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的一些经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金融投资的一些经历
 
 
今年以来贵金属价格一直在创立冲击新高。过两天就要开始为期超过两个月的亚洲旅行,所以有了暂时离场落袋为安的打算。
 
几乎是刚来美国,才几个月时间就被一起在Motel打工的来自台湾的Jack忽悠去作金融投资。他刚刚被一家港资的投资公司聘为投资顾问。而我成为他的第一只白老鼠。那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什么牵挂,加上求财心切,初生牛犊不怕虎以为金融期货来钱快,才有一点小钱就往里扑。如同在赌场里拍老虎机,输了过些日子又来翻本。
让经纪人来做单操作多半都赔钱,因为经纪人的利益在于佣金而投资人要的是账户赚钱。这里头常常会有利益冲突。所以后来就变成自己操作自己的投资账户,算是踏入了这一行。没想到当时头脑发热赔进去的几万块学费,使我终身受益。
 
同时还在另一家公司上班挣一份固定的收入,输血打气不至于财务亏空。
 
中国人天生好赌,华人社区的几家投资经纪公司每天人头攒动,门口停的都是豪车。当医生的做老板的络绎不绝,清一色几乎都是赔了钱不甘心再加码来翻本的。大厅里那几只显示报价的显示屏就像一只只的狮虎口无情地吞噬着客户存入的交易资金,永远都吃不饱。那时的经纪人,或者叫 “投资顾问” ,一周从星期天下午开始就进入公司,因为美国的星期天下午五点半在亚洲那边已经是周一早上八点半开盘交易了。全球的金融市场是24小时联动的,香港 - 伦敦 - 纽约基本上是24小时接力复盖交易,所以经纪人接下去几天几乎一整个星期时间都是住在所谓的经纪公司内一直到星期五下午纽交所收盘才算一周结束可以轻松一下。而且,一般每天从后半夜的伦敦盘起,市场会有比较大的波动,神经就会被牵动起来,接下来美西时间一早五点半(纽约那边八点半)就开始有经济数据公布,伴随着巨大的市场波动一直到美西时间下午一点纽约收盘。再下去下午五点香港交易所开盘,一直到接近美西时间半夜时分收盘。一天中24小时只有下午有短暂的几个小时时间可以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休息一下。              
 
三十年前在华人社区类似的期货投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经纪公司做美国市场的金融产品和商品期货,另一种是通过代理公司做香港市场的金融现货交易。金融产品一般而言包含有贵金属 (黄金,白银,铂金),常交易的外汇 (日元,欧元,英镑,瑞士法朗对美元的汇率),美国市场还有美国国债。
 
美国市场的期货交易比较正规,像房地产和保险及股票一样进入经纪行业必须要通过考试取得资质证书,期货的证书称为 “系列3” (Series 3 )。跟房地产经纪相似期货经纪人必须先通过政府的 “系列3” 考试,然后挂靠在具备一定经验的经纪公司之下,才能够发展客户下单操作。而且政府的法规规定经纪人不准对客户在获利方面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相反还必须明确告知投资的风险。交易的品种也比较多,除了金融(贵金属,外币,债券)期货之外还包括大宗商品像原油咖啡小麦玉米等的期货交易。以及期权交易(Option)。交易账户的资金直接存入纽约或芝加哥交易所的交易商的账户因而受美国联邦法律的严格监管,交易方式是经纪公司直接通过电话打到纽约和芝加哥的金融或商品交易现场的交易商下单。
 
