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愁苦”的根源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21)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經文: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篇16:4a)

?

一:"愁苦”的根源

上面的聖經經文,就是文章題目最好的"答案”,既簡潔又明瞭。

"別神”到底指的是什麼? 就是除了人手所造的偶像外,一切在我們心裡佔據首要、替代神位置的東西,如,錢財、名利、事業、家庭、健康、美貌等。衹要這些東西成為人唯一的追求,必使人患得患失、人生充滿"愁苦”,因為人看重的這些東西都是可變且短暫的。

人活在矛盾中。人有"靈”,是關乎永恆方面的,而人對"屬靈”方面有需求,但是,人卻偏偏忽略"屬靈”的事,而追求那些”屬世”的、可變的、暫時的東西,僅僅為了滿足”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以及今生驕傲”。無論是得到或得不到,人的"愁苦”都免不了。人活在周而復始的"愁苦”之中,難以擺脱,實屬悲哀。

如果仔細觀察或瞭解的話,世上少有人沒有"愁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除了那些頭腦不健全和嬰幼兒外: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學識淵博還是目不識丁;事業有成還是碌碌無為;美若天仙還是奇醜無比等。"愁苦”似乎是一個"緊箍咒”,把人勒得緊緊、直到進入墳墓。

”愁苦”緣於人的"自私”。當一個人的眼界,衹看到自己的需要;活著的目的,祇為自己的時候,人的"眼界”就太狹隘、格局太小,必有"愁苦”,這是必然的。想想看,人的"愁苦”不都是因為這些事情麽? 沒有神生命的人,眼目衹能看到這些東西:錢財、事業、學識、健康、兒女等等。如果沒有達到自己所預期的結果,人就會產生沮喪、憂慮、不安、痛苦、迷茫,以致人生沒有喜樂、沒有平安。

傳道書說到一個"真理”:日光之下,人在世上所追求和所擁有的,都是虛空,因為人"舍本求末”,衹注重了"橫向”的短暫需求,忽略了"縱向”永遠的祝福。

所以,"虛空”,是人"愁苦”的真正根源。

二:人的"愁苦”都有哪些?

環顧四周,不難看到,世上"愁苦”的例子舉不勝舉,聖經對此做了些很清楚的解釋,並有很嚴肅的提醒,以免神的兒女"重蹈覆轍”、浪費神所賜的生命和在世上所度的光陰。

1.追求事業而勞碌

聖經説:”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1:3)

人的勞碌,簡單地説,是為了糊口,而糊口是為了保持體力、可以繼續再辛苦工作。因此,人處於不斷勞碌、永無止境的被動循環中。然而,在人看來,"勞碌”是"事業成功”的必經之路,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標。

然而,世上極其成功的君王,所羅門在傳道書裡告訴說,這種追求毫無意義,且令人絕望。

他怎麼說的呢?他説:”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甚麽呢? 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傳道書2:18-23)

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人為了事業有成而辛苦勞碌、不得休息,不但活著的時候充滿勞苦愁煩、不得安寧,活時所得的成果,死後最終一樣也帶不走,不得不留給那些好吃懶做、沒有付出任何辛苦的後人。

他提醒説:人”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甚麽益處呢? ”(傳道書5:15-16)

保羅説:”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麽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麽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6-8)

主耶穌在世時,特別告誡門徒,説:”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麽、喝甚麽;為身體憂慮穿甚麽。生命不勝於飲食麽? 身體不勝於衣裳麽?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麽?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 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麽長起來? 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馬太福音6:25-29)

主耶穌説這些話,並非叫人不要為生活勞力。其實,人類犯罪後,神已經告訴亞當,説:”....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創世紀3:17b) 主耶穌的重點是説,人活在世上要知道”孰重孰輕”,要追求那造我們生命,並眷顧我們需要的那位獨一的真神。因為”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傳17:28a)

主耶穌説:”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3-4)

所以,主耶穌最後對門徒説的重點是:”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

祂還特別提醒説:”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約翰福音6:27a)

2:追求情慾和虛榮

聖經説:”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翰一書2:16)

