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孤独是一座花园-读苏桥新小说有感
孤独是一座花园-读苏桥新小说有感
生活是可以缓缓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费时间,我情愿在慢慢里被时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气。
博主“苏桥西呀”,在海外原创论坛被叫“苏桥”,我跟之。“西呀”有种摇到外婆桥的感觉,我还是省略了。否则一篇写下来,岂不摇晕,以为是夜航船过苏州河的乍浦桥。
苏桥给我一个留言,我懂,鸡毛信送来,有情况。赶去一扫,手机上满屏血淋淋。我惊慌失措,这是苏桥的小院吗?一秋不见,盘丝洞里出了母老虎。
换iPad 看,仍然友邦惊诧了,苏桥来了一个大大的突破。我近乎白痴,苏桥的题目便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与上一篇还是张爱玲腔调的题,到当下的暴力血腥新闻?而且标点符号强调。我不太关注国内新闻,看见城里又有“母老虎的故事”出现,还真以为是社会新闻了。
我去城里写小说的根据地海外原创坛侦查一下,我记得以前有博主留言说苏桥是坛里的“明星”。我自然有点得意,因苏桥的博客我是最早留言评论的,有种“白”乐之喜感。原来是论坛的一个命题活动。“母老虎”是苏桥创作的纸老虎也。然纸老虎一旦被写活,便是露出母老虎本性来了。
苏桥这次真是小李飞刀的出手,令以为读中文无障碍的我一开始读竟梗住。我以为在《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读《许三观卖血记》。
梗住是质疑,这是苏桥一贯的文风吗?开场的气势,是武侠。我之后给苏桥留言,说是像《金瓶梅》里的武松杀嫂。读《金瓶梅》,哪里记得细节,倒是梁羽生写的评论篇,连载在报纸上收录在册。梁羽生分析武松杀嫂的心理,有些印象。
之后我反反复复读了几遍,一层层锄地,捡出拦路虎石头,才看清苏桥的文思匠心。
苏桥专注于每一个字。即便我现在看着这篇码字,仍然有新发现,通篇用的颜色词,紧扣“有血”,连椅子是“枣红圈椅”,老虎是“桃夭色”,师傅的“大红连身裙”等。
此篇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我细读文本,只梳理自我阅读体验。这也是听来学院派教授说的,现在小说传统题材被写完了,创作小说重要的是给读者什么阅读体验(大意)。
我初读此篇,瞄一下小桌上重借的李欧梵《摩登上海》。我一直以为写过《徐小姐姓徐》的苏桥很新感觉派。可是此篇,颠覆了?直到第二天,我想到李欧梵写施蛰存的《将军的头》,受萨德影响,是现代的实验小说。而苏桥此篇形式上是现代的魔幻的,融合了当下社会热点;技巧上,苏桥仍然是有张爱玲惯用的参差的比较。
我读前几节还猜这是什么年代,民国梨园子弟的故事?直到之后出现“微信”,交代了。苏桥的是极其有责任感的作者,尊重读者的智慧。这篇比上一篇更用心,有留白之美。
“香、石头、磕头、师傅,”的确很有穿越时空感,线在苏桥手指,一拉,落到现实“读书有什么用”。找工难,魔都生存难。但这样的杀气腾腾铺垫,不是写当下的恶性案件,原来是除执念。这前后自有参差的比较。
这是苏桥第一次用第一人称写,而且“我”是年轻的姑娘,师傅也是女性。师徒俩的性别与传统观念里师傅是男性为主,大不同。我竟开始被蒙蔽,直到后面出现师傅的裙与黑发,才醒悟。在我看,这仍然是参差的比较。
师傅手下留情,放过了爱诗的女孩,然女孩念的诗,师傅是知道的。此篇层层叠叠至此,高潮贯穿,风起云涌,结尾安静,安静里有咏叹。
阿多尼斯的诗句好像哪里读过,又像陌生的。爱诗的年轻姑娘小C告知,“不知道为什么今年阿多尼斯特别火,我几乎认识的每一个读诗写诗的都在聊他,北岛今年办的诗歌节还特别一个单元就是来讲他。”于是笑,苏桥也抓住了当下诗的热点。济慈写给友人信里说,“好诗句仿佛是回忆的旧诗。”作家自己储存的知识越多,抖落出的文字之外,还在挥洒能量棒。读者接住,是福气。
希腊神话伊卡洛斯飞出迷宫,插上的是一对用蜡与羽毛做的翅膀,忘记了父亲代达罗斯的告诫,因接近太阳而融化坠落大海。AGO有此故事油画。中国式父母想砍去的是孩子梦想的翅膀。苏桥写砍母老虎的翅膀,我读来血色的“翅膀”最后化作远航的白“帆”了。
因苏桥的此篇,我记住了叙利亚诗人的名字与诗句。写小说是不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苏桥在其中种下一棵树?
