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Krugman.dei 联邦雇员Salary $271 Billion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President Trump regardless of your skin color or gender, I want the most qualified person to do the job.

@ojg386

2 days ago (edited)

Absolutely correct to what she said. Just arrived from the Philippines last night and did NOT even think of the Pilot’s skin color or race but very confident that the pilot has been trained and has the experience flying the plane and knows what the pilot is doing.

**

克鲁格曼:“马川之乱”—乱象之下到底在发生什么?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原文2025年2月7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个人网站。保罗·克鲁格曼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现任纽约市立大学经济系教授,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代表。本文链接:

https://paulkrugman.substack.com/p/autogolpe

自我政变[注]

马斯克/川普乱象之下,到底在发生什么?

本文为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编译作品。

文:Paul Krugman

现在的联邦雇员人数并不比艾森豪威尔时期多。



来源:国会预算办公室
 



但是,将“削减人数”作为政策目标,是为了清除忠于法律和宪法的公务员,用川普和马斯克的忠实拥护者取而代之。

幸运的是,川普政府推动联邦工作人员接受买断,似乎没有成功。法官下令暂停前,只有少数雇员接受协议,其中许多可能本来就打算辞职。但这一“政策”的背后动机,是赶走最心怀理想、最敬业的雇员。

要从政变这个角度来看马斯克-川普权力集团非法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行为。马斯克显然憎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看看他对贝索斯(Jeff Bezos)的前妻 —— 麦肯齐·斯科特(MacKenzie Scott) —— 的慈善事业表达的愤怒就知道了 。虽然他可能认为该机构“是个仇恨美国的激进左翼马克思主义者的毒蛇窝”,但其目的也是为了清除公务员,同时蛊惑川普的支持者。同样道理也适用于他们为什么煽动针对多元、公平、包容(DEI)政策的仇恨。

不用说,针对参与调查1月6日骚乱或调查川普本人的联邦调查局(FBI)雇员的清洗,是这场自我政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马斯克及其追随者夺取财政部支付系统的控制权,并将重写代码这一至关重要的权力交给一个25岁的年轻人,而这个人竟然(没想到!)是个种族主义和优生论者,显然也是政变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这些希望美国继续是美国,不希望美国陷入独裁统治的人,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承认现实。如果我用的“独裁”一词让你不以为然,果你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危言耸听?”,那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宪政危机不是假设的、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你读到这篇文章时,它已经全面展现。

但不要绝望。我们正处于一场企图的自我政变当中。但目前为止,它还没有成功。事实上,我暂且认为,政变没有他们预想的顺利。虽然大多数美国寡头已早早向新政权投降,但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



如上所述,让大批公务员自我驱逐的尝试似乎失败了。法院还没完全腐败,为一些正在进行的篡权设置了路障。FBI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联邦工会正采取防护措施。吹哨人和至少一些媒体机构在报道马斯克试图控制联邦电脑系统的行为,而财政部的政党任命官员在试图掩盖,这表明他们仍害怕公开曝光的后果。

虽然还没看到像川普第一任期之初那样的大规模示威,但一直都有针对川普和马斯克的抗议 ,而且还在不断涌现。

是时候更多民主党政客出来表明立场了。

民主的敌人将继续寻找破坏法治的新方法。不得不承认,马斯克的勾当被爆出之前,我从未想过联邦支付系统会成为攻击目标。这曝光要特别归功于内森·坦克斯(Nathan Tankus) ,他是“货币政策技术细节“方面的专家,已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人物。

但是,对自我政变的抵制,就相当于朝它的齿轮扬沙子。我稍后要谈这一点的重要性。

对于撰写或谈论时事的人来说,重要的是,不要被川普那些吸眼球的东西干扰。不,川普不会接管加沙、不会吞并加拿大、也不会夺回巴拿马运河或占领格陵兰岛。奇谈怪论是川普的招牌,不是他的失误,目的是分散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自我政变的注意。

直到几天前,我还以为真会发生一场无端的贸易战,因为几十年来,川普一直对关税耿耿于怀。他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但随后丢人现眼地做了让步,这表明我可能太把这他的话当真了。他是认输了,还是被骗,以为自己赢了?这也许关系不大。当前,贸易战不如攻击民主制度重要。

好消息是, 政变被延迟,可能成为政变未遂。可以有很多方式:马斯克和川普这两个极度自我膨胀、但明显自尊心脆弱的人,他们的联盟可能会破裂;马斯克对财政部的干预和对联邦工作人员的攻击,可能会导致非常明显的灾难;选民最终可能会意识到,川普宣称的成功不过是烟雾弹,会想起他降低物价的承诺兑现了没有;某个时候,美国人民可能会注意到,臭名昭著的“2025计划”(Project 2025)之父,罗素·沃特(Russell Vought),真的在制定政策。
 



这是一个可怕的时刻。但坏人暂时还没有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