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九和大美人坐上车,一行五人离开地坛。很快驱车上了和平里西街,过北护城河,右拐上了安定门东大街。一路往西,过安定门西大街,德胜门东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接着左拐上西直门北大街南开,一路过西直门南大街、阜成门北大街、阜成门南大街,在复兴门处右拐上月坛南街西行。不久右拐驶入南礼士路北行,车很快停在月坛东天门前。
大美人知道,月坛的破坏和占用情况一点也不比地坛好到哪里去,所以在车上,很快开始介绍起月坛的前世今生起来。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图·卷十一》记载,“月坛,在阜成门外西郊,当都城酉位,制方,东向,一层。方四丈,高四尺六寸。坛面甃金砖,四面出陛,皆白石,各六级。壝东门内鼎炉各二,东门外北瘗坎一,铁燎炉一。北门外正北铁燎炉一。南门外之西神库三间,东向。神厨三间,北向,均一出陛,各三级。井亭一,四面闲以朱棂,北向。垣一重,门一,东向。南角门一,通宰牲亭。宰牲亭三间,垣一重,门一,东向。壝南门外为祭器库、乐器库,各三间,联檐通脊,均北向。东南隅井一。壝东门外之北为具服殿三间,南向,一出陛五级;左右配殿各三间,东西向,一出陛,皆三级;周卫宫墙,宫门三间,左右门各一,均南向。西北钟楼一。”
已经去过了几个公园,其中包括明清皇帝老儿于春分祭日的日坛,夏至祭地的地坛,冬至祭天的天坛,那在秋分呢?则是祭月的月坛,即是大家正在前往的月坛公园。
月坛,即夕月坛,是明清两代的皇帝老儿,于秋分日,祭祀夜明之神——月亮以及诸星宿神祇处。清朝灭亡前,月坛就被废弃。抗日战争时期,月坛成为日军驻地,所以月坛区域的古树被砍光了。解放后,对坛区古建筑进行了维修,并把原坛区南边一块60亩果园,并入月坛,才成为现在的规模。
破“四旧”时,门和殿的屋顶装饰,譬如兽吻、蹲兽、垂戗兽等,都被毁坏殆尽。安置在坛区的铜钟、铜锅、铁缸、大石屏回炉的回炉、砸毁的砸毁。坛墙几乎所剩无几。后来北京政府派遣了警卫部队在此驻扎,才使得古建筑殿院遭受到的破坏不十分严重。还有一个事,现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正在施工,正在祭台外建一座电视发射铁塔,将让祭坛的视野,受到不小的制约。另外,除了具服殿和钟楼外,祭台、神厨、神库、宰牲亭、乐器库、祭器库等处已被电视台占用。
因为没有了围墙,所以月坛用地被周围居民蚕食。也有一些场所,譬如具服殿、钟楼等已经被不同单位占用,情形跟地坛现状类似。电视发射台已经在内坛原围墙的墙脚处,建了一圈铁栏杆。
目前,月坛的东天门和北天门、钟楼、神库保存得较好,而内围墙、东天门以北的光恒坊牌楼和外围墙不复存在,夕月坛、宰牲亭、具服殿、祭器库、乐器库等,都不完整。譬如祭台壝墙上的西、南棂星门被拆除,北棂星门被水泥堵死,而东棂星门的门扉被拆除,装上了铁门。里面的祭台已被拆除,所以夕月坛也无台可看。不过哥哥也不要泄气,接着听听各处建筑的情况,也不枉今日此行。
夕月坛的祭祀之处是一层14米见方1.5米高的砖台,其表面原砌筑白琉璃瓦,清乾隆时改为金砖。台四面各一出陛,石台阶六级,而台被以一方形围墙环绕。这座方壝墙周长九十四丈七尺,高八尺,厚二尺二寸,覆以黑琉璃瓦,于正东建一三开棂星门,其余三方各设一开棂星门。其中门楣、门阈、门柱为汉白玉石,门扉木质漆成朱红色。
夕月坛建有正方形围墙,覆绿缘青瓦,与祭台的壝墙之间形成内坛区。围墙周长786米,设北、东二大天门,各3开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两门均为砖砌壁朱红拱券门,门墙全长22米,门洞深4.5米,东天门为夕月坛正门。
东天门外正东方,建有栅栏门三座,还有一座照壁。北天门外有一座照壁,另外还有一座东角门。在月坛东北方有一座光恒街牌坊。牌坊两侧分列两堵外围墙,东侧自牌坊东边一直延伸到内围墙东北角,构成外围墙的东南隅,长二百六十丈;西侧自牌坊西边延伸到内围墙的东北角,构成外围墙的西北隅,长二百四十丈四尺。一条甬路从光恒街向南,转向西再向南可到北天门。入门后,与内坛的神路相连接。神路向南后东,再折向北可到具服殿。来到壝南门外,可南至祭器库,折向西可到神库、宰牲亭等处。
钟楼,为两层,内有楼梯供人上下,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每层每向开一拱卷门。原明代制黄铜大钟,高3米重达2吨余,存于大钟寺,后被当作废铜处理而销毁。
具服殿,是一独立院落,正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左右配殿各面阔三间,悬山黑琉璃瓦绿剪边顶。院墙南设三门,砖石结构的中门,过木式方门,小歇山绿琉璃顶;左右侧门,乃骑墙方门。
神库院,独立院落,神库殿坐西面东,正殿面阔三间、深两间,悬山绿琉璃瓦顶。配殿神厨殿,坐南面北,面阔三间,深两间余,悬山绿琉璃瓦顶。神库神厨殿皆有一出陛三级石阶进出。井亭,坐南面北,四角攒尖黄琉璃瓦顶,面阔一间方亭。院设一开东门为正门,另于院西南角设一开门,通宰牲亭。