西汉的贾谊写“怨毒盈于世”。世道亦如此,内卷之下,“有血”。“慎入”网络里的各种“母老虎”,静读有质感的文字。苏桥的几处描写要击掌的。对刀的拟人比喻,音乐的“丰满”,血点如细花到最后结尾“月亮露出尖尖的细牙”,意象如此丰满,金光闪闪。“好像鼓起的帆,在波光粼粼海面上远航”,想到电影《纯真年代》里的镜头画面。
前天拔了一颗智慧牙,也是有血。脑海里想着还欠苏桥一篇评论,今早边喝着粥边码字。
《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读到喜欢的短篇小说(我基本只读纸书,网络里读短篇是难得的),是不静而静。
愿苏桥继续扬起“执念”的帆,烟波浩淼之间,梦想护航。
原文衔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541/202412/3491.html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觉晓是才女,喜欢读你的博文。跨年之夜,沈香真诚祝福觉晓新年快乐!吉祥如意!期待2025年觉晓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展现。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谢谢姚顺。
“先放空一会儿水,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每天早上头几分钟的水不能用于饮云云。这些个养生话,从每个缝里往耳里钻,不少还住下来,早晨一放水,它就跑出来当网管。”
我不是先放空,而是拿浇花水桶接了,夏天浇花,冬天洗衣。
穿衣读书都选二手为主,节约。
我读书也是精神的实用主义。
姚顺 发表评论于
随记 ——— 觉晓如斯的文章,让文学城有了苏州园林。
日记,不见得日日有的记,而常常是,不记,会觉得这天过得不齐整。近来,理会到点尺牍笔法,索性就用毛笔写日记了。
写毛笔字用宣纸毛边纸,有点掰。好多年,我就用最普通的白纸写,挺好的,而且相信,古人没有自己这份福气,用的纸,纸质这么好,一点点洇,不像用宣纸毛边纸,光为下墨浓淡操老心了;还这么容易得到,这么容易保存,撕掉,窝成一团扔掉,一点点不走心。
命是用来活的。养生,有点把命当盆栽。
有日子了,天天早上做杯芹菜汁喝。很中药味。喝的时候,总想起早时在邻居家闻到的味。那家男人,街上下的都说他“身体不好”。一直到高中,也没听谁说他身体哪儿不好。记得的是,他家天井里的花坛上,总有很多药渣,飘出中药味,就是现在喝的芹菜汁味。
中药味,不少大人说是药香味。很大了,一直也不觉得这是香,这味浓时,会走开。再大些时,不知怎么就接受这味道了。后来,也接受中药香的词义了。甚至会觉得,一个中国人的道地程度可以用接受不接受中药味来衡量。
看了大半辈子的月亮,老婆一声“肥月亮”,才知道自己大半辈子的月亮白看了。
论写作
即写写字,做做事。有事做时,就一心做事。一直有事做,就一直做事。事做完了,还不累,就写字。
“退而论书策”五个字,比《文心雕龙》一大篇都说得好。认识到什么时候才去读书,比认识到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其实更重要。“退而论书策”是三观,《文心雕龙》是“怎样才能写出美文”。
有道,读到的,无一不是二手的。触摸到的感觉,都是第一次的。 认识到触摸的意义,却是在读了不少书之后。
另一个“有道”是“首先做人,其次才是做学问”,和上面那个“有道”,是一个路数。
细细体会类似的话,类似的理,其实就是没话找话,没理找理。许多的金句,片儿汤就是这样的。
上述这些,是近几天来的拾穗。走点心于日常起居,听得到自己的命在对自己点头称许。
博主如斯写不少日常所见。翻读,就觉得她挺会过。觉晓也是。过日子把细,一是指花销,另一应是指如斯觉晓这样把时间不随便从指缝里漏掉。
起了个大早。窗户亮得异常,下了雪。掀开窗帘,薄薄的一层。雨吵,雪静。吵即了,静而留。这样想着,去烧一天里第一壶水。先放空一会儿水,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每天早上头几分钟的水不能用于饮云云。这些个养生话,从每个缝里往耳里钻,不少还住下来,早晨一放水,它就跑出来当网管。放水时回想起早年家家戶户点煤基炉的情形。对着炉口,腮帮鼓成半球状,吹瘪了,再鼓。烟熏泪了眼,边擦也吹。烟一下没了,燃起火焰。点炉成功。
摁下开关键,壶底有道亮而阴的蓝光。不大看好蓝色。万顷湖蓝,就是觉得假;万里无云,并不觉得那是天的素颜;早年时兴了好一段时间的海横(魂?)衫,看着花眼。祖母生前,夏天穿比天蓝浅不少的大襟衫,那是自己看好的唯一蓝。
壶里的水响了。一下子就是大嗓门。听起来就是不觉得嘈,相反,会产生暖和和的感觉。老家街上有热水铺。很宽的灶上放着几个弥勒肚大的壶身,好几里路长的壶嘴的壶。水快开时,会发出很尖利的声音,而且声声走高,有点像听飙高音,就怕唱不上去…….. 眼面前的,忽然热闹起来。满壶水怒涛急,更怒,更急,骤的,“曲终收拨当心画”,霎地静音模式。早就对水壶说过,不会忘“记”你。记到这里,竟有又一次说话算话的小自诩。
