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华府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担任中国项目主任,东亚项目共同主任和高级研究员的孙韵(Yun Sun 下图 CHINA US FOCUS)女士,主要研究中国国家安全决策过程和中国对冲突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孙韵在2月6日一期的《外交事务》电子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hina’s Trump strategy”的文章,分析中国大陆可能的应对川普2.0政府策略。
孙韵认为北京对川普新政府的准备工作大致与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相似。拜登的“投资、结盟和竞争”对华战略包括投资美国实力、与合作伙伴结盟以及在必要时进行竞争。而北京度过川普2.0四年任期的策略侧重于提高中国大陆国内经济的韧性、与主要邻国和解以及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川普很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一些短期胜利,但北京的计划不仅仅着眼于川普2.0的四年时间。中国大陆领导人坚信,中国注定是要崛起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川普的政策将削弱美国的实力,降低美国的全球地位。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中国希望自己已准备就绪地取而代之。以下是“China’s Trump strategy”一文主要内容。
增强抗压韧性
由于预期川普的总统任期将以贸易、制裁和出口管制的形式带来动荡,中国大陆推出了刺激经济扩大国内消费的各种措施。11月8日美国大选后的第三天,北京宣布将在两年内拨款1.4万亿美元减少地方政府债务(下图 CNBC)。解决总额约为9万亿美元的地方政府债务这一问题,是大陆中央政府稳定经济和增强市场信心的重大举措。一个月后,即12月9日,北京承诺“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增加政府支出、扩大预算和降低利率。这意味着一个重大政策转变,从2010年以来实施的紧缩政策转向经济刺激政策。12月中旬,大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这些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决定下一年经济政策的重要政府会议。该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建议包括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和其他旨在促进增长的政策。
中国大陆也在寻求多元化的贸易选择。过去几个月,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声明多次提到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努力。该协定由12个成员国组成,是继2017年美国退出后陷入停滞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后的又一项贸易协定。CPTPP成员国必须满足严格的准入要求,而对于中国大陆而言,这需要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北京认识到多边贸易机制的价值: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大单一因素。随着各国逐渐脱离世贸组织,转向CPTPP等替代安排,北京希望确保自己不会被排除在外。随着川普上台,中国寻求弥补失去的美国市场准入机会,包容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修复外交关系
北京为迎接川普2.0的到来所做的准备还包括外交领域的努力。在中国大陆所在的印太地区,北京试图缓和与印度和日本的关系,努力缩小乃至解决彼此存在的分歧。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北京方面的干扰,并防患于未然,分化美国可能推动其亚太合作伙伴向中国施压的努力。改善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也是中国增加与CPTPP领导人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其中,中印关系的解冻尤其引人注目。10月,中印突然达成协议,在长达四年的军事对峙后,双方军队撤出有争议的拉达克边境地区。川普当选后,中国邀请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来北京讨论边界问题。多瓦尔甚至获准与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会面 -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也是一种善意的姿态(下图 WION)。中国在此次访问中也向印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包括允许印度国民恢复前往西藏朝圣的通行权、在共享水道上开展合作以及在乃堆拉山口开展两国贸易。更重要的是,中国承诺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一揽子解决方案”。长期以来,北京对新德里想要达成的一项中印边界全面协议是顾左右而言他,因为北京认为争端继续存在会增加自己的筹码。但北京的最新承诺表明,中国大陆政府对一项中印边界全面协议的反应似乎正面积极。
北京的这些接触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美国伙伴的行动,都是在川普胜选、将再度执政之后发生的。在这之前,中国大陆虽然在2023年新冠疫情后重新开放并逐渐放弃了敌对的“战狼”外交,中国与印度的边境紧张局势持续存在,北京对日本向太平洋排放经过处理的放射性废水提出了严厉批评。川普2.0政府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中国大陆着手改善与印度和日本两国的关系。
贸易替代路线
中国大陆还一直在扩大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让大陆商品通过这些国家曲线进入美国市场。关税和供应链中断使美中之间的直接贸易联系减少,但随之而来的是两国间持续增多的间接贸易 - 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使用了相同的中国材料和零件 – 只是最终产品在其他国家制造或组装。北京似乎非常适应这种间接贸易方式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中国大陆强劲的出口在2024年为其带来近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下图 Instagram)。2024年中国大陆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是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其中许多国家实际上是中间商,将自中国进口的材料加工为制成品后再出口到美国。
尽管直接与美国进行贸易仍然是北京的首选,但在美国的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大陆退而求其次地领导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平行贸易体系,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川普有可能决定惩罚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第三方国家,就像他在巴拿马问题上威胁的那样。对此,北京没有明显、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川普的举动也未必会损害中国与第三方国家的经济关系 - 对于受到川普政府惩罚的国家来说,首先考量的是实际经济利益。事实上,在意大利于2023年12月退出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后,其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并没有消失 - 双边贸易在2024年还有所增加。对于全球南方的许多国家来说,与北京达成的有利可图的经济交易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此外,如果美国的严厉措施损害了华盛顿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北京可能会从中获益。
长期博弈
对川普可能实施的额外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北京的工具箱里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回应措施:包括出口管制、对美国公司的制裁、人民币货币贬值、向美国对华出口征收报复性关税等等。中国大陆将采取哪些措施以及何时采取这些措施将取决于川普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其关税政策(下图 Newsweek)。然而,与川普1.0政府期内主要被动地应对美国贸易战的方式不同,这一次北京在战术性地回应的同时,还将其纳入更大的战略考量之中。中国希望川普的政策,将有助于与其全球战略的实现 - 利用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团结国内各利益集团,推动国内有意义的改革,并扩大与美国疏远国家的联系,从而加强中国在重新定位的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经过八年的学习和准备,通过在国内投资和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北京相信自己能够承受动荡的川普2.0的4年总统任期。或许,北京领导人的策略中有一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中国大陆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产能过剩问题迫使其增加出口,并在世界各地引发阻力。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即使政府积极干预,其经济下滑有可能无法逆转。然而,中国领导人仍然相信,即使中国经济运转不佳,川普四年的执政也不太可能在中国大陆泛起太大的波浪。北京的政策制定者人预期,如果川普坚持其宣布的政策,如贸易和领土扩张政策,他可能会严重损害美国的信誉和全球领导地位。因此,北京将川普2.0的任期视为中国大陆进一步、更快地扩大影响力的潜在机会。从这个角度看,与美国的竞争本身并不是中国大战略的核心。相反,它是这个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中国崛起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即习近平经常将其描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北京认为,华盛顿自己的政策将摧毁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虽然它会在此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带来很多动荡。因此,北京的首要任务就是渡过川普2.0的四年动荡期。
* 孙韵(Yun Sun)现为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Director of the China Program),东亚项目共同主任(Co-Director of the East Asia Program)和高级研究员。孙拥有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国际政策与实践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外交学院(Foreign Affairs College in Beijing)亚太研究硕士学位和国际关系学士学位。
参考资料
STIMSON. (2025). Yun Sun. 链接 https://www.stimson.org/ppl/sun/
Sun, Y. (2025). China’s Trump strategy.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chinas-trump-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