"情慾”主要指"眼目”和"肉體”兩個方面:前者,是指眼目看所喜愛看的、所享受的;後者,叫人的肉體因縱慾而有的享樂,並非僅指男女方面的情欲,也包括人的一切私欲。“今生的驕傲”就是一切今生的誇耀:財富、學問、地位、名譽、事業等,包括人的善行。

所羅門在傳道書中記錄自己真實的感受。他説:”我自己心裡說:’來吧,我用享樂試試你,讓你看看有甚麼好處。’.....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我買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我眼中所求的,我都不禁止;我心所喜歡的,我都沒抑製。.......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參見傳道書2:1-11)

這是所羅門根據自己的經歷說出來的事實,就是,世上所有的東西,並不會帶給人喜樂。

3:追求屬世智慧和知識

聖經説:”.....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道書1:18)

又說:”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2:16-17)

看了經文,可能有人會說,人有智慧和知識還會有"愁苦”嗎?是的。為什麼? 因為沒有神的人尋求"智慧”,最終找到的是一條死路,祇有絕望、沒有希望。這就那些探索生命意義哲學家所走的路,他們冥思苦想人生的意義,結果發現,越是探索,"愁苦”越多,因為他們從人間找不到答案。

那麼為什麼"知識”多,"愁苦”也多呢?因為人的知識多,想法也多,對人生產生的疑問和困惑也多,而又無法解決,自然痛苦也越多。

傳道書作者思索、發現人生如此悲哀,"日光之下”得到的"智慧”和知識,會因死亡而終結,以致他"煩惱”至極、"恨惡生命”。

聖經的意思並非説人不要追求智慧,也不要有知識,而是告訴人從世上尋找這些,是沒有出路的,衹能加增"苦惱”和"絕望”,因為撒但引誘人背叛神,使人與神的關係斷裂後,所有受造之物都服在了虛空之下。(參見羅馬書8:20)

人若是沒有神的靈開啟,把世上的智慧和知識作為人生的目標和價值,最終結果加增"痛苦”。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這種人用"自殺”了却自己的"痛苦”。

聖經給人一條出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1:7;9:10)

一個認識神、懂得”敬畏神”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位分:被造和有限。所以,他會謙卑自己、向這位創造宇宙萬物和生命的神求,因為這位獨一的真神,祂是知識的源頭、智慧的本體。所以,"敬畏神”,是人得"真智慧”和"真知識”的首要條件。"真智慧”和"真知識”使人可以跳出對事物認識上的狹隘,從而以神的眼光觀察一切,並且照著神的引導去行。

聖經還説:”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詩篇111:10a)

4:追求無休止財富

聖經説:”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傳道書5:10)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裏卻不知足。”(傳道書6:7)

貪婪的人從來不問為什麼自己不停地工作。他因欲望而盲目;因專心積攢財富而永遠得不到滿足。

聖經説:”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 ‘ 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傳道書4:8)

聖經又說:”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那人若生了兒子,手裏也一無所有。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甚麽益處呢? ”(傳道書5:13-16)

”世人行動實系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詩篇39:6)

”工作賺錢養生”是人該盡的本分,無可厚非。而如果"貪婪”、"賺錢”成了他們人生唯一的追求,永無止境、永無滿足,不但給人帶來"愁苦”,也使他們的眼瞎,以致錯過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神、得"永生”。

主耶穌在世給門徒講道時,用過一個愚昧財主的比喻。主耶穌对众人说:”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加福音12:15-20)

所以,耶穌警戒人説:”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麽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麽換生命呢?”(馬可福音8:36-37)

當”財富”超過人的需要、還要再去拼命賺取,不但毫無意義,也是極其愚蠢的。聖經還有一段對財主很諷刺的經文,説:”....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傳道書6:2)

聖經説:”...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麽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麽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6-10)

5,追求名利地位

人追求”名利”,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和"驕傲”,所以,人窮盡一生、爭名奪利。然而,且不說在追求期間帶來的焦慮、不安、心力交瘁,而隨著生命的終結,發現所得到的,不過是"眼過煙雲”,很快消失、也無人紀念,心中生出的悲苦,難以描述。

人追求"名利”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然而,聖經説:”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傳道書1:11)

這是事實。世上曾出現過無數個叱吒風雲的偉人,如果在神國裡沒有份兒,有多少人的名字被人記住的呢?他們的"豐功偉績”被人紀念了麽?不就是隨著他們的死亡而消失了麽?

