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春天去南法瑞士一样,我们这次的土耳其之行也是被动的决定。去年加入了一个TMB的徒步微信群,后来发现不合适。首先是我自身的原因,很容易高反,又不愿意住大通铺。第二个原因是群里的人太难统一,有人居然不愿意徒步,希望改成旅游,那你去TMB干嘛?于是就放弃了,进而改成自由行。
这次的决定源于一次中餐馆偶遇熟人,对方提起十月份有个小团去土耳其。但我们觉得时间太短,费用太高,于是决定自己去。就这样成就了这次的土耳其自由行。金秋十月是很多人去土耳其的首选,我们提前了一个月,所以赶上了所有城市的夏末季节,全程三周都在80几度。好处是不用带占地方的厚衣服,缺点也很明显,天热容易出汗,每天都要换衣服。
从旧金山飞土耳其当然首选土耳其航空,价钱合理而且直飞。第一次坐土航,得到了意外的好印象。好的开端往往预示着顺利的旅程。飞机准时起飞,很快就开始发东西。先是一个印有土耳其图案的小布包,里面有牙具,长袜子,拖鞋,眼罩和耳塞。上次飞机上发小包哪年的事?好像是国航,好像是几十年前了。加上运气好,我一个人占据了一排三个座位,足以躺平,实在是没啥可抱怨的。飞机上的伙食也不错,和我回国常飞的美联航比,简直天上地下。发完小包以后就发了一张很正式的菜单,里面的两顿饭吃啥,有无二选一都清清楚楚,饭来了以后直接说出想要的就行了。
土航送餐和送饮料就一趟服务,效率很高。中间偶然送水,也可以自己去要,但不再有食物。所以自备些零食很有必要,不然13个小时的飞行靠两顿简单量少的飞机餐怕是不够。对我来说飞机餐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座位够舒服,比如旁边座位没人,就是最好的结果。为此我们两人早就不选择连坐了,自己单选座位才有可能旁边有空位。
舒服的座位使13个小时的飞行异常容易,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到达伊斯坦布尔时是中午,进海关没费周折。后面的唯一任务就是找到旅馆。做功课时了解到伊斯坦布尔机场到老城(第一次来土耳其的推荐住地)地面交通很堵,加上打的容易上当,所以很多人推荐地铁和其它公交。大巴也在地面,也被我去掉了。看了很多视频和文章以后我自认为可以顺利买到公交卡并找到旅馆。事实证明我过于自信了,低估了土耳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质。也就是说,地铁公交都在运营,但软件和中间的连接非常落后。从此我们和机场的连接全部都要了私车接送,不再受罪。
伊斯坦布尔的乘车卡售票机非常stupid。最近应该是涨价了,一张卡费用130里拉。放100里拉它会把钱吐出来,只收200的现金,那干嘛不说明?为什么不能连续收多张纸币? 200里拉根本不够用,为啥不能一次多放钱,省得很快就要充值?每个站台倒是都有售票机,但永远都在排队,就因为这种stupid收钱方式。充值也一样,放100块就完成了,不能继续加钱。可我们在美国银行换的钱最大值只有200块。如此通胀的货币却没有大面值,真正体会到了扛着一袋纸币却买不到一斤米的感觉。
因此而非常怀念日本的售票机器。第一个频幕选语言,然后选任务,买票或充值都先选钱数,然后等着你把钱放够,最后完成任务。这就是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区别。硬件合格还远远不够,软件和服务的人性化才是关键。在机场的售票机前大家都在边买票边吐槽,浪费时间,增加压力。
我们拖着行李,在地铁站之间兜兜转转,上上下下,最后终于来到热闹的地面。这还没完,我们还有最后一段有轨电车要坐。好在事先都了解好了,算是上了车,但一直紧张地盯着下车的站名,生怕错过。从这时候起我就一直碰到好心热情的当地人,旅游城市大家的基本英语都够用,总有人告诉我,安抚我,到站叫我下车。
最后一段路是老城的破旧石板地。人流如织,车也挤在狭小的路面上。我们凭着刚到此地的初始热情和精力,总算来到了此行的第一家旅馆。第一天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出门逛街,买电话卡,找地方吃饭,海边散个步,明天开始看景。
第一天就看到周边不少景点,只是还没进去而已。住在景区里的好处显而易见。
周围都是这种小巷子,很像欧洲:
这是我们住的旅馆早餐区,每天吃一份现做的Omlet:
当晚外面的风景:
这个除了木头门周围全是大理石。这里的路面也常是大理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