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秦制:两千年的诅咒
读《秦制两千年》有感
中国人在研究历史时,常以帝王视角出发,但少思考百姓处境。商鞅变法被赞扬,实则强调对付贵族势力。秦制立国民对立体系,致国民勉强生存,强国扩张。商鞅的实践体系即早期的军国主义。法家文献中提出驭民五术,损害人民利益。文中点评《商君书》内容,呈现秦制代代轮回,民遭压榨无望。阅读《秦制两千年》可窥洼地历史宏观图景。洼地历史课本对历朝变法都有很高的评价,比如商鞅变法。并把失败原因归结为得罪了贵族势力。
其实看看后面的历史就知道,商鞅的精神从来没有消失,而是两千余年来阴魂不散,他的思想始终贯彻在洼地政治思想,直至今天。
始于秦国的这套统治理念和技术,被称为秦制。
秦制的要义,在于把国和民对立起来,国要竭尽一切手段榨出民的最后一滴油水,并通过各种手段使民只能勉强活着,再用体制内的福利驱使他们更努力。这样国家才能强盛,才能将这个模式推广扩张。
商鞅的这套实践体系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军国主义。
驭民之术
网上有个说法,《商君书》提出的驭民五术,包括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这些都是在法家著作里明目张胆地出现的主张,丝毫没有把独裁包裹在人民民主专政里,而是堂而皇之地宣告,民是畜,民是矿,人民浑身都是宝。我们从法家著作里看看商鞅和韩非是怎么论述这五术的。
为了不曲解商君本意,下面将直接引用原文。
《商君书》不是商鞅亲自写的,而是法家根据商鞅的主张编写的
弱民
《商君书》专门有一章《弱民》来阐述让百姓保持孱弱的重要性和方法。法家将民和国对立起来,只有民弱才能国强,只要民强国一定弱。民作为一种适合汲取的资源,需要保持弱,才能为国效力。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弱,淫则强。弱则轨,强则越志。轨则有用,越志则犷。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百姓弱,国家就强,百姓强,国家就弱。所以治理得当的国家要使百姓弱。百姓淳朴就弱,百姓放纵就强。弱就会守法。强就任意而行。守法就会听从役使,任意而行就会不可控制。所以说采取强民政策以去除强民,国家就弱;采用弱民政策以去除强民,国家就强。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故以强重弱,削;以弱重强,王。以强攻强弱,强存。以弱攻弱强,强去。强存则弱,强去则王。故以强政弱,削;以弱攻强,王也。政策建立人民所厌恶的,百姓就弱;政策建立人民所喜好的,百姓就强。百姓弱国家就强;百姓强国家就弱。百姓所喜欢的是强民政策,百姓强大又采取强民政策,兵力就弱上加弱。百姓所喜欢的是强民政策,百姓强却使他们转弱,兵力就会强上加强。所以实行强民政策,兵力就会弱上加弱,国家就被削弱;实行弱民政策,兵力就会强上加强,就能称王天下。用强民政策治理强民,国家就弱,强民仍然存在;用弱民政策治理弱民,国家就强,强民就会被消灭。强民存在,国家就弱;强民消失,国家就能称王天下。因此用强民政策治理弱民,国家就会削弱;用弱民政策治理强民,就能称王天下。
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强盛的国家使用刑罚,百姓以为对自己有利心生畏惧;使用赏赐,百姓认为对自己有利而心中珍惜。
贫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然而法家视礼为六虱之一。《商君书靳令》有云:
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谓君之治不胜其臣,官之治不胜其民,此谓六虱胜其政也。十二者成朴,必削。六种虱害:是礼乐,是《诗经》《尚书》,是修养和良善,是孝顺长辈和尊重兄长,是诚信,是正直廉洁,是仁爱道义,是反对战争,是以战争为耻。国家有这十二种危害,国君就无法让百姓从事农战,国家一定会贫穷直至被削弱。这十二种危害成群结队,这就叫国君的统治不能制服臣下,官吏的治理不能制服百姓,这就叫作六种虱害超过了国家的法令。这十二种思想扎根,国家一定会被削弱。
这些价值观是要在富裕之后才能产生,因此需要保持民贫,才不会产生不利于统治的思想。
国贫而务战,毒生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国家穷却发动战争,对国家有危害的事就会灌输给敌国,这样做就没有六种虱害,国家一定强大。国家富足而不战争,懒惰的人就会产生在国内,有了六种虱害,国家就一定会被削弱。
同时民贫,才会珍惜那一丁点赏赐。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爵,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民治,重强。百姓富裕而没有战事,就让他们以粮食换取官爵,使他们每人都必须出力,农民就不懈怠。农民不懈怠,六种危害就不会产生。所以国家富强,百姓得到治理,就是强上加强。
疲民
不能让民的日子过的太舒服,一旦舒服就不想上进,不想上进就会躺平,躺平了就没法汲取。因此秦国绝不养懒汉,绝不放弃调休。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大夫家长不建缮,则农事不伤。爱子惰民不窳,则故田不荒。不准雇用佣工,卿、大夫家长就没有办法雇人建筑修缮房屋,他们娇生惯养的儿女就无法不劳而食,懒惰的人也不能偷懒,靠给人作佣工生活的人就没处混饭吃,这样他们就必然去务农。大夫家长不修建房屋,农业生产就不会受到危害。娇生惯养的儿女和懒惰的人不再偷懒,那么原有的农田就不会荒芜。
