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迪士尼文化入侵中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s://mp.weixin.qq.com/s/awqdqU2IqQyw8UEBUdvm2Q

警世钟 | 别了,沃尔特 · 迪士尼!(保卫中国传统文化宣言)

 三教门生 修行书院 2022年05月14日 17:59
Image



迪士尼CEO的惊人言论

5月12日,据外媒报道,日前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查佩克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回应财报疑云时,对股东表示他相迪士尼电影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也能过得很好,并称当前中国的情况很复杂,没有该市场对公司前景也抱有信心。

Image

鲍勃·查佩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那里的局势非常不稳定和非常复杂,从商业或政治角度猜到这一点,鉴于中国相对世界其他地方偏低的票房分成,我们非常有信心,即使没有中国,若我们的电影在那上映依然存在困难,它也不妨碍我们的成功!

华特迪士尼公司(英文简称:DISNEY:,英文名称:The Walt Disney Company,TWDC,中文简称迪士尼或迪士尼公司)由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于1923年创立。

距离百年老店只有一步之遥的迪士尼的生意确实很成功,而且在国内赚了很多钱。无论是迪士尼乐园、迪士尼衍生品还是迪士尼电影,其在中国的影响力都非同一般。

对于其主动放弃中国市场的言论,很多人不明就里。

有人表示不屑,认为鲍勃·查佩克之所以大放厥词,因为漫威出品的《奇异博士2》疑似“夹带私货”,基本确定无缘中国市场后的泄愤之词。

有人表示愤怒,认为迪士尼此举是在抹黑中国。

实际上:

狂言背后:局势问题只是借口

一直以来,迪士尼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营收数据并不如其意。

从2019财年以来,亚太地区的营收占迪士尼的总营收比例有所下降,不到10%。金额大约在61-66亿美元。而迪士尼最大的市场仍然在美洲,占比接近八成,另外还有10%出头的市场是欧洲。

Image

虽然近三年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包含我国在内的亚太市场一共占迪士尼的总营收约一成左右。一成左右的营收虽然不低了,但失去这样一块市场,好像真还不会伤筋动骨。

根据迪士尼的表态,可能意味着迪士尼未来的业务将完全边缘化中国市场。

同时,他的行为很可能会带动其他美国企业,从而产生这样的倾向。

对此,我们无须愤慨,更不要担心,反而应该庆幸。

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为何迪士尼这类明显要以人口为基础来支撑的营收却发展不起来呢?是因为受众人群偏高端吗?是因为疫情影响下的消费不振吗?不,都不是。其真实原因是国家文化管理部门清醒的认识到:

迪士尼是美国全球文化战略布局的一颗重要棋子

Image

迪士尼公司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二战时期,迪士尼公司应美国政府要求,为其制作用于宣战和征兵的动画公益宣传片,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之后,他们继续合作,由于当时美国新兵没有受过教育,迪士尼公司开始制作教育动画电影以使他们快速掌握军事技能。

从二战到冷战,迪士尼公司与美国政府依然继续着合作关系,1955年,华特·迪士尼被美国政府秘密授予联邦调查局加州分局特别行动署特殊探员的职位。之后迪士尼拍摄了一系列反映美国价值观的电影,这些影片不但起到传播爱国主义的教育作用,而且捍卫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使美国在对苏冷战中不论政治和军事上力量对比的怎样变化,美国在文化战场上从没失势过。

迪士尼公司拍摄的电影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内容,在对外传播文化的时候注重对输入国因地制宜:把美国文化中的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通过采用输入地本土元素的包装,降低美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壁垒,最大程度的减少文化折扣。因此影片被不同文化的观众认可和欣赏,帮助美国在文化上实现对全世界的领导。迪士尼公司逐渐演变成美国政府向外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的代言人。

Image

迪士尼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入侵中国的?

迪士尼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耐克运动鞋、玛丽莲 · 梦露一样,是代表美国流行文化的符号,它的确象征着一种昭告天下的美式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和 1980 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化构成了强烈的冲撞,让我们许多原有的观念迅速解体,它几乎毫无保留地接管了我们的文化和娱乐。

迪士尼故事的整体价值观基本上就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也即是中产阶级基督教道德观的体现。几乎所有迪士尼的动画片,都提倡一种美国式的个人主义与自我奋斗,提倡以 " 我 " 为中心,用努力和自尊来实现梦想。这和中国在 1980 年代之前提倡的集体主义观念,讲究个人服从整体的利益,隐藏个性、照顾大局,是完全相反的。