而通过香港交易所的交易则简单多了。首先经纪人不需要考证照因而也无从监管,花言巧语只要忽悠到客户就能代理下单交易。交易品种只限于金融产品 (黄金,白银,外币)并且没有期权交易。其次交易资金是存入当地的经纪公司而不是直接入港交所。这样对于投资人及其交易资金而言都产生了不小的风险。因为资金存于本地的经纪公司,而经纪公司就像大街上其他的做生意的ABC公司一样随时可能消失。关键,本地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无法确认本地的代理经纪公司是否有将订单真正下到交易所,有可能并未将客户的交易单下去香港交易所市场,甚至可能订单是下到隔璧房间,根本没有进入到市场,成为经纪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对赌。因为期货行业赢亏额巨大而且散户赚钱很难,加上每笔交易收取下单费和差价,对赌情况下客户的投资损失全部成为经纪公司的赢利。这样一来几乎是稳赚不赔一本万利的营生。
客户一旦下单买卖交易,在获得赢利之前必须先被刨去两部份。一是买卖差价,同一产品在同一时刻市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就有差价,买入价要比卖出价高,据称为交易所的收费。第二部份是每单85美元的经纪代理费,其中经纪公司收取60美元,25美元是经纪人的佣金收入。所以每交易一张单,一买一卖之中固定的费用就已经超过两百美元。每做一个合约无论是赚还是赔了,经纪公司这两百美元旱涝保收。有的公司如果在报价时再吃上几个点的话,投资人赚钱就更难了。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监管上的漏洞,美国政府从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取缔这种最终交易发生在美国本土之外的投资活动,并且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投资公司也好,咨询公司也罢,冒出一家取缔一家,直至其在华人社区基本绝迹。当时经纪人则鸟兽散,相信不少人从此离开这个行业。我也不得不去投靠一家正规的做美国市场的期货经纪公司并且考了 “系列 3” 证书。虽然此时的我已经前前后后扑腾进去好几万,但是始终觉得散户在这个市场也能赚钱,用一句东北话来说就是 “还没整明白” !
 
不久前一部由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曾经风靡一时,剧中对于股票市场的尔迂我诈有入木三分之描述。跳海的A先生,琅铛入狱的强总,洗手出局的宝总,无一善终。而期货交易因其施加了杠杆原因比股票更加凶险。用一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形容国际上关系的话来比喻期市股市也十分贴切:在这个世界,你如果不是座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上。今日风光无限的巴菲特和李嘉成是少数能够座在餐桌上的几位大佬,当年他们涉及白银,原油和黄金时,无数人上了他们的菜单。一将成名万骨枯。
 
1995年中国大陆也曾经开放过批准成立投资境外期货交易的经纪公司,一时间经纪公司在国内各个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天一到晚间(美国市场开盘了)经纪公司所在的大楼内人声鼎沸灯火通明。那时做外盘的经纪公司大部份下单到香港,也有少数直接下单去美国芝加哥及纽约的交易所。据说不到一年时间就贡献了十个亿,时任总理的朱熔基紧急下令喊停,所有的做境外盘的期货经纪公司一律停止交易关门歇业。着实红红火火了一年时间。
有幸见证了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的规模。一般美国的经纪公司规模都不大,投资经纪顾问也往往屈指可数几位。这是因为散户投资者很难赚钱加上政府法规的严厉监管,投资经纪人靠佣金很难在期货的行业中长久生存。除非手头有投资上米资金级别的大客户。而在中国确是另外一番景象。小城市的经纪公司都可以收罗几十个投资经纪,大中城市期货公司的交易大厅一字排开的上百台电脑前一到晚间乌央央座满了杀红了眼的大小赌徒。
 
从交易的技术角度来看,今天的市场比二三十年前更加难以驾驭。那时主要是通过看图形(Bar Chart)来判断市场行情,配合一些以数学为依据的技术指标。经纪人花很多时间通过研究图形来预测价格走势。而后发展出电脑程序交易。今天判断市场的方法更加科学,主要通过波浪理论结合菲波拉切原理来判断价格的趋势,甚至人工智能AI的参与。大的银行保险公司占有得天独厚资源。所以,金融以及商品的期货交易对于个体散户而言要在市场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除了少数牛人开发出自己的复杂的交易体系,绝大多数的散户投资者都只有上菜单的份。这种短线的交易体系通常只有开发者本人能够熟练掌握,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即使有心传授给旁人一知半解也难以活学活用。而一旦有误赔上的是真金白银。
 
跟三十年前相比,今天获得资讯的条件大为改善了。那时一家公司只有两三个电视机大小的报价显视屏,外加几台图形分析的终端。几十个投资者凑合着用。寒冬腊月早晨5点就得去公司。今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够从电脑及互联网获得所有交易资讯。但是技术分析也好交易体系也罢最终还是个赢亏的概率问题,没有百分之百。就是这么残酷。 
 
走了无数人又进来无数人,最后都是源源不断的炮灰。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高手死于杠杆。一个不小心全部玩完。唯有庄家是先知。面对残酷的市场,没有把握赚钱的情况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不得不收敛以对转而去做其他的生意。而且投资也需要资本,没有资本就是无米之炊。但是从未放弃还是一直在关注研究它琢摸它,把它当成一门副业。
有个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做一件事,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都能从普通人变为某一领域的顶级人才。 国外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普通人对于某件事,某个现像只要潜心不断地思考研究,一万小时之后与旁人相比他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高尔夫击球过万方才找得到方向。
 
