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降息都有罪,中国官媒破口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近年来,中国官媒对美国利率调整的报道和评论充满了批评,无论美联储加息还是降息,都会成为指责和谩骂的对象。加息时,官媒破口大骂美国薅世界"羊毛,指责其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攫取世界财富;而当美国减息时,官媒又严肃批评其把祸水引向全球,称美国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将金融风险传导至全球。这种泼妇骂街的表态,不讲科学逻辑,不尊重经济规律,无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出尔反尔,自相矛盾。

要理解中国官媒对美国利率调整的批评,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利率调整背后的经济逻辑。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控经济,维持就业和价格稳定。当美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时,美联储通常选择加息,以降低过剩的需求、减缓通胀压力。而当经济放缓或陷入衰退时,降息则可以鼓励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简单来说,加息是为了控制通胀,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这两者有其明确的目标和逻辑,并非随意为之。然而,在中国官媒的报道中,美联储的每次行动似乎都带有阴谋论色彩,仿佛任何政策调整都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不顾全球经济的福祉。这种指责显然未能从经济规律出发,而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为骂而骂。

中国官媒在美联储加息时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一个论调上,即割全球韭菜。这种观点认为,美国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全球资本回流,从而提升美元汇率,造成其他国家货币贬值、资本外流,进而引发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换句话说,美联储加息被描绘成一种自私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吸走其他国家的资本,收割全球财富,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



这种批评部分基于现实,因为美联储加息确实会导致全球资本流向美国,尤其是那些投资者希望寻求高收益的资金。但问题在于,这种资本回流并不是美国政府或美联储的刻意行为,而是全球资本市场的自然反应。随着利率上升,投资美国资产(如美元计价的债券)相对更具吸引力,导致资金回流。这是市场的供需机制,而非美国有意收割他国财富的阴谋,资本回流到美国,是心甘情愿的自投钱网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加息的初衷并非要对外输出金融风险,而是为了应对国内通货膨胀。近年来,美国通胀率持续攀升,加息成为美联储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如果不采取这一措施,美国经济可能陷入严重的价格失控,反过来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指责加息割韭菜不仅忽视了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带有片面的恶意解读和舆论误导。

与加息一样,中国官媒对美联储降息的态度也充满敌对情绪。降息通常被中国官媒解读为美国恶意地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将国内的经济问题甩锅给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元结算的经济体。降息会导致美元贬值,使其他国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此外,降息还可能推高全球资产泡沫,进一步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的确,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外溢效应,尤其是在降息时,资金可能流向新兴市场和其他国家,造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金融风险增加。但这同样并不是美国单方面的输出风险,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必然结果。正如美联储在决定加息时需要考虑国内经济状况一样,降息也是为了应对美国自身的经济放缓。至于全球其他国家如何应对这种外溢效应,各国央行有责任通过本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而不能将一切问题归咎于美联储。

因此,官媒在抨击美国降息时,往往忽略了其背后合理的经济动机,而是继续从阴谋论角度出发,认为美国通过降息将金融风险转嫁给全世界。这种解读无疑是片面的,也没有真正理解全球经济的复杂性。

最为滑稽的是,中国官媒对美国利率政策的批评,呈现出明显的自相矛盾特征。当美联储加息时,指责其收割全球财富;当美联储降息时,又谴责其输出风险。换句话说,无论美联储采取何种行动,似乎都难逃批评。这样的论调缺乏连贯性,表现出为批评而批评的倾向。

加息和降息是完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二者的目标和效果截然相反,但中国官媒却在这两种情况下都给出了相同的负面评价,这明显是一种逻辑混乱的表现,这种逻辑的混乱不仅反映了对美国政策的情绪化解读,这样的双重标准使得中国官媒在评论美联储政策时失去了公信力,因为他们所传达的并非理性分析,而是情绪化的谩骂。加息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而降息则是为了刺激经济,两者都是在特定经济环境下的合理选择。官媒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妖魔化,缺乏理性的分析,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沦为笑料。



如果美联储加息是为了保护美国经济不被通胀侵蚀,那么这无疑是合理的政策选择。如果降息是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同样也有其正当性。将两者都妖魔化为美国损人利己的行为,只会暴露出评论者对经济规律的无知和偏见。

那么,中国官媒为何对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如此敏感?答案在于,这种批评背后带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动机。自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还延伸到国际秩序、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在这种背景下,任何美国主导的经济政策,都被放置在中美竞争的框架下进行解读。

批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中国官媒批评美国全球霸权的一部分。在这类论调中,美国通过其货币政策、美元霸权等工具控制全球经济,而其他国家则被迫承受美国政策的外溢影响。这种解读符合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美国单极世界的批判逻辑,旨在凸显中国作为全球另一极的重要性。

然而,这种批评方式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美国的利率政策确实会对全球产生影响,但各国也有自己的调节手段和对策。与其将一切问题归咎于美国,不如更多地关注自身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官媒对美联储利率调整的批评,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实际上都缺乏连贯的经济逻辑和理性分析。这种批评更多是情绪化和政治性的表达,而非基于实际经济事实的客观判断。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样的舆论导向显然带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中国的经济也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但过度强调美国的恶意政策,反而会使公众忽视国内政策的缺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共同挑战。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无疑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但将其简单化为美国祸害全球的手段,则显得极为幼稚和可笑。这种自相矛盾、缺乏逻辑的舆论导向不仅无法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反而会导致对国际经济事务的误解和偏见,结果是自欺欺人,自取其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