6. 追求身體健康

聖經説:”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書3:1-2)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傳道書8:8a)

”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祂手中。”(約伯記12:10)

當人看到自己年齡漸老、身體漸衰時,便拼命鍛煉和保養。身體健康成了人唯一的追求,但卻又發現,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避免身體軟弱和患病、以致死亡,不免生出"愁苦”。

聖經説:”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操練敬虔,凡事有益,享有今生和來世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

經文告訴的是,人應該鍛煉身體、保養身體,但是,如果人把精力都用在身體鍛煉和保養上,卻忽略認識神、敬畏神,必徒勞無益。因為人的生命長短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是人鍛煉越多,身體就越健康,活得就越長。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多得數不勝數,不是麼?

摩西年老時在神面前有一個很智慧的禱告。他説:主啊,”......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10;12)

詩人亞薩在聖經詩篇裡對神説:”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 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篇73:25-26)

如果人生沒有神在其中,人在"日光之下”活得再久、身體再健康,所得到的再多,轉眼之間化作煙雲;沒有"永生”,所花費時間的追求都是虛度光陰,不但活著勞苦愁煩,死後永遠痛苦哀嚎。

三:基督徒有"愁苦”麼?

人生活中有諸多無形的"偶像”(別神) ,上述衹是例舉幾個而已。除此之外,有人甚至把兒女、愛情、美貌,看得高於神。為了使兒女能進名校,父母使出八般武藝、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兒女各種才華,卻沒有把信仰傳承給他們。最終結果,必定帶來"愁苦”。

可能有人會説:"我是基督徒,我根本不拜偶像,我的”愁苦”跟這些無關。”的確,基督徒不會拜人手所造的有形"偶像”,但避免不了拜無形的"偶像”。如果人處處以神為大,生活以神為中心,人就不會有”愁苦”。

現代得憂鬱癥和焦慮癥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人太看重自己所要的了。即使神的兒女也是如此,因為被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和左右。

有一個姐妹看著她十幾年在”愁苦”中度過,很可憐,也很可惜。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不能如她所願。她希望孩子讀書畢業之後,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後成家生子,她可以享受到別人有的喜樂和滿足。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她的孩子身體健康出了問題,不但不能工作、結婚生子,生活上還要靠她提供。她的美好計畫沒有成行,讓她每天痛苦傷感、抱怨連天。

她的"愁苦”是不是把兒女的事無限放大,以致佔據她人生的全部? 她一直不能擺脱其"愁苦”原因,也是她不肯接受神許可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有一次姐妹忿忿不平地説:”我就是不甘心”。言外之意,”為什麼我就必須承受這種經歷,而別人沒有?”

人"不甘心”什麼呢?神賜給她物質上的滿足,雖然並不富有、像別人可以花天酒地奢侈,但她可以提早退休,不必辛苦勞作,不必為生計早起晚歸,豈不該感恩嗎?即使孩子不能工作,她照樣還有能力供養,不也是神的恩典麽?

世上所有的事情,包括人生的經歷,在人看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神許可發生的,因為沒有神的許可,沒有一件事情發生在屬於祂的兒女身上。

記得有一位師母禱告時常説的一句,她說:"神啊,求你幫助我們做順命的兒女。”

由於人有限,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對自己有益。人也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因為一切都由神來決定。所以,做一個順命的兒女,反而蒙福。這種觀念並非”宿命論”,因為”宿命論”者是不認識神的,他們認為神不存在,是被動、消極、負面的;而順服神,則是主動的、積極的、正面的,是因為對這位獨一真神的認識,對自己的瞭解而產生的信心,確信神的心意永遠是好的、良善的。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8-9)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11-13)

四:如何避免"愁苦”?

