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之说听起来有些荒诞,难道独生子女留学是一种病态?否则哪来的后遗症?
不过,放眼周边,有很多朋友的故事和经历,都能说明独生子女留学是一种病态的选择,有日益严重的后遗症。
中国的留学潮发端于80年代,几十年下来,留学人前赴后继。直到今天,留学潮仍方兴未艾。在美国大学里,中国留学生人数,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依然独占鳌头。若不是因为中美关系恶化,中国经济疲软,估计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会倍增。
80年代、90年代出国留学是一件可以拿来炫耀的事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国从极端的贫困中起步。最初出国的访问学者或者留学生,带回国内的消息大都是关于美国发达优越的生活,连最穷的老百姓,家里也都会有一辆或者两辆汽车。这对于只能高级干部才能做得上小轿车的中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差异和诱惑。刚开放的中国人也忽然发现,多年来世界是正在受苦受难的国家不是别人,正是中国。
那时出国留学的学生,多是50后、60后。那个时代的家庭特征大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兄弟姐妹三个、四个、甚至五个以上的都不罕见。兄妹几个若能有一个出国,那可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家里的每个人都会为之高兴和祝福。那时候,美国政府和大学也对刚刚开放的中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大学和研究生也慷慨地给出各种奖学金,鼓励学生走出来,接受美国的教育。对很多美国大学来说,这也是宣传西方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让中国学子体会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总有一天能指望他们把西方价值观带回中国,从而改变中国。
80年代、90年代出国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一般还年轻,大都在50多岁、60多岁。退休、养老的事情,对这些父母来说还有些遥远。再说,这些家庭还有众多的兄弟姐妹,家里有个出国的,也不会对家庭生活有啥影响,况且很少有哪个家庭的孩子是全部出国留学的。
但时间如梭,当留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都选择了在国外工作、定居。很快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有还有些年龄大的留学生是已婚出国的,家属也都先后出来陪读或者留学的,有些已经有孩子的,也都带出来了。这些孩子大都还没有上小学,语言很快就全部英语了,一张嘴就是实实在在的外国人了。
在美国养孩子不容易。几乎所有留学生的家长也都有过到美国来帮助带孩子的经历。对这些老人来说,能有机会到美国来经历一下美国的生活,也算是能丰富一下生活的阅历。我记得我国内父母院里的一个老太太,脑子里有很多关于美国的故事,她是做会计的,对数字灵敏,尤其是对超级市场的物价如数家珍。只要她在场,关于美国的故事,总会滔滔不绝的流传出去。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我出国前常从她那里了解美国的情况。
20多年过去了,当年30多岁的留学生,也逐渐进入到了自己父母的曾经的年龄。他们的父母,则进入了70、80岁+的高龄。这时,我所说的独生子女出国的后遗症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到了70、80还没有生过病或者住过院的老人是不多的。尤其是五六十年代过来的父母,当年的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差,医疗条件差,很多人都有基础病,慢性病。一旦生病住院,唯一的孩子远在海外,身边没有子女的窘况就暴露出来了。
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还好说,身边只要有一个人,就可以安排过来照顾生病住院的老人。如果是独生的孩子已经在国外定居,就很难及时的赶到父母身边。这样的情况,只是单纯的雇用护工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麻烦其他的亲戚或者朋友。一旦时间长了,如此麻烦他人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我说的独生子女留学后遗症。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很多独生子女很早就开始办理父母的移民。我有一个朋友,是大孝子,父亲去世之后,就把母亲办到美国,与母亲厮守。据说在加州很多福利性的老人区,大都有政府免费的住房和医疗,也都住满了这种中国老人。经济上看,他们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担。但在精神上,对这些老人来说,则更像一种牺牲。那一代的父母,很少人能说英语或者开车,离开这两项技能,在美国自立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生活只能是寄生式的。我父亲就说过,在美国生活,虽然条件优越,但其实感觉好像是被软禁。原因简单,他们不会说英语,也不会开车,一切行动只能依靠他人。这也是他拒绝移民美国的原因。
我相信,这些老人大部分也是有身份的,要么是国家干部,要么是知识分子,在国内也都会有很好的退休福利待遇。如果为了跟孩子在一起而移居美国,会牺牲很多自己的生活,主要是朋友社交和文化活动方面的损失。
所以,大部分的老人都还是选择住在了中国。对于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应该不是大问题。但是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问题就太大了。老人一旦住院,海外的孩子就得千里迢迢地赶回去,日长了,是很难招架的。
当然,现在有了比较好的养老院,花钱是可以得到好的服务的。但是子女不在身边,养老院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两个孩子的家庭,甚至三个孩子的家庭,如果父母长期生病,负担也会非常重的。甚至还会造成留守国内兄弟姐妹与海外兄弟姐妹的矛盾。毕竟,久病床前难有孝子。
我去年回国,遇到一个同学,她的弟弟已经定居在美国。她的父母都是90岁左右去世的,由她一个人伺候护理。父亲到最后实在照护不了了,送到了养老院,半年后去世。她与父母的感情很深,我问她在给父母养老的问题上,与弟弟有没有产生过矛盾,她说没有,弟弟会每天打电话问候。我心里由衷地佩服这位老同学。家里若有兄弟姐妹在海外,父母生病由国内孩子的负担照护,这通常是家庭矛盾的爆发点。
每次回国,也有一些机会被邀请去机构做一些留学方面的报告,于正在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做一些交流。当下这些家庭,90%以上是独生子女家庭。我通常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其实是不太适合留学的。当然这些话这些家长是听不进去的。他们大都是一些成功的人士,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这些家长大都期望孩子能够在海外毕业后,找到工作,定居下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生活。
这些家长还很年轻, 40多岁, 50多岁。他们还没有想到未来20年或者30年以后的生活。毕竟太遥远了,现在操心那么远的事情没有必要。但是病灶已经埋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独生子女留学的后遗症也会逐渐的现出来。
当然,今非昔比,这些年轻的家长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功人士。我接触的这些家长,要么是搞金融的,做证券的,国企高官或者是私企老板。他们大都学过10年以上的英语,也都有开车的技能。也许他们期待着未来也跟着孩子移民到海外,安度晚年。但很多人会发现,跟着孩子出来,自己将失去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社交群体,同样会陷入一种另类的孤独和寂寞。
也有些人会选择留在国内,住进中国的高级养老院。但无论如何,日后父母与孩子相隔万里的现实,依然会是一生的巨大遗憾
就说我们这一代,都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即使想选择回国养老,比如进泰康这样的养老院,也都会心有顾虑,因为我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在美国长大,远离孩子搬到中国养老,也是不现实的。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有位网友说可以退休后先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最后再回到美国,因为社会和医保服务都在美国。可以趁着退休后的黄金10年,趁着身体还没有大病,在中国住上5年10年,一来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如果还健在),尽些孝道,另外还可以换一种活法,回归久别的母国和文化。这其实倒是治愈留学后遗症的一种不错的安排。
2025.1.7.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