壹山泽,则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厌恶务农、怠慢懒惰、贪婪十足的人就没处吃饭。没处吃饭,那么必然会去务农。这些人都去务农,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了。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民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③饱。商贾少,则上不费粟。民不能喜酣奭,则农不慢。抬高酒肉的价钱,加重收取酒肉的赋税,让税额高出成本的十倍。这样的话,卖酒肉的商人就会减少,农民也就不能纵情饮酒,大臣就不会吃喝享乐。经商的人少了,国家就不会浪费粮食。农民不能纵情饮酒,就不会懒惰。
辱民
统治者需要让民知道自己的位置,认清楚自己是北极鲶鱼还是蜘蛛。地位低下才会热衷考公。如果像西方国家那样,平民能骂总统,谁还会尊重统治者。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百姓地位卑下就会崇尚爵位,怯弱就会尊重官吏;贫穷就看重奖赏。用刑罚统治,百姓就乐于被役使;用赏赐奖励作战,百姓就会轻视死亡。所以作战时士兵全力以赴就叫强。百姓自以为荣,就会轻视爵位蔑视官吏;百姓富裕就看轻奖赏。治理百姓,用刑罚使他们知道羞耻,战争时他们才会出战。百姓怕死政治纷乱而去作战,士兵与农民都会怠惰,国家就会衰弱。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加重刑罚,减轻赏赐,国君就会爱护百姓,百姓就会为君主效死命。加重赏赐,减轻刑罚,国君就不会爱护百姓,百姓就不会为君主效死命。强盛的国家使用刑罚,百姓以为对自己有利心生畏惧;使用赏赐,百姓认为对自己有利而心中珍惜。称王天下的国家用九分刑罚一分赏赐,强大的国家用七分刑罚,三分赏赐,弱国用五分刑罚,五分赏赐。
愚民
这条的重要性不必多说。除此之外,需要禁止知识分子到处演讲,用有毒的思想荼毒百姓。不能让这些人肆意将一些民贵君轻天赋人权之类的奇谈怪论散播给百姓。
百姓听多了西方思想,就不安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下去国家还怎么赶超巴比伦。
无以外权任爵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不因为务农以外的事情来给人封爵加官,那样百姓就不会重视学问,也不会轻视农业生产。百姓不重视学问,就会愚昧,百姓愚昧,就不会与外界交往。百姓不与外界交往,国家就安全没有危险。
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则知农无从离其故事,而愚农不知,不好学问。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国家的大臣大夫们,不准做有关博学多闻、能言巧辩、到外周游之类的事,不准到各郡县去闲居游说,那么农民就没有地方听到奇谈怪论。农民没有地方听到奇谈怪论,那么有智慧的农民无法脱离原本从事的农业,愚昧的农民就会无知,不喜欢学问。愚昧的农民无知,不喜欢学问,就会积极务农。
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不准音乐和异服在各郡县流行,农民外出劳作时就不会看见奇装异服,休息时听不到靡靡之音。休息时听不到靡靡之音,精神就不会浮荡。劳作时看不见奇装异服,心思就会专一。
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对于法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君的敌人有且只有民。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治于金、陶于土也。过去能掌控天下的人,一定能先制服他的百姓。能够战胜强敌的人,一定能先制服他的百姓。所以制服百姓的根本在于控制百姓,就像冶炼的人对于金属,制陶人对于泥土一样。
对于法家来,民就跟畜生没什么区别,给点好处就要蹬鼻子上脸。这种人不配讨论国家政策。
《史记商君列传》中写道:
令行于民朞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作为百姓,执行上面的命令就是天职。讨论法好不好、对不对,不是民该干的事。所以反对固然不行,支持也是乱化。你要做的就是闭好嘴,听令执行就可以。
改编一下那个经典的苏联笑话:
秦国死牢里,三个不久之后就要被行刑的人交流罪行。第一个人说:我反对商君变法;第二个人说:我支持商君变法。第三个人说:我就是商鞅。
是人矿也是工蚁
秦制的核心,就是压榨。如何把百姓最后一滴油水榨干,又不至于饿死,是洼地历朝历代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秦国实行土地国有制。将秦民牢牢锁定在土地上,确保实行严格的人身控制。
出土的秦简显示,农民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从事生产,按时出门按时归来,否则会受到惩罚。
秦国乃至后续的所有王朝都建立起严格的户籍制度,在通过官吏层层传递,将控制与汲取的意志输送到底层。因此除非在王朝末期,这套体系开始失效,洼地不会产生大地主、大家族。
