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污染 与”脑腐病“ (Brain Rot)

“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只读一页。“ - 圣奥古斯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年12月2日,牛津词典公布了2024年度字是“Brain Rot",下面是今天的世界日报刊载的消息原文。

———————————————————————————————————————————————

牛津词典年度字 (Brain Rot) 滑手机脑腐

許多人現在會无止境的瀏覽社群媒體令人心智麻木的內容、英國牛津文學出版社(OUP) 2日宣布,超過3萬7000名專家和公眾投票選出「Brain Rot 」為2024年度代表字。「Brain Rot 」意思是「大腦腐蝕」。英国獨立報指出,牛津大學出版社將這個詞定義為,「一個人精神和智力狀態惡化,特別指過度消費瑣碎且沒有挑戰性內容的結果」。「大腦腐蝕」這個詞在 1854年首度出現。

英國BBC指出,當時美國作家梭羅批評社會貶低複維思想的傾向,並認為這是大眾精神和智力程度普遍下降的部分原因。他在著作「湖滨散記」中抱怨「為何英格蘭努力冶癒馬鈴薯腐病,卻沒有人努力治癒更加普通和致命的大腦腐蝕? 」時隔170年,大腦腐蝕「今年重新受關注,被用於憂心消費過量低品質線上內容的影響,特別是在社群媒體」。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在2023至2024年增加230% 。

牛津大學出版社語言部總裁格拉斯(Casper Grathwohl )表示「『大腦腐蝕』談到虛擬生活的危險之一,及我們如何使用空間時間。這是關於人性和科技的文化對話中,合情合理的下個章节。這麼多投票者接受這個詞語,認可它作為今年年度代表字,這並不令人驚訝。」

———————————————————————————————————————————————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脑腐病”(Brain Rot),这是一个在网络亚文化中兴起的流行词,用于描述一种由过度消费低质量、琐碎或无意义的内容而导致的智力或注意力衰退状态。虽然它不是医学上的真实疾病,却准确地捕捉了数字时代的信息过载和娱乐过度现象,成为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自嘲与反思。

“脑腐病”的含义涵盖了智力上“变迟钝”或“变糊涂”的比喻性表达,通常与长时间接触无深度或过度重复的娱乐内容相关。由于过度消费内容缺乏挑战性或逻辑性,导致个体感到自己的思维能力下降。长时间被短视频、社交媒体或琐碎信息轰炸后,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更复杂或深度的内容上。这一现象的流行与现代数字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短视频平台、流媒体和社交媒体逐渐主导娱乐消费的时代背景下。

它的”临床“表现形式为(1)沉迷于低质量内容: 长时间观看琐碎或无意义的短视频、反复刷社交媒体动态,甚至主动追求“无脑式”的娱乐。(2)认知功能下降: 在接触高强度信息流后,感到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变慢或无法专注于复杂任务。(3)社交行为变化: 与朋友或家人互动时,倾向于使用简化的语言或网络梗,而非深入的交流。

“病因分析”表明, 它源自 (1)信息过载: 数字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让人们被大量内容包围,算法推荐使得用户接触内容更趋向短暂而刺激,忽略长期有益的学习或思考。(2)即时满足: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设计通过快速反馈机制(如点赞、评论、分享)满足人的即时需求,从而诱发持续使用。(3)社会文化因素: 网络文化的碎片化使得深度阅读和长时间思考被认为是“低效”的,而消遣性的内容被更多推崇。



”临床预后“ 包括个人、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的影响,在个人层面,最明显的后果是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例如短期记忆力减弱、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下降。此外,由于注意力被割裂,人们可能难以完成需要持续专注的任务,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都可能受到影响。从社会视角来看,过度消费低质量内容可能造成公众讨论质量下降,甚至对真实信息的判断力减弱。例如,虚假新闻或夸张的网络言论在受众无法甄别信息价值的情况下更容易传播。而更为严重的是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消费模式逐渐从深度转向浅表化,使得经典文学、科学探索等具有深远价值的领域受众缩减。这不仅阻碍个体发展,也可能削弱整个社会整体的文化传承与进步。

而信息污染是指互联网上的大量虚假、低质量、或误导性信息对人们认知和社会交流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这种污染不仅损害了个体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还对整个信息生态系统构成了挑战。

信息污染的主要源自 虚假信息(Fake News): 传播错误或歪曲事实的信息,通常带有特定的政治或经济目的。低质量内容: 包括标题党、无意义重复的内容或为流量设计的无价值信息。误导性操作: 包括断章取义、故意制造争议或以部分事实掩盖真相。过量信息: 数量巨大但无筛选机制,受众难以辨别真正有用的内容。

信息污染的成因首先是经济利益驱动, 自媒体和部分传统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和广告收入,优先传播吸引眼球的内容而非准确的信息。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算法更倾向于推送能提高用户停留时间的内容,忽视其真实性和质量。加上互联网的普及让任何人都能发布内容,但缺乏审核和监管。受众更容易被偏激、简单化的信息吸引,而忽视深度分析或全面了解。

事实上,信息污染和“脑腐病”(Brain Rot)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共同反映了数字时代信息消费过度与内容质量下降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信息污染源自大量低质量或误导性信息的传播,如虚假新闻、标题党内容或算法推荐的吸引眼球内容。“脑腐病”则往往是过度消费这些内容的结果。平台算法和经济利益驱动是两者共同的催化剂。信息污染是“供给侧”问题,它的本质是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劣质信息,并通过算法或平台传播到用户手中。而“脑腐病”是“消费侧”问题,个人对这些内容的过度依赖和消费加剧了信息污染的影响,也使用户难以主动选择有益的内容。

最后,信息污染和“脑腐病”互相强化,共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信息污染提供了低质量内容,用户持续消费这种内容后,容易陷入“脑腐病”状态。处于“脑腐病”状态的用户倾向于选择更加娱乐化和浅显的信息,使得劣质内容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信息污染的扩散。



总之,“脑腐病”现在还不是现代医学定义的疾病,五爷作为曾经资深的脑研究的从业者(近20年的神经科学的研究经历)确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君不见,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暴风般信息流的强烈冲击下,各种心理疾病纷纷登场。过去普遍误解是“人类只使用了10%的大脑”,这是一种迷思,已经被科学界明确否定。实际上人类大脑的各个区域在不同任务中有不同的活跃程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表明没有任何部分是完全“闲置”的,只是在不同的“在线(On Line)” 或“离线 (Off line)”状态。人脑毕竟是比较脆弱的器官,信息污染就像洪水漫地,受侵害最重的恐怕正是这离线部分(所谓的下意识),潜移默化冲刷出一道道鸿沟,最后演化至病理状态。做为个人,我们只能选择加强自我管理,减少对无价值内容的关注,选择性使用媒体。有意识地安排“信息断食”(Digital Detox)时间,减少对信息的过度依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