現實生活中, 很多人認為有權有勢、有名有利、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等,是人生價值和幸福的要素。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或許會帶來一時的快樂,卻更多給人的是"愁苦”,因為人裡面的”靈魂”不能得到滿足。

所羅門説:”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傳道書3:11-15)

神在造人時,不僅賜人肉體生命,也賜人祂的一些性情,更重要的是,神在人的心靈深處,安置了一個超越時間的永遠盼望。所以,世上任何東西都不能填滿人裡面的"空虛”,衹能給人更多"愁苦”。

然而,當神佔據你我人生最重要位置時,人生的喜樂、豐富和盼望必代替世俗之物所帶來的愁苦、虛空和絕望。如何得到呢?

1.承認自己有限

聖經説:”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麽呢? 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4:13-15)

人被造,不但生命有限,頭腦更是有限,而神卻是無限的。所以,人活在處於受制於時間和空間之中,人需要認識神、敬畏神。祇有瞭解自己的本相和位分,才會願意謙卑接受耶穌做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讓神的靈引導自己的人生。照此而行,你我的人生一定會過得有意義有價值,必免去不該有的"愁苦”。

2.專心跟隨神

聖經説:”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欲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得前書1:14-15)

基督徒為什麼會"愁苦”? 其原因是人仍然追求那些暫時又不能存到永遠的東西,卻沒有專心跟隨神,也就是不肯遵行神所說的話以及警告。衹要人的眼目盯在地上,心也就遠離天上的神。人與神的關係就不對了,接下來必帶來"愁苦”。沒有神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在世上所得到的,必轉眼成空。

聖經説:”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2:15;17)

而當人謙卑轉向神,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有限時,人的靈就被開啟,對人生才會有大局觀。無論世界如何混亂,都會淡定;無論地上罪惡滿盈,都會出污泥而不染。

金錢、長壽、健康、尊貴等,在人看來屬世的祝福, 都是暫時的、虛妄的,不能給人帶來永遠的滿足。神全能、全知,是創造宇宙萬物和生命的主,祇有讓神不但介入你我的生命中,而且讓祂一生引導,你我必會擁有一個真正充滿喜樂而沒有"愁苦”的人生。

使徒保羅是一個在實際生活中經歷神大能的人。他説:”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余、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利比書4:12-13)

人活在矛盾中。人有"靈”,是關乎永恆方面的,而人對"屬靈”方面有需求,但是,人卻偏偏忽略"屬靈”的事,而追求那些”屬世”的、可變的、暫時的東西,僅僅為了滿足”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以及今生驕傲”。無論是得到或得不到,人的"愁苦”都免不了。人活在周而復始的"愁苦”之中,難以擺脱,實屬悲哀。

如果仔細觀察或瞭解的話,世上少有人沒有"愁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除了那些頭腦不健全和嬰幼兒外: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學識淵博還是目不識丁;事業有成還是碌碌無為;美若天仙還是奇醜無比等。"愁苦”似乎是一個"緊箍咒”,把人勒得緊緊、直到進入墳墓。

”愁苦”緣於人的"自私”。當一個人的眼界,衹看到自己的需要;活著的目的,祇為自己的時候,人的"眼界”就太狹隘、格局太小,必有"愁苦”,這是必然的。想想看,人的"愁苦”不都是因為這些事情麽? 沒有神生命的人,眼目衹能看到這些東西:錢財、事業、學識、健康、兒女等等。如果沒有達到自己所預期的結果,人就會產生沮喪、憂慮、不安、痛苦、迷茫,以致人生沒有喜樂、沒有平安。

傳道書說到一個"真理”:日光之下,人在世上所追求和所擁有的,都是虛空,因為人"舍本求末”,衹注重了"橫向”的短暫需求,忽略了"縱向”永遠的祝福。

所以,"虛空”,是人"愁苦”的真正根源。

二:人的"愁苦”都有哪些?

環顧四周,不難看到,世上"愁苦”的例子舉不勝舉,聖經對此做了些很清楚的解釋,並有很嚴肅的提醒,以免神的兒女"重蹈覆轍”、浪費神所賜的生命和在世上所度的光陰。

1.追求事業而勞碌

聖經説:”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1:3)

人的勞碌,簡單地説,是為了糊口,而糊口是為了保持體力、可以繼續再辛苦工作。因此,人處於不斷勞碌、永無止境的被動循環中。然而,在人看來,"勞碌”是"事業成功”的必經之路,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標。

