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公知记者,到底错在哪里?

先说结论。

柴静,是中国北方精英的代表。 她的错就是:脱离老百姓的现实。何不食肉糜?她对环境,或者碳排放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北方精英和普通老百姓的矛盾。基本的矛盾是,以柴静为代表的精英们,早已过了温饱阶段,向往更好生活。精英们为了自己的健康,要关闭北京周边的初级工业,打破普通亿万家庭的饭碗。

题外话,柴静2012年出了书“看见”。 她当时还是太年轻,其实她啥也“看不见”。 看书面的照片就知道,把自己当成了毛主席。 她的书面,把农民当背影,来衬托自己是年轻貌美知识女性。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事情很简单,就是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

15年过去了,回头看柴静的采访,感觉她很幼稚,水平低。她当时的格局太低,就是太能装。以为“心怀天下,高举环保道义大旗”,就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实则是让人贻笑大方。

理由:

--环境和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对立的,等于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白话说就是只能取舍。

--在特定历史时期,只能取舍。到底要哪个?为了北京精英们的健康,还是大部分北方的普通人的生计?

--不让烧煤,就等于让华北的大部分县城的“低端人口”冬天挨冻,或者支付高昂的采暖费用。

--不让排放,就等于让华北的大部分工厂关闭。这是亿万家庭的生计呀。

--谁都想环境优美,让家人健康的生活。可是现实不允许呀。

--柴静大学是会计专业出身,了解这些这些基本的经济原理。一般高中学历的人都能理解。

--柴静把自己孩子的病,归咎到北京的环境,由此对中国的环境心存怨恨,我能理解。谁都理解。

--那时候,中国一些城市的环境还可以,例如广东和大部分南方沿海省份。

--可是柴静要名利呀,离不开北京。

引用丁院士的那句话:

--碳排放是发展的权利。

--你柴静是人,美国人,欧洲人,是人。那普通中国人,他们是不是人?

丁院士也许经历过风雨,贵为院士,真正地了解普通人的疾苦,和对发展的渴望。柴静和北京的精英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从此名声扫地,卷铺盖走人。

汗滴米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歌好听' 的评论 :
多说一句。
“柴静就是那样的人”? 您也许认识她,和她是街坊,对她很熟悉。
如果您私底下也不认识她,咱们不能因为她漂亮,就被迷住了,认定了她“就是那样的人”。 这是臆想。
汗滴米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歌好听' 的评论 :
“你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态度很有问题。柴静就是那样的人,她就是有权发声,”

我也有权发声,我有啥问题呀?

“柴静就是那样的人”,是,我知道。她就是附和西方发达国家,想强迫中国减排。 减排就是去工业化,关闭工厂,工人下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坐在谷歌办公室里面搞软件的,绝大部分的生产型的公司都是有排放,有污染的。按照柴静的意思,减排就是工厂关闭,或者按照最先进的去污设备,失去竞争力。结果就是百万家庭失业。
我针对的就是柴静这样的人,也更是针对她要中国减排这件事。 她的目的很直接,就是中国要同意欧美的减排方案。她行为可耻,其心可诛。

您说的对,“柴静就是那样的人”。 咱们没有冤枉她。
汗滴米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ocalappleseed' 的评论 :
“大多数人均GDP在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包括现在或过去,可以做到更环保,为什么中国不能”
您说的对,中国当然应该做到更环保。
提醒您:
--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应该不到5000美元。当然,柴静等北京精英的人均是中国平均的百倍以上。
--中国能做到,而且已经做的很好了。过去了15年(2009-2025),北方的雾霾少了。绿色能源也挺好的。
您看,您说的都对上了。
汗滴米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您说的是不同的事情。中国早在1973年就成立了环保部门。 也许是效果不好,环保和发展有矛盾。
我这里主要说的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主要是柴静谈什么是国际公平的减排方案。
采访中,柴静主观意愿明显,就是中国应该放弃发展的机会。同意西方的减排计划。
您说的中国对自己的环境保护和治理,这是千年大计,不能停,也不应该停。过去了15年,看来效果明显,向好的方向发展。
老歌好听 发表评论于
你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态度很有问题。柴静就是那样的人,她就是有权发声,她又不是在主宰中国。中国需要有许多种声音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她的错就是:脱离老百姓的现实。何不食肉糜?"

不完全同意您的说法。大多数人均GDP在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包括现在或过去,可以做到更环保,为什么中国不能?人均GDP已经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如果不好好解决贫富差距,只盯着最穷的那部分人,那么,就永远有不解决环保的借口,不是吗?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老百姓烧煤、春节放鞭炮产生的污染比那些山西陕西内蒙古早期土法炼焦炭的污染真可以忽略不计。煤老板们官商勾结赚发跑了,把治理三废、污染留在的当地。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如果乡镇企业、私人企业、煤老师能增加点点成本加装治理三废的设备和措施而不是破坏性开发、不是自己立刻马上不择手段挣快钱不惜污染环境、不是低效高耗操作、不是送钱给官就可以随便开采、瞎弄、不是跑冒滴漏,不至于造成那样严重的污染、雾霾。

柴静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她讲的还是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的。
汗滴米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uerlaoqiao' 的评论 :
孰对孰错?这个要看大多数人有没有得到利益。

华北的落后工业关门,百万计工人下岗,北京的空气会好一些。 柴静等精英的利益得到了满足。
华北数以亿计的农民家庭不能烧煤,改天然气?昂贵的燃料费用,普通农民家庭承受不了。

这是典型的精英阶层和普通人的矛盾。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矛盾。美国加州现在就有这样的矛盾:政府要求减少独立屋的绿地,改Zoning Code,鼓励在后院建房,让低收入家庭可以有便宜地方住。 独立屋的社区要求建筑密度维持低位,维护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啥是文明的觉醒?啥是落后的现实?

您说的文明的觉醒?谁不想要好环境,好空气,好风景呀。精英为自己的利益去牺牲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利益,就文明了?丧心病狂,无稽之谈。

顺便说一句,柴静是记者,不是吹哨人。
puerlaoqiao 发表评论于
文明的觉醒与落后的现实,孰对孰错?不及说是庙堂大人管理意识之高低的取舍与较量。罗刹国吹哨人的悲剧岂止柴静一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