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三尺三

“天有多高?”

小时候经常天真地问。但现在,爬过很多山了,这个问题又认真思考起来。而且,不少次,我真的看到自己跑到天上了。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眼看着自己越来越高,穿过云层,到了天上。有时,是开车上天;有时是飞机。

但越来越多地,我是跑上了天。跑着跑着,突然刺破青天,看那云海在脚下的前方,浩瀚无垠。爽!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姑娘的心,天上的云”。

在高山上运动,天气变化剧烈。这次在落基山,本来是晴空万里,然后不经意地看到一片云向你靠近,靠近,10分钟后,“天”就阴了。然后看到远处的山模糊了,下雪了,越来越近,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着横向扫来,夹杂着冰雹,还有闪电。你不敢动了,慢慢挪。风大的时候,只能停下。这场雪,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小时,甚至几天。说不准。这种情况这个假期遇到好几次。最好的就是一团云,闹腾一会儿就没了,然后又是晴空万里。。。万里?那只是个形容词。一万里等于5000公里,3000英里,半个美国。



云,是最好的参照物。我们生活在对流层。常见的是层云,还有层积云。

雾,又是啥?霭呢?云雾,雾霭。其实云、雾、霭,没啥区别,都是水汽,小水滴。所以是液体。雾,一般指离地面比较近的,云是天上的。霭是比较淡的雾。云,当然意思涵盖会广一些,水滴会变成冰,是固体。而烟,那是固体,是灰尘。细小的,大概叫埃,尘埃。烟雾是不同的东西。加州大火烧出来的叫烟,太平洋的水汽蒸发上来的叫雾。如果你站在大熊湖的山上,估计能同时看到烟和雾。一个黑乎乎的,是固体;一个白茫茫的,是液体。很不同。

云海,有时叫“雾海”。取决于你的海拔。没啥区别。你到了山区,可以采到“云雾山茶”。那些和山接触的,可以是雾。飘在山间,不和山接触的,就叫云,一团一团的。但云过一会儿飘到山岗上,和山接触了,就又是雾了。

很迷惑,对不对?我就被迷惑了很多次。记得一次在夏威夷大岛,天阴了,下雨了,大暴雨,车子前的雨刷子打到最快,还是看不起前面,刚好也快天黑了,光线很暗。只好打开双闪,慢慢在山中开着。。。。

突然,觉得雨停了,又是万里无云。我看到一片云海,而太阳正在云上,快下山了。夕阳无限好。

我突然明白了,大雨并没有停,而是,我们爬得很高,到了云顶了,我们在 Mauna Kea 的山顶。世界高度最高的山(不是海拔最高)。果然,过了一会儿,经过蜿蜒的公路,我们开始下山,车子又进入了云海之内,恢复了大暴雨。一直下到停车的地方雨也没有停。



这个圣诞节的后一天,我们在50号公路上到了一个叫做玫瑰山的小镇,Montrose,海拔6000尺左右,也是晴天的早晨,然后,就看到前方一片大雾,那个雾啊,不像平时看到的静止不动,而是呼啸着在大街是横飞。很是奇怪。而且浓度也是急剧变化,一会儿淡,可以看到前方两条街的红绿灯,一会儿又特别浓,十米远就看不清了。这么浪漫的名字,玫瑰山,怎么觉得像西游记里的黑风洞啊。

小心翼翼地开出了小镇,再往前开,开始爬山。随着海拔的增高,大雾完全散去,蓝色的天空下,飘着一些白云。再回头看,哈哈,刚才那不算雾,而是一片云啊,漂亮的云海。

玫瑰山小镇完全淹没在云海里,只有旁边的一段小山露出一点儿黑色,宛如海中的小岛。美极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