包括迪士尼在内的好莱坞电影产品归根结底是逃避主义的娱乐产品,比如动画片《三只小猪》在 1930 年代大萧条的时候,就起到了鼓励美国人乐观奋斗的作用,片中的反派大灰狼无疑就是经济危机的象征,它在影片中的失败安慰了银幕之前为第二天生计发愁的观众们。这种娱乐观在中国官方提倡的主流文艺中一直是被批判的,但谁也没想到,中国的青少年甘愿沉醉在迪士尼的逃避主义幻梦中不愿醒来。至少,自从引进了迪士尼及同类美式动画,国产动画基本就没人看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Image

当然,在迪士尼面前没有抵抗力的不只是中国,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 " 沦陷 " 了,连伊朗人都喜欢那只大耳朵的米老鼠,在伊拉克都随处可以听到迪士尼电影的插曲。

今天的世界各国都要警惕美国文化的入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美国中央情报局元老艾伦·杜勒斯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最后的结果,苏联果然解体了。

且全苏联大部分人都未曾怎么反抗,尤其是各加盟国中的年轻人们,他们除了拿着伏加特、唱着美国的歌,沉浸在瓜分苏联遗产浪潮的欢乐中外,便是对美式价值观欢欣鼓舞。

同样的,美国在入侵伊拉克、阿富汗和掣肘中东战略中,其第一步就是开动强大的文化工具对全球布道,从而实现其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和制裁伊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

这就是美国文化入侵的力量。在和平年代,美国利用这种力量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旨在颠覆、控制他国。

Image

当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影响,世界变得更加活力而多姿多彩。

尤其是互联时代,影视、音乐、传媒及文化产品的交互变得更加频繁,且随处可见。不过,这一背景下,却成了强势文化渗透的土壤。

每年,美国广电节目,其全球发行量就达到了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美国节目已占到了60%—70%,有的甚至已占到80%以上。

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2%。

此外,美国电影现已占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文化产品每年出口额高达达6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除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外,美国却通过这一形式,不断输出美国价值观、美国文化和美国行为范式。

现在,就连加拿大、韩国、法国等美国传统盟友,知道美国文化入侵的巨大危害性,开始了自发性的反抗

法国

巴黎迪士尼在建立之初,就受到了法式文化的强烈抵制,法国的知识界人士基本都反对迪士尼入驻,称其为美国的“文化核泄露”,就连当时的法国总统都拒绝参观迪士尼乐园。

法国还将“文化例外”的主张写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

不仅如此,法国还和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拒绝华盛顿关于欧洲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的“配额限制”和“自由贸易”的无理要求。

欧盟

在法国的倡导下,欧盟不断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打响了对美国“文化入侵”的阻击战。

如欧共体在1989年通过的指令,要求各成员国电视广播中本国节目不得少于50%。

且欧洲委员会还不断发布“绿皮书”,决定在欧共体内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欧洲影视产品。

“绿皮书”要求各国“鼓励和支持影视工作者向世界展示欧洲人民的个性和创造天才”。

对于话剧、歌剧、交响乐和芭蕾舞等高雅艺术,政府也釆取措施予以积极帮助。

韩国

尽管韩国与美国明面上是“铁杆盟友”,但韩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认识体系。所以,韩国也采取了暗度陈仓的反制措施。

虽然韩国根本就没有明面上直接硬抗美国的勇气,所以他只能采取“民意”和“制度”形式,要求国内各大广播电视、放映厅等,其播放量中,国产电影放映的时间及比例,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以反制外国影视入侵”。

Image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当前,在全球化“文化渗透”模式下,世界正呈“世界大同”模式。这一模式,直接导致一些弱小国家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并被颠覆、同化和取代。

除了美国模式外,欧盟也通过“欧盟标准”,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渗透到全球其他区域;还有日本的漫画,“五眼联盟”的“共同价值观”,就连韩国、印度等国家,都将自己的文化以“电影、电视”等形式不断输出到他国,从而形成对己有利的文化环境。

纵观我国当下,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尽管有“中学为体”为前提,但其结果却是呈现出“凡是外国的都好”的崇洋媚外的文化认知系统。现在中国有数百万上千万人到海外留学,这些人,西方都会选择亲近他们的人进行培养,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被政客们洗脑,从而培育自己的合格代言人,这些人正在从内部分化瓦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不仅是文化与认知的悲哀,更是文化的自我颓废。

中华文化是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当前这一态势下,坚定自己的文化信仰,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元素、符号及其价值观和传统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

延伸阅读:



Image

治国 · 目录
上一篇国事 | 中国人民已相对殷实富足,你拖国家后腿了吗?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吗?下一篇国事 | 北大博士当城管,戳中了舆论的哪根神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