总结起来我的交易方法就是两句话:期货交易股票化,8020交易法。
 
既然这个市场如此无情,我们小散户该怎么才能生存赚钱呢?为什么散户小民在股票市场内生存的概率比在期货市场大得多?我认为除了通常情况下个股的波动没有期货市场的产品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期货的杠杆化运作。杠杆并不可怕,但是当杠杆跟价格的波动结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头怪兽,一部绞肉机。以贵金属黄金为例,一个合约保证金 1,500 - 2,000美元,黄金价格涨一美元,买入合约就赚100美元,涨十美元就是 1,000美元。当下黄金市场一天内涨跌 20 - 30 美元是常态,所以一个合约的保证金做对的话就可能翻倍。相反的话,轻而易举就被 “击穿” 断头。一个两万美元的账户,一次下十口单,心大的经纪人给你下15口,碰到大行情弄不好几个小时就打回老家平仓出局了。在期货市场中,人们每天看到上演着重复的故事:价格还在那儿,只是上下波动了那么一点点,账户里的钱没了!不久前8月5日黑色星期一的股灾,当日黄金的波动超过一百美元。一手1,600美元保证金的黄金期货,做对的话一天之内可能翻几番赚上万,做错的话也可以死好几回。
 
所以我的做法是把期货产品股票化交易,去除杠杆。产品还是黄金或者白银,找没有或者很小杠杆的合约做。这样子即使单子还在市场内,做生意,旅游该干嘛还干嘛不用时刻提心吊胆被平仓出局。
 
80/20法,金融期货产品股票化交易。做投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菜篮子。做股票要研究自己熟悉的公司和板块,而我则是单单研究已经琢模了几十年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 
 
 
所谓80/20法,就是短线躺平,长线博弈。做趋势不做波段。放弃残酷且频繁的大杠杆短线肉博,转而去杠杆大资金的长线蹲守。没有了杠杆就必须用买入的数量来弥补,上万个合约甚至几万个。否则即使获利了看不到钱。相对而言,判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长线走势比预测几小时或者几天短线要容易得多。只作大势区间判断,市场跌入接近底部的20%附近就买入,上涨接近价格的80%区间就卖出,避免在最热闹的地方赚钱。这个市场中庄家永远是先知,发动一波行情时机是由庄家大户决定的。所以散户只能预先潜伏以获得先机。否则一旦行情起动之后再入场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单量大的情况下。就像这波贵金属的逼空行情,上涨行情一旦开启一波接一波的拉升回挡幅度很小不给散户入场的机会。在这个市场中,散户能做的只是根据各种技术手段来判断商品价格波动方向的概率,这个很多人都能做。所以控制价格的庄家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反概率操作的。只有这样少数人赚了大多数人的钱才得以实现。
 
接近退休年龄时,多年的潜心研究也该算是博士毕业到了收获季节吧。至少在几个范围极其狭窄的金融产品领域内这一票贵金属赚的钱虽然不能跟城里股票赚得几米的大牛相比,够退休在美西快活几年吧。
 根据 Bankrate 的报告,美国东西岸的纽约,华盛顿和加州上傍 “最不适宜退休居住” 的州,有人研究生活在这些州的城市一米只能对付上10年8年,还谈不上 “快活” 生活。对我而言要想余生过得快活,还得起早关注行情。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浏览全球市场行情已经成为数十年不变的习惯。这个市场充满着机会与活力,日复一日永不消逝。
老上不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xz3140' 的评论 : 开始是小规模的,主要为了粮油企业的套期保值。很难拿到经营牌照。
老上不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ackwardation' 的评论 : 是,会不断有人往里扑。很刺激。
hxz3140 发表评论于
92年开始上海就有做外汇和粮油期货的经纪公司了,都是香港那边过来,找国内有势力的一起合作;
backwardation 发表评论于
写的很诚恳。

可惜啊,估计没几个人能真正看进心里去。

话又说回来,心意到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
老上不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uoLuke2' 的评论 : 谢谢,谢谢!
GuoLuke2 发表评论于
厉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