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在乡村酒店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驱车直奔富森。

走出酒店,昨夜又是一场雨。虽然来德四次,但前三次来的季节或是春天或是冬天,从来没想到这儿的夏天雨水如此之多。

行不远处,就是巴伐利亚的第五大湖 - 福尔根湖(Forggensee),这座湖的面积有十五平方公里,是骑行和徒步爱好者最喜欢的目的地。
湖的四周是一大片房车营地,湖边的小径上一队队自行车爱好者在骑行。

远处是阿尔卑斯山,近处是一望无际的青草地,身后还有一间红顶小木屋,LD拿出相机,说:“此处真好,我给你拍张照吧。”
意外发生了,作为主要设备的这台富士相机,快门突然不工作。两年多来,它跟着我们去中东,去北非,去波罗的海,经历过瓢泼大雨,经历过漫漫黄沙,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但现在,它罢工了。儿子在旁边笑着说:“怎么样?上帝还是发怒了吧?”

于是,这一天非航拍的所有照片都不得不用手机和备用的佳能相机加上40毫米饼干头拍摄。

旅途如同人生,充满未知。意外发生后,沮丧,懊恼都无济于事,前路漫长,唯有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每一步都是迈向另一番精彩的开始。


富森(Füssen)是一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名气既大,也小。
说它的名气大,是因为它是游客游览新天鹅堡的必经之地和绝佳起点,此处离城堡不过3-4公里,每一个去过新天鹅堡的人,都记得富森,它在Instagram有多达12万多的标签。
说它的名气小,是因为大家之所以来到这里,多是奔着城堡而去,相对于浪漫之路上的其它小城,真正了解富森的游客反而不多。

二十年前,我们带着女儿从慕尼黑出发,在富森下火车转大巴直奔城堡,在我印象里,富森给我的模糊印象只有那座我们仨苦等回程大巴的公车站。

位于从奥格斯堡直通意大利的克劳迪娅大道(Via Claudia Augusta)上的富森,是罗马帝国拉埃提亚省的首府,后来罗马第三军团又在此驻扎,以保护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重要贸易路线。


因为历史上曾是边境要塞,富森部分古城墙和塔楼至今保存完好。远远望去,高堡(Hohes Schloss)耸立在山坡上,依然洋溢着浓厚的中世纪气息。


镇中心的民居多采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风格,富森人用柔和的黄色、粉色、绿色等明快色彩装点外墙,搭配木质阳台和花窗。为适应多雪的山地气候,建筑物多带有斜顶,房屋前常种植花草,为小镇增添了温馨浪漫的氛围。



街角处,这座正面布满彩绘的小教堂吸引了我们的视线。

1465年,富森的市民Borhoch夫妇捐款修建一座医院,附属的教堂二年后建成,可惜那座哥特式教堂与医院在1733年被一场大火烧毁,医院在1735年重建,而新的洛可可风格教堂则于1748年由建筑师Franz Karl Fischer建造,这就是我们眼前的圣灵医院教堂(Spitalkirche Heilig Geist)。

教堂很小,天顶画却非常精美,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

依然惦记着相机快门问题的LD,再一次走上祭坛,画十字,作揖,念念有词(他刚才查了一下,快门修一下,至少一千加币),这次他诚恳地捐了几十块加币。
儿子在旁边说:“相机肯定不会马上就好,要不然不是显得上帝被这点钱就打发了吗?”



七天,从维尔兹堡开始,我们历经十来个大城小镇,终于走到了浪漫之路的终点。
没想到,这个终点,竟是一座修道院,紧闭的大门上方,写着浪漫之路的终点,左边那个三足图标是富森的市徽,德语“Füsse”一词的含义是“脚”。

儿子说,我们就要告别浪漫之路了,你俩还不浪漫一下?他举起相机,于是我们就留下了这幅“浪漫之照”。


既然来了富森,总要去看一下新天鹅堡,不过这次我们准备换一个角度去看它。

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位于阿尔卑斯山脉边缘的一座山丘上,海拔约965米,城堡的东面是阿尔高阿尔卑斯山脉(Allgäu Alps),西面是开阔的平原和湖区,美丽的施万湖(Schwansee)和福尔根湖(Forggensee)都在那个方向。

这儿是世界各地游客在德国访问人数排名第二的景点,仅次于科隆大教堂。

此前,LD曾两次造访新天鹅堡,但这一次,他第一次停车场起飞了无人机,从高空俯瞰这座美丽的城堡。

新天鹅堡的建造始于1869年,为了建造心目中最美的城堡,路德维希二世不惜把以前的两座城堡拆除。城堡1880年封顶,1884年入住,但是二年后路德维希就意外身亡,于是曾经规划的一切嘎然而止,360个房间中,只有14个依照设计完成了室内装饰,另外346个房间都成了未竟之作。