宰牲亭,有一独立院落,面阔三间见方,悬山琉璃瓦顶,坐西面东,院设一开东门。
祭器库、乐器库,无院墙,位于夕月坛壝墙南门外,各面阔三间,深两间,坐南面北,联檐通脊,悬山绿琉璃筒瓦顶。这些建筑群的作用,跟其他坛类似,就不赘述。
夕月,在丑、辰、未、戌年于秋分日的亥时(晚上21点-23点左右),以夜明之神与五星、二十八宿共一坛,恭迎月亮出来。皇帝老儿亲自举行祭月仪式,即每三年皇帝老儿亲祭一次,其他年份遣武大臣摄祭于夕月坛。如果祭月时,天气不好,遇到风雨,则设小次(即小帐篷)于坛前,继续完成整个仪程,而天子在銮驾上设置的小次中完成夕月之礼。
虽然祭夜明之神仪程跟祭祀皇天上帝、大明之神和皇地祗神的类似,也包括卤簿仪仗、乐舞和祭坛礼仪,但是规格较低,譬如祭天迎大明之神四拜,饮福受胙两拜,送神四拜;祭夜明之神迎神、饮福受胙、送神皆再拜。另外皇帝老儿只要在紫禁城斋戒两日,每三年主祭一次。
饮福受胙中,福,指祭酒;胙, 指祭肉。一旦祭祀完毕,君臣与随行人员,一起饮祭酒吃祭肉。皇帝先饮酒受肉,然后赐群臣祭酒祭肉。古人认为经过祭献之酒及肉,已受神之福,故称饮福受胙。
行饮福受胙之礼,在三献之礼结束后进行,届时按照司赞官朗读的仪程,皇帝来到祭台的饮福之位跪下。奉爵官斟福酒,奉胙官奉胙,下跪进献给皇帝老儿。皇帝接过爵和胙,向神位行三叩之礼, 起身站回原位,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撤馔送神。饮福受胙之礼,只有皇帝老儿主祭时才有,武将摄祭时,不举行。
大美人不但在车上滔滔不绝地介绍,进了东天门,接着介绍。当让警卫去通知管坛人员打开祭月坛的东棂星门时,也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赶紧去,不要打断她的介绍思路,可谓一口气讲完。见警卫回来报告,一切准备就绪,便拉着哥哥来到东棂星门,此时铁门已经事先被打开。
通过东棂星门的铁门,来到祭坛的壝墙内,董九看见,祭台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篮球场,临时搭建的办公楼,其他三座棂星门都失去门的作用,而残余的壝墙已经破败不堪。
大美人见哥哥一脸失望,立刻安慰道:“祭坛区已经被中央电视发射台占用,所以月坛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地盘,失去了凭栏怀古的意义。目前只有南园是月坛公园的活跃部分。假以时日,月坛的核心部分总会得到恢复,哥哥不必介怀。”
“《钦定大清会典图》里,对京城所有的坛庙楼殿陵城等古迹,都有文字和插图的记载,加上我国不乏能工巧匠,修建而恢复它们的本来面目,不是什么大问题。月坛内坛区,有钟楼、神库院和东、北两座天门等处,保存得不错,情形至少比地坛好一点,哥哥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董九被妹妹一席话感动了,觉得自己已经太幸运了,因为妹妹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陪自己参观五坛,并一路给以详细的介绍,虽然无缘一一参观每处的楼台殿宇,但是已经亲临坛区,算很不错了。
董九紧紧握住大美人的玉手,跟她咬了几句耳朵,惹得大美人嬉戏不已,最后扎进他的怀里说:“坏哥哥,一路上色心不死。人家是有夫之妇,怎么可以不守妇道嘛?如果哥哥作诗一首,给今天五坛之游园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妹妹就答应哥哥一个不太色迷迷的要求,怎么样?”
董九拉着妹妹,在夕月坛的壝墙内,漫无目的地溜达起来。虽然地面残留一些冬雪,但是丝毫不影响董九构思诗歌的心情,一边走,一边吟道:“携手淑蒙游五坛,祭天祈谷惹人欢。先农神侧龙缠草,朝日墙头雪作冠。方泽何须枯怨井,圆钟应喜碎成丸。京城天地多辽阔,不似媚娘仁义宽。”
大美人听完,双手揽着董九的脖子问道:“妹妹一旦承接大统,哥哥就做妹妹的总理大臣,好不好?妹妹遵循仁的古意,砍伐异己,哥哥是持赞同态度吗?”
董九点点头,知道此乃成大事者的雷霆手段,虽然残忍,但是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多说无益,反而惹祸上身。大美人只要求别人忠于她,一旦发现属下心生二意,便死无葬身之地。董九不想以身犯险,而是打擦边球,尽所能拯救可怜的中国。
“妹妹,我们回10号楼吧!吃完饭,就去望海楼上看北斗七星如何?”董九沉吟良久才建议道。“抱妹妹回车里去吧!”大美人走了一天的路,双腿都跑断了,不禁娇声道,“没人敢把我们兄妹的行径告诉外人,否则妹妹割掉他们的舌头,叫他们下辈子做一个哑巴,嘻嘻嘻——别乱摸,坏哥哥!”
天色已暗,虽然还不到下午5点。董九俯身抱起大美人,紧紧搂在怀里,动情地说道:“妹妹娇娆可爱之至,真是哥哥的知音。今生与妹妹有这段奇缘,死而无憾!”大美人听完,只是伸手抚摸着董九的脸颊,一双秋水,脉脉含情,知道这个老男人,喜欢上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