天我发那个帖子,那么多照片,就是讲各阶层、各党派、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抗战时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日本成了唯一被核爆的国家、无条件投降,至今也是个跟班。
所以我才说,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是战争的最终结局,笑到最后的胜利才叫胜利。
其实从军事角度看,乌军现在攻占几千平方公里土地,对于俄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也可以说是“没有损失”,就整个库尔斯克州来说也差不多是九牛一毛,仅占该州2.98万平方公里面积的百分之几,什么库尔斯克核电站、库尔斯克州府更是连门都没摸着,根本就没有必要急吼吼从乌东防线调兵回来救援。
突袭库尔斯克,主要是让普京的面子不好看,因为他的统治基础来自恐怖威慑与舆论控制,如今本土都被占了,如果不及时夺回来,恐怕他的位子都要不稳。
乌克兰就是看准了俄罗斯的政治架构缺陷,知道普京无论如何也得回师救援,所以才敢果断的突袭库尔斯克,诱使俄军回援,既可以减轻在卢顿二州的军事压力,又可以“围点打援”,趁俄军脱离壁垒的行军途中,予以空袭打击。
有人把这个行动和1944年德国的阿登森林反击行动相比是有道理的。使用了自己的宝贵军事储备,进行了一场不可能扭转战局的反击。
从军事上看,俄罗斯最不怕的就是别人占据自己的领土,因为它的战略纵深太广阔了。几百年来,俄罗斯的基本战略就是大幅度的后退,让敌人一直追着自己,哪怕到了莫斯科都不要紧。然后依靠俄罗斯的纵深和人力资源进行反击。从拿破仑到希特勒,最后都是败在这一招之下。
而俄罗斯人的性格,就是敌人压迫的越紧,韧性就越强,对领导人的忠诚度越高。
乌克兰方面有可能认为这种消耗战已经无法承受,国民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国际的支援也逐渐麻木特别是川普可能上台带来巨大的变化让他们无法拖下去。希望用一场深入俄罗斯境内的反击来让打破僵局,触动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变化。
但是这一目标是否能实现,尚待观察。它有可能导致普京位置不稳,甚至下台;也可能,乌克兰的反击可能反而会增强普京的统治,让本来无意义的战争更容易坚持下去。
真的不急,还是那句老话,让子弹在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