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钟摆这次还会摆回来么(3of3)?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川普2024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事实,让"美国宪政民主是否走到尽头"成为一个真实且令人担心的话题。有些人对可能的答案感到沮丧,有些人则以美国200多年的起伏历史为依据,认为美国宪政民主的体制或许暂时受挫,但最终会劫后余生。
从美国把自己比作"人类的第一个(没有君主的)自我管理(self governance) 的社会实验"这一说法出发,"美国钟摆这次还会摆回来么"这个帖子由三部分组成;
社会(变革)实践与实验室实验
美国的例外主义
钟摆还会摆回来么

美国的钟摆还能摆回来么?

1. 共和 vs 民主
尽管人们将美国称为民主体制,但美国立国的核心(政治体制)不是"民主",而是"共和"。1787年9月17日,费城立宪会议结束时,一位妇女问与会者之一的本杰明 .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博士,我们得了个啥,共和国还是君主制?" 富兰克林回答道,"一个共和国,如果你们能保持住的话/A Republic, if you can keep it"。
1)
"共和"和"民主"的区别在于,"共和"是大众选出精英,"精英治国";而"民主(体制)"则是"大众(直接)治国"。
从通俗的意义上说,"精英治国"有对与错的底线,"大众治国"是"只数人头/无论对错";或"精英治国"具有整体倾向,"大众治国"追求单独团体诉求。
"精英治国"中选出的代表,在代表选民的利益的同时,还需高于选民,成为选民不合理诉求的过滤器;"大众治国"中选出的代表,则与自己选民没有区别,是自己选民的完美化身。
2)
熟知民主的致命弱点,让美国的建国者极其不信任民主。在"民主"与"专制"之间做出无奈选择后,他们设计出"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美国宪法,试图通过"3个民主结果(总统/众议员/参议员,是三个几乎相互独立的民主选举的结果)的相互制约,达到尽可能遏制民主纰漏目的。美国"宪政民主"体制的核心目的,是通过遏制民主(缺点)来保证"精英治国"。
无论听上去多么"政治不正确", 无法否定的事实是,"精英治国"比"大众治国"更需要一定认知水平的选民。"精英治国"或有诸多瑕疵,但自美国建国以来,它整体运转得不错。
2)
2008年美国大选,是民主党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迈坎(John McCain)的竞选。在一次竞选集会上,一位意图支持迈坎的白人老太向他证实奥巴马是"穆斯林/阿拉伯人"的谣传,被迈坎直言否定:"不,奥巴马是一个非常好(decent)美国人,热爱美国。我与他只是治国理念不同(大意)"。
迈坎是"精英治国"的代表,他对白人老太疑问的回应,是将自己的竞选维持在一定的"政治道德"水平上的努力,可能造成白人老太以及一大批类似选民非常迷茫,并因将自己放逐于民主过程之外(不投票)。
现在想来,麦坎那次集会上的表现,是共和党维护"精英治国"的最后一次成功的努力,却可能因此输了大选。

2. 精英治国向大众治国的转变
1)
在美国西部片"News of the World/世界新闻"中,内战老兵上校 Jefferson Kidd(汤姆. 汉克斯扮演) 赶着马车,带着一包旧报纸,在德克萨斯州南部走乡过镇,靠为居民读报为生。报纸过时很久,但上校Jefferson Kidd从旧闻中讲出的活灵活现故事,让似乎活在世界尽头的人们从中找到自己与身边的其他听众以及千里之外的世界的联系,并产生一种少有的归属感。

2)
电影中展示的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感,不仅存在于美国与世界之间,因为信息的缺乏,也同样存在于分布在广袤土地上的美国各个社区之间。在美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有形无形距离感,将大批潜在选民客观地至于民主程序之外,从而上维持了"精英治国"的体制,确保美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大致维持在宪政民主的状态之下。
通俗地说,美国地理位置在美国社会与世界之间造成的物理与心理上的距离感,为美国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其他通常社会实践不具有"在封闭环境", 从而保证了美国"政治钟摆来回运动"。
3)
信息传播技术(电报, 电话,收音机,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广/也越来也具体,世界与世界的距离感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小,从而让几十年来Fox News Channel 给美国政治对话的和民主选举结果带来深远的影响:
i. (电视中)政治新闻信息的及时性,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大增强了听众对信息的认同感,以及跃跃欲试的参与冲动;
ii. 新闻(信息)的倾向性,给特定的观众一种特定归属感。
利用新的信息传播技术,Fox News Channel 迅速摧毁传统美国政治(变革)实践所需的"封闭空间",随之消失的,是那些制约政治操作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在"精英治国"无奈退场之时,"大众治国"枕戈待旦。
3)
手机/Twitter 的出现,让人们对所获信息的认同感/归属感,在社交平台24/的环境下上变得更强烈/更真实。人们不仅彻底消除了与世界的距离感,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拥有世界, 之前的"参与冲动"迅速转变成"参与实践"。而当代信息传递技术,让外国势力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干预变得易如反掌。这些变化,使美国传统政治操作变成一个全新的游戏。
2008年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后,川普用谎言质疑奥巴马的出生地,在推特上获得种族主义者们的强烈反响。之后8年,利用大众对现实的不满,将"精英政治"立成靶子,为自己赢得更多支持者,于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并在另一个8年后的2024年,against all odds, 再次当选。

3. 结论(疑问)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川普成功摧毁了美国独特的社会变革实验所需要的"封闭空间", 推翻了美国宪政民主试图维系的"精英治国"体制,并利用大众对"精英治国"的厌恶和仇恨,将美国迅速改造成"大众治国"。
失去了必需的"封闭空间",美国的政治变革实践,就转变成一个通常的社会政治变革实践,也就不再具有"例外主义"特点。在"通常社会实践具有单向性(只能从A状态转变到B状态,无法从B状态逆向到A状态)特点"的结论下,还是不死心的地问一句,美国的(政治)钟摆还能摆回来么?Or is it still a Republic people can keep /还是个人们守得住的共和国么?

ShalakoW 发表评论于
It's done, finall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