通过上帝的视角,才能真正领略这座世界第一城堡的魅力。上面照片的右边是一般游人驻足观看城堡和打卡拍照的玛丽安桥(Marienbrücke),但那个位置只能平视却不能俯视城堡。

新天鹅堡宛如童话中升起的梦幻之地,高踞在巴伐利亚的山巅,四周群山环抱,晨雾如薄纱般缭绕。
洁白的城堡和周围山体融为一体,彷佛绿色绒毯之上镶嵌的一块白玉,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是一座城堡,更是路德维希二世追寻梦幻与理想的象征,是欧洲浪漫主义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依依不舍告别了盘桓一个礼拜的巴伐利亚,我们一路进入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这是一个对我们家具有特别意义的州,出发前,我曾经写过十七篇连载小说《巴登符腾堡上空的鸡毛》,至今还有读者朋友好奇地问我,那部"鸡毛"还接着写吗?

乌尔姆(Ulm)是我们进入巴-符州的第一座城市。

乌尔姆在历史上见证了许多重要事件,
1181年它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自由城市,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一地位促进了乌尔姆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使其成为当时德国南部的重要商业中心。
1377年乌尔姆大教堂(Ulmer Münster)奠基,这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高达161.53米。
1805年法国军队于乌尔姆包围并击败了奥地利军队,随后签订了《乌尔姆条约》,奥地利将大批士兵和装备交给拿破仑。乌尔姆战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进一步巩固了拿破仑在欧洲大陆的统治。
1944年12月17日,乌尔姆遭遇了盟军的大规模空袭,城市超过80%的建筑物被摧毁。尽管大教堂幸运地逃过了毁灭,但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许多历史建筑在空袭中损毁。战后,乌尔姆进行了广泛的重建,恢复了许多历史建筑。

我知道乌尔姆这座城市,还因为它是爱因斯坦的故乡,可惜他的故居在二战中被炸毁,我们在街上邂逅的这座“爱因斯坦之屋”只是一间借重名人的咖啡店而已。

一路上,LD就不停地对儿子做心理建设,准备来乌尔姆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顶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楼 - 161米,768级台阶。
没想到教堂正在维修,塔顶不对外开放,陷入两难的儿子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乌尔姆大教堂又名敏斯特教堂(Ulm Minster),于1377年开始奠基,1392—1419年间,当地建筑师恩辛格(UlrichEnsinger)主持建造砖石结构的教堂主塔,设计高度156米,但经过恩辛格及其儿孙三代人的努力,仍未能实现设计者的愿望。

15世纪末以后,该教堂的建造断断续续,几经反复,一代又一代留下姓名的建筑师和难以计数的没有留下姓名的石匠参与工程,直到1890年在建筑师拜尔(AugustBeyer)的主持下终于实现了恩辛格的设想。教堂主塔高度达161.6米,它成为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直到现代摩天大楼出现),以及迄今为止最高的教堂。

乌尔姆大教堂有两个和其它大教堂不同之处,一般来说,只有天主教的主教教堂才被称为大教堂,但乌尔姆的这座教堂却从未成为主教教堂,但因为它的体量巨大,所以人们称呼它大教堂。

大教堂刚建立时,归属于天主教所有。但是在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运动以后,德国很多地方支持马丁路德的主张,与罗马教廷决裂。乌尔姆市也成为信奉路德宗的城市,而乌尔姆大教堂也成了路德宗的教堂。但其建筑风格,比我们看到的一般如礼堂一样的新教教堂,多了一份天主教堂雄伟华丽的氛围。

找了半天,儿子在祭坛的侧面发现了一扇屏风,中间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小耶稣,后面站着来贺喜的东方四圣,无声地向游客展示着教堂曾经归属天主教的历史,因为新教教堂传统上是不会敬拜圣母的。

摆在祭坛上方的这幅《最后的晚餐》有点意思,它是德国画家Hans Leonhard Schäufelein于1511年创作的,比达芬奇的那幅要晚了差不多二十年,但相比于后者的正襟危坐,这幅倒是更有生活气息,不过犹大不容易辨认,看了半天左四那个躲后面鬼鬼祟祟的似乎有点像。

乌尔姆大教堂墙壁上挂着很多徽章,这是新教教堂和天主教堂的又一个很有趣的区别。
天主教的装饰和象征物主要集中在圣经故事、圣徒生平、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强调教会的神圣,而新教教堂似乎更接近世俗化,所属教会悬挂徽章以纪念资助教堂建造、维护或装饰的家族或个人。