然而,世上極其成功的君王,所羅門在傳道書裡告訴說,這種追求毫無意義,且令人絕望。

他怎麼說的呢?他説:”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甚麽呢? 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傳道書2:18-23)

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人為了事業有成而辛苦勞碌、不得休息,不但活著的時候充滿勞苦愁煩、不得安寧,活時所得的成果,死後最終一樣也帶不走,不得不留給那些好吃懶做、沒有付出任何辛苦的後人。

他提醒説:人”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甚麽益處呢? ”(傳道書5:15-16)

保羅説:”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麽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麽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6-8)

主耶穌在世時,特別告誡門徒,説:”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麽、喝甚麽;為身體憂慮穿甚麽。生命不勝於飲食麽? 身體不勝於衣裳麽?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麽?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 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麽長起來? 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馬太福音6:25-29)

主耶穌説這些話,並非叫人不要為生活勞力。其實,人類犯罪後,神已經告訴亞當,説:”....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創世紀3:17b) 主耶穌的重點是説,人活在世上要知道”孰重孰輕”,要追求那造我們生命,並眷顧我們需要的那位獨一的真神。因為”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傳17:28a)

主耶穌説:”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3-4)

所以,主耶穌最後對門徒説的重點是:”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

祂還特別提醒説:”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約翰福音6:27a)

2:追求情慾和虛榮

聖經説:”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翰一書2:16)

"情慾”主要指"眼目”和"肉體”兩個方面:前者,是指眼目看所喜愛看的、所享受的;後者,叫人的肉體因縱慾而有的享樂,並非僅指男女方面的情欲,也包括人的一切私欲。“今生的驕傲”就是一切今生的誇耀:財富、學問、地位、名譽、事業等,包括人的善行。

所羅門在傳道書中記錄自己真實的感受。他説:”我自己心裡說:’來吧,我用享樂試試你,讓你看看有甚麼好處。’.....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我買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我眼中所求的,我都不禁止;我心所喜歡的,我都沒抑製。.......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參見傳道書2:1-11)

這是所羅門根據自己的經歷說出來的事實,就是,世上所有的東西,並不會帶給人喜樂。

3:追求屬世智慧和知識

聖經説:”.....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道書1:18)

又說:”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2:16-17)

看了經文,可能有人會說,人有智慧和知識還會有"愁苦”嗎?是的。為什麼? 因為沒有神的人尋求"智慧”,最終找到的是一條死路,祇有絕望、沒有希望。這就那些探索生命意義哲學家所走的路,他們冥思苦想人生的意義,結果發現,越是探索,"愁苦”越多,因為他們從人間找不到答案。

那麼為什麼"知識”多,"愁苦”也多呢?因為人的知識多,想法也多,對人生產生的疑問和困惑也多,而又無法解決,自然痛苦也越多。

傳道書作者思索、發現人生如此悲哀,"日光之下”得到的"智慧”和知識,會因死亡而終結,以致他"煩惱”至極、"恨惡生命”。

聖經的意思並非説人不要追求智慧,也不要有知識,而是告訴人從世上尋找這些,是沒有出路的,衹能加增"苦惱”和"絕望”,因為撒但引誘人背叛神,使人與神的關係斷裂後,所有受造之物都服在了虛空之下。(參見羅馬書8:20)

人若是沒有神的靈開啟,把世上的智慧和知識作為人生的目標和價值,最終結果加增"痛苦”。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這種人用"自殺”了却自己的"痛苦”。

聖經給人一條出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1:7;9:10)

一個認識神、懂得”敬畏神”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位分:被造和有限。所以,他會謙卑自己、向這位創造宇宙萬物和生命的神求,因為這位獨一的真神,祂是知識的源頭、智慧的本體。所以,"敬畏神”,是人得"真智慧”和"真知識”的首要條件。"真智慧”和"真知識”使人可以跳出對事物認識上的狹隘,從而以神的眼光觀察一切,並且照著神的引導去行。

聖經還説:”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詩篇111:10a)

4:追求無休止財富

聖經説:”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傳道書5:10)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裏卻不知足。”(傳道書6:7)

貪婪的人從來不問為什麼自己不停地工作。他因欲望而盲目;因專心積攢財富而永遠得不到滿足。

聖經説:”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 ‘ 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傳道書4:8)