看了几篇觉晓如斯的读书笔记。不在意她们读了什么,写了什么读后,在意她们一直在读。很多地方不叫读书,叫看书。说读书好。读有点点找的意味,视线在字里行间走。什么人不能看呢?要读,先得识字。
我,读书。在备忘录的搜索里打个“读”字,答案是:已找到八百六十一项。三还是四年间,写了这么多“读”。好好表扬了一下自己。
觉晓的读,像很舒服的嚼,并注意嚼的样子。她写读鲁迅日记,那真是嚼出了功夫。我也从头到尾读过,但没到这功夫。自己的功夫是对其中的每一个“一日无事”,都当有事读。自己写日记时,就尽量減少写或不写这四个字。实在没有的记,就记雨,雪,多云。不让日子留白。
如斯的读,好大人样,写得不轻松,读得也不轻松。读得有点狠。读了后,觉得没多少必要去找她读过的再来读读。
各人各样,读书也是的。不喜欢这样躺平的话,可一时又想不出别的话。
虽说各人各样,可很一样的是:觉晓和如斯俩都很知性,都应当在休闲时喜欢穿马克龙老婆的色彩搭配,干活时的行头选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套装。在苏州工作时,周日休息,会常去离得最近的怡园。不去离得也不远多少的网狮园拙政园。怡园,来的人最少。那时迷上搜集碑帖中一个字的各种写法。坐在怡园的廊椅上读对面墙上的碑文,很长时间没人路过。虽已成公园,但仍有浓浓的一家住的氛围。去多了,更觉得,这家人都是高知,都细声细气地说笑,年轻的打闹不过揶揄,年长的批评不成批判。自己,很粗的,但就是好这一口。读觉晓的抄书,眉批,读如斯的公园里走走停停照照,蛮有点当年常去怡园的意思。
读周作人,去弄清掌故,真的要气坏周作人。理会字里行间的“我懂得多吧?看得细吧?看得出我的人文情怀调子不低吗….. 才和这博主会意了。
读他哥鲁迅的书,其实也是这样。鲁迅全集,蛮拙政园的,门面不大,进去,越逛越大,我去过N次,从没哪儿都走过。拙政园,高知,烧脑氛围。领会不领会公园主题,拼脑容;在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中走上一走,沾民族天花板级的墨香气,很小“窃”意。美感太浓烈,使不敢多去。哦,门票好像也比其它的贵几分痒厘。
觉晓如斯的文章,让文学城有了苏州园林。
昨晚,还在学校任教的熟人打电话来,竟扯开来,还都是宗教,文化等宏大事宜。懒散有时,霎地涉及严肃,全体脑细胞紧急集合,说得兴奋起来。结果是,早上三点不到就起床,写博文写到想不动。躺回,脑细胞仍不“稍息,解散”。已是很久这样地没见到自己的兴奋点了。今天,直至黄昏,才觉得恢复了。
联想入妄:诸葛孔明为什么要刘备三顾,原因大概是他那些个散淡的脑细胞需要个集合,操练的时间。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谢谢真言。只有佩服你们写小说的。加油!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苏桥,的确,欧化的白话文,我也感觉。关于“翅膀”,我有想法,会补上。
很久没有写评论,得到作家认可,欣然。
FrankTruce1 发表评论于
呵呵,读苏桥的文章后再来看觉晓的书评,感觉明白了好多细节!谢谢觉晓!
苏桥西呀 发表评论于
大谢觉晓,每次写完东西,得到觉晓的点评,简直有买一赠一的快乐。写作是件很不舒服的事情,自讨苦吃,幸好还有觉晓的点评,想起以前孩子吃完药,大人再给颗糖,可以抚平。这篇文章写的很急,又是命题作文,第一次用第一人称,这些都是以前没有过的,也算一种尝试。我不像一颗树,更像蜗牛,有个壳子,这次胆子大些伸出触角,以后又会缩回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阿多尼斯就突然火起来,他的诗我读的不多,我原先想用奥瓦迪亚的诗,后来觉得还是阿多尼斯的更贴切。说到技巧,我唯一能想到就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翻了金瓶梅。我总想有意对冲一下我们当代写作不得不使用依赖的现代汉语(其实是欧化汉语)。再次感谢觉晓指点,这样用心的读一部作品,是对作家最大的鼓励。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谢谢同城中年小C。哈哈,我还以为老龄朋友留言。是的,我怕读网络小说,纸的可以慢慢翻读。比如今天读到狄更斯写的退伍军人一家,普普通通过日子,太太贤惠,家里的主心骨,用一只袜子存钱积蓄。男人敬重她,只敢与老友说她是苹果是玫瑰。这样平平淡淡却深情意浓读来真好,有感动。
今晚加班,去邻居家,带上书,写一张贺卡给三十年前的大学朋友,仍然是细水长流的好。
cxyz 发表评论于
上了年纪,觉得很怕小说了, 怕写,也连带着怕读,所以基本上不涉足原创,认识的人不多,也包括觉晓这篇里的苏桥。
不过可可倒是认识的,也看到了可可的母老虎篇,第一篇悬念很足,打算去读完。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谢谢可可。你也是原创坛里的“明星”。祝福你越写越成功!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觉晓的书评写的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