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凯旋门,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拿破仑建的凯旋门。这次到了罗马,才知道凯旋门的鼻祖在罗马。
古罗马文明历史跨度久远,从公元前的9世纪到公元1453年,整个文明持续了两千余年,共历经四个时代: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10),罗马共和国时代(前510-前27年),古典罗马帝国时代(前27-476年),中世纪罗马帝国时代(476年-1461)。 我们所熟悉的凯撒大帝是在罗马共和国时代。而屋大维是古典罗马帝国时代的“秦始皇”,被人尊称为奥古斯都”。而对应中国的朝代罗马王政时代为春秋时期,罗马共和国时代为战国,秦朝,和西汉,古典罗马帝国时代为东汉,三国和东西晋朝,中世纪罗马帝国时代为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朝,元朝和明朝的开始。
凯旋门就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南征北战,大大小小的战事不计其数。为纪念其中重大战役的胜利,古罗马皇帝们就大兴土木,修建凯旋门。可以说凯旋门就是为了宣扬罗马皇帝的战绩而设立的“纪念碑”。在古罗马时期,凯旋门是极其重要的建筑内容之一,罗马式的凯旋门分为单跨式和三跨式两种形式,其中单跨式(即单孔式)约建于公元1世纪-2世纪之间,样式简洁有力,风格粗狂。而三跨式凯旋门造型结构相对较华丽,且有繁复的浮雕内容。现存最早的凯旋门是位于意大利首都古罗马斗兽场三面的三座凯旋门,分别是提图斯凯旋门、塞维鲁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
提图斯凯旋门(意大利语:Arco di Tito; 拉丁语:Arcus Titi),是位于意大利罗马古罗马广场东南圣道上的一座大理石单拱凯旋门,建于公元81年。由图密善皇帝在兄长提图斯去世后不久兴建,纪念提图斯在公元70年征服和摧毁耶路撒冷,终止了自公元66年开始的犹太人大起义。拱门上的镶板描绘了公元71年罗马胜利、耶路撒冷陷落后庆祝的凯旋游行。它成为犹太人散居的象征,拱门上描绘的灯台亦成为以色列国徽灯台的原型。
提图斯凯旋门是16世纪以后竖立的许多凯旋门所仿效的原型——也许最著名的是它是法国巴黎凯旋门的灵感来源。
提图斯凯旋门坐落在Velian山,旁边即是罗马斗兽场。Velian在帕拉丁和Esquiline山的中间,罗马广场的东南部。提图斯凯旋门本身有13.50米宽,高15.40和4.75深,而内在的的牌楼是高8.30米,和5.36宽。而它的建筑材料是使用使用潘泰列克大理石。
提图斯凯旋门上描绘的耶路撒冷圣殿7个分支的灯台形象,被用在以色列国徽。
塞维鲁凯旋门(意大利语:Arco di Settimio Severo) a是古罗马广场西北端的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建于公元203年,以庆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和他的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塞普提米乌斯·盖塔在194/195年和197-199年两次战胜安息。
君士坦丁凯旋门(意大利语:Arco di Costantino)是位于罗马的一座凯旋门,位于罗马竞技场与帕拉蒂尼山之间。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一世于312年10月28日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大获全胜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也是罗马现存的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位于古罗马斗兽场的正面。1500年,拿破仑正是见到君士坦丁凯旋门之后,才有了在巴黎修建凯旋门的想法。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纵深7.4米。它拥有3个拱门,中央的拱门高11.5米,宽6.5米;两侧的拱门则高7.4米,宽3.4米。拱门上方由砖块所砌成,表面则有雕刻图案。君士坦丁凯旋门主体是由几根分开的圆柱及刻有铭文的顶楼所构成,设计类似位在古罗马广场的塞维鲁凯旋门。而拱门的下半部则被认为是建筑师参考更古老的纪念碑来设计的,也许是来自于哈德良皇帝时代。参观罗马竞技场时,我看到这个凯旋门还很吃惊,怎么这儿也有凯旋门?凯旋门不是在巴黎吗?正是这个原因我才查了资料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科普一下凯旋门的知识。
看看我妈妈在凯旋门下的英姿。
l
注: 文字和部分图片参考了网上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