聖經又說:”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那人若生了兒子,手裏也一無所有。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甚麽益處呢? ”(傳道書5:13-16)

”世人行動實系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詩篇39:6)

”工作賺錢養生”是人該盡的本分,無可厚非。而如果"貪婪”、"賺錢”成了他們人生唯一的追求,永無止境、永無滿足,不但給人帶來"愁苦”,也使他們的眼瞎,以致錯過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神、得"永生”。

主耶穌在世給門徒講道時,用過一個愚昧財主的比喻。主耶穌对众人说:”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加福音12:15-20)

所以,耶穌警戒人説:”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麽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麽換生命呢?”(馬可福音8:36-37)

當”財富”超過人的需要、還要再去拼命賺取,不但毫無意義,也是極其愚蠢的。聖經還有一段對財主很諷刺的經文,説:”....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傳道書6:2)

聖經説:”...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麽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麽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6-10)

5,追求名利地位

人追求”名利”,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和"驕傲”,所以,人窮盡一生、爭名奪利。然而,且不說在追求期間帶來的焦慮、不安、心力交瘁,而隨著生命的終結,發現所得到的,不過是"眼過煙雲”,很快消失、也無人紀念,心中生出的悲苦,難以描述。

人追求"名利”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然而,聖經説:”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傳道書1:11)

這是事實。世上曾出現過無數個叱吒風雲的偉人,如果在神國裡沒有份兒,有多少人的名字被人記住的呢?他們的"豐功偉績”被人紀念了麽?不就是隨著他們的死亡而消失了麽?

6. 追求身體健康

聖經説:”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書3:1-2)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傳道書8:8a)

”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祂手中。”(約伯記12:10)

當人看到自己年齡漸老、身體漸衰時,便拼命鍛煉和保養。身體健康成了人唯一的追求,但卻又發現,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避免身體軟弱和患病、以致死亡,不免生出"愁苦”。

聖經説:”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操練敬虔,凡事有益,享有今生和來世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

經文告訴的是,人應該鍛煉身體、保養身體,但是,如果人把精力都用在身體鍛煉和保養上,卻忽略認識神、敬畏神,必徒勞無益。因為人的生命長短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是人鍛煉越多,身體就越健康,活得就越長。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多得數不勝數,不是麼?

摩西年老時在神面前有一個很智慧的禱告。他説:主啊,”......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10;12)

詩人亞薩在聖經詩篇裡對神説:”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 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篇73:25-26)

如果人生沒有神在其中,人在"日光之下”活得再久、身體再健康,所得到的再多,轉眼之間化作煙雲;沒有"永生”,所花費時間的追求都是虛度光陰,不但活著勞苦愁煩,死後永遠痛苦哀嚎。

三:基督徒有"愁苦”麼?

人生活中有諸多無形的"偶像”(別神) ,上述衹是例舉幾個而已。除此之外,有人甚至把兒女、愛情、美貌,看得高於神。為了使兒女能進名校,父母使出八般武藝、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兒女各種才華,卻沒有把信仰傳承給他們。最終結果,必定帶來"愁苦”。

可能有人會説:"我是基督徒,我根本不拜偶像,我的”愁苦”跟這些無關。”的確,基督徒不會拜人手所造的有形"偶像”,但避免不了拜無形的"偶像”。如果人處處以神為大,生活以神為中心,人就不會有”愁苦”。

現代得憂鬱癥和焦慮癥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人太看重自己所要的了。即使神的兒女也是如此,因為被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和左右。

有一個姐妹看著她十幾年在”愁苦”中度過,很可憐,也很可惜。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不能如她所願。她希望孩子讀書畢業之後,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後成家生子,她可以享受到別人有的喜樂和滿足。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她的孩子身體健康出了問題,不但不能工作、結婚生子,生活上還要靠她提供。她的美好計畫沒有成行,讓她每天痛苦傷感、抱怨連天。

她的"愁苦”是不是把兒女的事無限放大,以致佔據她人生的全部? 她一直不能擺脱其"愁苦”原因,也是她不肯接受神許可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有一次姐妹忿忿不平地説:”我就是不甘心”。言外之意,”為什麼我就必須承受這種經歷,而別人沒有?”

