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急就章(70)

我們在讀書時通常都會隨著作者的思路走下去,讀完了也很少去思考,畢竟讀書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但讀史的時候就一定要思考才能使自己得到作者所疏於展示的内容,這一點對自己樹立個人認知是相當的重要。例如面對清末的教民沖突文獻,人們很難瞭解到爲什麼那時的底層人民會入教?他們歷來都是社會中被忽視的階級,一直是社會的分母,就象現在政府所言的“中國人民”,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出現,且大多數的情况是某人或某部分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爲了維持這種侵害就會利用到這個分母了。最有代表性的方式:我是爲人民服務的,不是爲你服務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正是這部分底層民衆卻成爲了華夏的第一批本土教徒,而且更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教徒在外來傳教士被逐出華夏後仍然堅持不懈地留在教里,堅持自己的信仰。我想這裡有些東西是學者專家們所無意或特意簡畧掉的。從最簡單的常識而言,通常大陆民衆對當權者所不想讓其知道的事實而言,就是渾渾噩噩的。比如,在大陆大多數民衆並不清楚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别,在出版物上你也很難讀出滿清末期的教案大多都是針對天主教的,而現代文明,工程科學、醫院和學校等等又大多是由基督教的各個派别所傳播和修建的。亦就是傳教士並非是一個團體,而教會也並非是同一的,旣使傳教士來自同一個國家也並不説明他們是一夥的。這與佛教一樣,而且全世界的宗教也並非只是一個“教“字所能涵蓋得了的。

在大陆公開合法的教會是一直存在著,其名稱爲“三自愛國教會”,信奉宗教在傳統意義上大多是與“愛國”水火不容的,不光是國,就是有些教徒對其信仰之主要超過對其親人的愛。除非其國家權力爲該宗教所掌握,象伊斯蘭教主導的國家,否則對大多數宗教信奉者而言,國是與其所信仰的宗教處於對立地位的,這在世界範圍内是常識。而且相當多的大陆人也並不知道這個“三自愛國教會”裡面是有多個組成部分,其中除去佛、道之外,最主要的是天主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旣使是天主、基督這兩個教會也分别不相隶屬,各自平行對口相應級别的宗教管理局。能把基督教和天主教統一至“三自愛國教會”,並由各級宗教管理局統一領導,然後使它們共同愛國、愛黨,確實是個偉大的創舉,特别有著“中國特色”。對此我也不感到驚詫,就象我看見小視頻中的和尙與道士,他們不是傳播經義,而是銅臭沖天或是面對國旗黨旗口頌新時代口號。人説這個世道要“理解萬歳”,話講講容易,但做到就難了,想想他們也是人,也要生存,也就釋然了。

很少有人追問“三自”的槪念及其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不可否認“三自”的教會政策在滿清時期旣早已出現,内容涵蓋比較多,但説白了很好理解,就是本土教會人士意圖獨立於外來傳教士的影響而做的努力,“圖謀自立、自養、自傳,以使絶對不受西教會所轄”,更進一步拆開就是要使基督教本土化。這裡面從歷史的角度看是有危險的,其前車乃“天平天國”,旣使不那麼極端,在教會中也難免招致反對,因爲這與教義上是有一些沖突的。

這個“三自”教會在華夏雖然或多或少地被一些本土教會所采用,可一直未成氣候,只是教會的一種陪襯。它真正大量出現在華夏教會和世人的臺面上並開始産生影響,是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日本占領北平期間。當時各種“維持會”如雨後春笋般冒出來,遍及各行各業。當然那時也有民族精英以國爲任而被後人銘記,如梅蘭芳蓄鬚明志等。宗教也不得不混同在俗世之中,教會中的一些信徒“爲促進教會自立、自養、自傳之實際精神起見,組立華北基督教聯合促進會”,這個“三自”教會組織追根溯源就是今天號稱爲“三自愛國會”的前身,且一直與各代統治集團合作,因此一直受到華夏統治者的青眼相待。當時的“三自教會”聯絡拉攏一直鼓吹教會“三自”政策的代表人物王明道入會並許其主持會務,但被其堅决拒絶。王明道不管面對何種恐嚇都不改初衷,不侍奉日本侵略者,也不與國民政府同流。其所辦教會雖然規模不大、受浸人數也不多,總數不超過一千人,這與王明道本人不爲牧師頭銜、不搞募捐、不傳奉獻袋、不隨意請外人講道等做法有關,但其影響力因王個人的魅力而非常顯著。從成立啟一直到一九四九年,該教會未曾受到過官方、民間及教會内部的騷撓,該會所辦刊物《靈食季刊》也一直未有停頓。這種情况與我們在年少時所被灌輸的情况是相當地不一樣。

新中國成立伊始,王明道本人及妻子就多次被運動卷入,曾爲控訴大會的被控訴對象,因其堅持教會不與政府配合,一九五五年八月七日以“反革命份子”罪名被捕,其所在教堂也被充公。在獄中王被迫寫悔過書,才於一年後釋放。出來後其心靈極其痛苦,並再次公開聲明仍堅持原來的信念,致被判無期徒刑,其妻被判十五年徒刑。

王明道於一九八0年才被釋放出來,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古語有“蓋棺定論”一詞,但對王明道而言卻非如此,英國基督教“内地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Leslie Theodore Lyall(漢名賴恩融)説:“在人格上的高潔和耐力方面,以及影響的範圍和建設性上,王明道應被認爲‘三勇士’之最”。(三勇士指大陆基督教會人士楊紹唐、倪柝聲及王明道。)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教授吳利明評價:“王明道是一位最受一般中國信徒尊崇的人物”。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在機關刊物《天風》中以白紙黑字印刷著:王明道是“中國人民的罪人,教會的罪人,歷史的罪人”,雖然這是幾十年前寫的,但至今並未見有公開的更正。就如我們民族遭受到的計劃生育政策曾是“國策”,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其爲枉,但卻不被政府及執政黨明文所證。王明道所寫文字雖無明文規定禁止,但今天在大陆仍無法找到正式出版的作品,這亦是有關部門的功績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