在制度化的严苛控制与疯狂汲取之下,秦民长期处于一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困境之中。尚在攻伐六国之时,秦国就在咸阳北阪上大造豪华宫殿。秦始皇统治时期,赋税已收到全国百姓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二,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胡亥继位后又征发天下材士五万人屯守咸阳,且朝廷不提供吃喝,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秦民千里迢迢向北河前线输送粮食的结果,是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平均每消耗掉一百九十二石粮食,才能勉强将一石粮食送到前线。汉人严安后来这样描述秦始皇统治的时代: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男丁被征去征战,女丁被调去参与后勤和运输,许多人不愿活得生不如死,路上随处可见自杀吊死在树上的尸体。在秦国有着大量严苛的法律。但在当时的教育水平下,百姓并不能了解这么多的法律。导致的结果就是,稍不注意就会因为违反法律,最终甚至成为囚犯或国有农奴。
面临随时会滑落的社会地位,秦民只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坚持996不请假,才能维持原来的生活。
那我们呢
秦国在变法后越来越强,但秦国并没有成为灯塔。尽管秦国人少地多,六国人却不愿意来秦国住大豪斯,因为做秦民实在太苦。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什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现在秦国土地方圆千里的地方有五处,可是能种庄稼的田地不到十分之二,田数不满百万,湖泊、沼泽、山谷、溪流、名山、大河中的物资、财宝没有被充分利用,这就是人口与土地不相称。秦的邻国是三晋;秦国想要攻打的是韩、魏两国。他们土地狭小,人口众多,房屋杂乱交错;百姓多以经商谋生,商人在上没有爵位,在下又没有土地和住宅,却靠着奸邪勾当、经商来生活;人们在山前山后和湖泽河流旁边居住的超过半数。他们的土地不够供养百姓,似乎超过了秦国百姓不足以住满秦国土地的程度。猜想百姓的心理,他们想要的是田地和房屋,可是三晋确实没有,秦的田地有富余是肯定的。像这种情况三晋的百姓不愿进入秦国,是因为秦国士人忧愁而百姓辛苦。
三晋之地的百姓,宁可守着一亩三分地内卷,也不愿去秦国开着拖拉机开垦大型国有农场。
荀子也写了他对老秦人的印象: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进入国境,看秦地风俗,秦国百姓纯朴淳厚,音乐不淫荡卑污,穿着不轻薄妖艳,人们十分怕官府而服从,真像是古圣王治下的百姓。
当然,荀子在这里是称赞的。但请你代入到百姓视角,想想你是否愿意甚畏有司而顺。
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秦国进攻韩国时,韩国派人前往赵国求助,表示韩国人宁愿当赵国人也不愿做秦国人,这可能是最早的带路党。
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
《战国策》记载: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鲁仲连说秦国乃弃礼义之地,专以权术驱策士人,以虏囚对待百姓。宁可跳海自杀,也不愿为秦国人。
不光是秦国,哪怕是大汉,也有人受不了高效的压榨,一润了之。
《史记匈奴列传》有云:
单于既约和亲,于是制诏御史曰:匈奴大单于遗朕书,言和亲已定,亡人不足以益众广地,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今约者杀之,可以久亲,后无咎,俱便。朕已许之。其布告天下,使明知之。汉文帝给匈奴单于写信说,现在已经和亲不是敌人了,汉民逃到匈奴并不会增加匈奴的势力,以后哪边有润的,杀掉就好,并且昭告天下。
这封信至少能说明,当时有很多汉人润到塞外,以至于皇帝必须管一管的程度了。
汉书中写道:
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住在边疆的人太苦,听说北边更舒服,都想着逃往匈奴那洗盘子。
秦国的确很强大,统治机器不可谓不高效。但六国百姓看了QGTN(Qin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关于秦国伟大工程巡礼后,纷纷发出了灵魂一问:
那我们呢?
轮回
《秦制两千年》用跟底层的脉络串联起了洼地的历史,这个视角下的历史,没有丰功伟绩,而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有的大国崛起跟百姓没有任何关系。百姓在秦制的定位下,就是畜和矿。有畜不用是傻子,只有善于汲取出最多畜力的国家才是最强盛的。
该书用十六章讲了不同朝代的故事,但每一个都让我感觉这明明是现代史,只是由于敏感词的缘故,把人物和时间替换成了历史上的朝代。
相信你读了也一定会有这种感觉:我们仍处在秦制的轮回中。
篇幅有限,我没法复述秦制的所有特征以及历朝历代的秦制特点,推荐你去看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