人"不甘心”什麼呢?神賜給她物質上的滿足,雖然並不富有、像別人可以花天酒地奢侈,但她可以提早退休,不必辛苦勞作,不必為生計早起晚歸,豈不該感恩嗎?即使孩子不能工作,她照樣還有能力供養,不也是神的恩典麽?

世上所有的事情,包括人生的經歷,在人看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神許可發生的,因為沒有神的許可,沒有一件事情發生在屬於祂的兒女身上。

記得有一位師母禱告時常説的一句,她說:"神啊,求你幫助我們做順命的兒女。”

由於人有限,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對自己有益。人也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因為一切都由神來決定。所以,做一個順命的兒女,反而蒙福。這種觀念並非”宿命論”,因為”宿命論”者是不認識神的,他們認為神不存在,是被動、消極、負面的;而順服神,則是主動的、積極的、正面的,是因為對這位獨一真神的認識,對自己的瞭解而產生的信心,確信神的心意永遠是好的、良善的。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8-9)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11-13)

四:如何避免"愁苦”?

現實生活中, 很多人認為有權有勢、有名有利、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等,是人生價值和幸福的要素。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或許會帶來一時的快樂,卻更多給人的是"愁苦”,因為人裡面的”靈魂”不能得到滿足。

所羅門説:”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傳道書3:11-15)

神在造人時,不僅賜人肉體生命,也賜人祂的一些性情,更重要的是,神在人的心靈深處,安置了一個超越時間的永遠盼望。所以,世上任何東西都不能填滿人裡面的"空虛”,衹能給人更多"愁苦”。

然而,當神佔據你我人生最重要位置時,人生的喜樂、豐富和盼望必代替世俗之物所帶來的愁苦、虛空和絕望。如何得到呢?

1.承認自己有限

聖經説:”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麽呢? 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4:13-15)

人被造,不但生命有限,頭腦更是有限,而神卻是無限的。所以,人活在處於受制於時間和空間之中,人需要認識神、敬畏神。祇有瞭解自己的本相和位分,才會願意謙卑接受耶穌做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讓神的靈引導自己的人生。照此而行,你我的人生一定會過得有意義有價值,必免去不該有的"愁苦”。

2.專心跟隨神

聖經説:”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欲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得前書1:14-15)

基督徒為什麼會"愁苦”? 其原因是人仍然追求那些暫時又不能存到永遠的東西,卻沒有專心跟隨神,也就是不肯遵行神所說的話以及警告。衹要人的眼目盯在地上,心也就遠離天上的神。人與神的關係就不對了,接下來必帶來"愁苦”。沒有神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在世上所得到的,必轉眼成空。

聖經説:”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2:15;17)

而當人謙卑轉向神,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有限時,人的靈就被開啟,對人生才會有大局觀。無論世界如何混亂,都會淡定;無論地上罪惡滿盈,都會出污泥而不染。

金錢、長壽、健康、尊貴等,在人看來屬世的祝福, 都是暫時的、虛妄的,不能給人帶來永遠的滿足。神全能、全知,是創造宇宙萬物和生命的主,祇有讓神不但介入你我的生命中,而且讓祂一生引導,你我必會擁有一個真正充滿喜樂而沒有"愁苦”的人生。

使徒保羅是一個在實際生活中經歷神大能的人。他説:”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余、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利比書4:12-13)

親愛的弟兄姐妹,願你我能在這弯曲悖謬的時代,無論在什麼樣景況下,都持守神賜給我們的盼望,不被世俗所誘惑,緊緊跟隨神,在世上活出喜樂、積極向上、反射出神榮光的見證,使周圍親朋好友因看到你我的美好榜樣,也願意認識神、歸向神。

親愛的朋友,也許你正忙於追求"日光之下”一些可見卻不能持到永遠的東西,希望你在人生虛空的"愁苦”中,趁著神賜給你在世的日子,能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從而願意轉向這位一直在尋找你、愛你的神,承認自己的無知悖逆的罪,接受耶穌做你的救主。衹要你願意讓耶穌做你一生的主,你不但得到"永生”,而且你在世的日子也必因遵行神的話而充滿喜樂、不再"愁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