据说大教堂建立后,经历过不少不可思议的“神迹”。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1944年12月,盟军飞机对乌尔姆市进行空袭。当时整个城市一片火海,包括教堂广场上几乎所有其他的建筑被严重损坏,有一颗炸弹在教堂尖塔穿了个洞,但却没有发生爆炸,大教堂也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现代西方社会,越来越趋于世俗化,我相信不会再有国家,组织或者机构费心劳力地去建造大教堂了,乌尔姆大教堂的世界最高教堂的地位,应该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某一天因为战争或者灾祸,它自己消失于人间。

和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这些历史悠久的学校相比,乌尔姆大学(Ulm University)很年轻,它是巴登-符腾堡州的第9所大学,创建于1967年。

虽然规模并不庞大,但是乌尔姆大学在自然科学等国内的排名位于前列。 在光电,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等学科,乌尔姆大学被认为是世界最好的几个大学之一,它在电子工程和计算机领域位于德国大学前5位。

我们来到乌尔姆大学,不是为了探究它不到60年的历史,而是因为不起眼的校园里,却隐藏着一座绝美的图书馆 -威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Wiblingen Abbey library)。

德国人对引以为荣的宝藏似乎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点我们在前面的白石宫和条顿骑士团的大本营已经有所领教,今天又是如此,在校园里转悠了半天,也没看见修道院图书馆的标志。

好不容易看到这个牌子,上面有威布林根修道院的字样,于是走进粉红色的大楼。
一层的陈列和装饰简洁而现代,我感觉像是走进了教学楼,不由得疑问,那个著名的图书馆是在这里吗?一楼的工作人员头都不抬地说:“上楼。”

二楼走廊上摆着这些破铜烂铁,儿子说:“你们肯定被骗了,这儿哪有啥世界最美图书馆啊。”再找一个工作人员询问,那人也是冷冷的一句话:“向前走。”
穿过几个展厅,一扇虚掩的门出现在我的面前,直觉告诉我,这里就是维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

推门而入,LD和儿子不约而同地惊呼:“我的天啊。”我们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典雅、奢华、美丽、精致、高贵……用任何美好的词来形容它都不过分。
维布林根修道院历史悠久,建于1093年。18世纪初,随着修道院权力和财富的增长,修道院开始进行新巴洛克风格的改建与扩建,使它成为德国西南部巴洛克建筑艺术的杰作。华丽的图书馆正是在这期间建造的,其风格为洛可可式。
当时的修道院院长迈恩拉德·汉伯格希望这座图书馆不仅可以存放书籍,也可以在视觉上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希望这个空间能够“唤醒僧侣们对学习的渴望和热爱”。并且,他可以在这里接待高贵的客人,向客人们炫耀他的藏书、智慧,和这个美丽的图书馆。

光滑的大理石地板、白色的雕像、蓝色和粉色的大理石柱、金碧辉煌的镶嵌、充满寓意的天花板壁画,美轮美奂……这间富丽堂皇的房间一定让主人引以为豪。

天花板上的壁画由德国艺术家弗朗茨·马丁·库恩(Franz Martin Kuen)创作。很令人惊讶的是,25岁的库恩用一年时间,完成这组气势磅礴的庞大壁画。这幅壁画的核心是被天使包围着的女神,表明神圣的智慧统治着一切。

代表人类信仰和知识的八座雕像坐落在图书馆的四周,它们分别法学和自然科学,史学和数学,服从和禁欲主义,信仰和神学。

雕塑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但每座雕塑手中都有书这个元素,拿着书,举着书,抱着书……这些雕塑是雕塑家多米尼赫伯格(Dominikus Hermenegild Herberger)的作品。壁画和雕像上下呼应,在无声的叙述着一个真理:没有图书,就没有智慧。

意大利摄影师Massimo Listri曾花费十年,造访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最后他列出此生必去的十大图书馆:
1.Mafra Library, 葡萄牙
2.Wiblingen Abbey Library, 德国
3.Admont Abbey Library, 奥地利
4.St. Gallen Library, 瑞士
5.Metten Abbey Library, 德國
6.Strahov I Library, 捷克
7.Palafoxiana Library, 墨西哥
8.Apostolica Library, 梵蒂冈
9.Abbazia Kremsmunster Library, 奧地利
10.San Francisco Library,秘鲁
威布林根图书馆竟高居第二。

宋朝黄庭坚曾说过,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只是我等俗人身处如此美轮美奂的图书馆,怎么可能静下心来读书呢 - 眼前晃动的不是图书,而是图书馆了。

我也不相信几百年前那些僧侣们能在这儿不动如山地攻读。

离开乌尔姆,LD开始激动起来,因为下一站是他此行的第三个愿望,也是我们家的“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