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冬韵的通押

关于东冬韵的通押

11/13/2022

1. 引言

王力文集第14卷(汉语诗律学(上)中华书局2015年03

月)里说:“ 杜甫的律诗就有一首出韵的”:

雨晴 杜甫

天外秋云薄,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

寒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风、红、空属东,农属冬)

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出韵,起码在唐诗里,冬韵的“

农”字,是和东韵通押的。《诗词通韵》一书,刊行于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作者朴隐子。作者在书的序

言里这样写:“余究心声韵,远历诸方,考较三十余载

,斯知天下因有通音。”关于东冬韵,书里原话是:“

一东,翁音,古诗词与二冬通用”。下边用更多的诗例

说明。

2.袁枚的观点

1清人袁枚,乾隆四年进士,是《随园诗话》的作者,乾嘉

时期代表诗人、诗论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

三大家"。在《随园诗话》中,这样说:

[余祝彭尚书寿诗,“七虞”内误用“余”字,意欲改

之。后考唐人律诗,通韵极多,因而中止。刘长卿《登

思禅寺》五律,“东”韵也,而用“松”字。…李义山

属对最工,而押韵颇宽,如“东、冬”、“萧、肴”之

类,律诗中竟时时通用。唐人不以为嫌也。]

诗人查到有唐诗“东、冬”通押的先例,就心安理得,

不改。从这里可见,这些有所谓出韵的问题的唐诗,在

当时是没有什么出韵的问题的,是没有出唐律的,或者

说,当时是大家认可的,没问题的。

杜甫的雨晴诗,就是“东、冬”通押的例。

3.毛奇龄《古今通韵》一书的诗例

毛奇龄,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充明

史馆纂修官。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

学者称西河先生。

他在所著《古今通韵》一书中这样写:“东冬二韵通”

.

“惟宗农二纽在唐人东韵甚多

……类不一而足



省略号代表书里引用的诸多诗句。下面把他所说的诗查

2出来完整抄如下。为了便于阅读,每个韵脚的韵都按平水韵

标明。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中唐 · 宋若昭

五言排律

垂衣临八极,肃穆四门通。(东韵)

自是无为化,非关辅弼功。(东韵)

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冬韵)

德炳韶光炽,恩沾雨露浓。(冬韵)

衣冠陪御宴,礼乐盛朝宗。(冬韵)

万寿称觞举,千年信一同。(东韵)

唐乐中宗助祭升坛

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东韵)

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东韵)

睿范超千载,嘉猷备六宫。(东韵)

肃恭陪盛典,钦若荐禋宗。(冬韵)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742年10月)

盛唐 · 王维

五言排律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东韵)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东韵)

奠玉群仙座,薰香太乙宫。(东韵)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东韵)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东韵)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东韵)

3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东韵)

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冬韵)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东韵)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东韵)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826年) 唐 · 白居易

五言排律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东韵)

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东韵)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东韵)

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东韵)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冬韵)

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东韵)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 其一 唐 · 储嗣宗

五言律诗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冬韵)

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东韵)

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东韵)

后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东韵)

上武元衡相公 中唐 · 王建

七言律诗

旌旗坐镇蜀江雄,帝命重开旧閤崇。(东韵)

褒贬唐书天历上,捧持尧日庆云中。(东韵)

孤情迥出鸾皇远,健思潜搜海岳空。(东韵)

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宗。(冬韵)

4送中观进公归巴陵 唐僧贯休

五言律诗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东韵)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冬韵)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东韵)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东韵)

过旧宅二首 其二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五言排律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东韵)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东韵)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东韵)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剪桐。(东韵)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东韵)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冬韵)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东韵)

送张兵曹赴营田 唐 · 魏兼恕

五言律诗

河曲今无战,王师每务农。(冬韵)

选才当重委,足食乃深功。(东韵)

草色孤城外,云阴绝漠中。(东韵)

萧关休叹别,归望在乘骢。(东韵)

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 唐 · 司空曙

五言律诗

不事兰台贵,全多韦带风。(东韵)

5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冬韵)

晚烧平芜外,朝阳叠浪东。(东韵)

归来喜调膳,寒笋出林中。(东韵)

4.程道存《唐律通韵举例》一书的诗例

《唐律通韵举例》,清人程道存撰。程道存,光绪二十

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以知府分发湖北。后人评其诗

:每多忧愤之诗,浑雅高古,笔势纵横,非摹唐矩宋者

所能囿。

下边是我从其中摘取的关于东冬韵通押的一些例诗,为

了方便读者,注明了韵脚。从诗例看,任何一个韵脚都

可以用通韵。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唐·孟浩然

五言律诗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东韵)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东韵)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东韵)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冬韵)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五言律诗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东韵)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冬韻)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东韵)

6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东韵)

少年 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外戚平羌第一功,(东韵)生年二十有重封。(冬韵)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干泉豹尾中。(东韵)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东韵)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东韵)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其四 唐·李贺

五言律诗

十骑簇芙蓉,(冬韵)宫衣小队红。(东韻)

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冬韵)

旗湿金铃重,霜乾玉镫空。(东韵)

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冬韵)

五峰隐者 唐·薛逢

七言律诗

烟霞壁立水溶溶,(冬韵)

路转崖回旦暮中。(东韵)

鸂鶒畏人沈涧月,

山羊投石挂岩松。(冬韵)

高斋既许陪云宿,

晚稻何妨为客舂。(冬韵)

今日见君嘉遁处,

悔将名利役疏慵。(冬韵)

道中逢故人 唐·唐彦谦

7七言律诗

兰陵市上忽相逢,(冬韵)叙别殷勤兴倍浓。(冬韵)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东韵)

愁牵白发三千丈,路入青山几万重。(冬韵)

行色一鞭催去马,画桥嘶断落花风。(东韻)

送中观进公归巴陵 唐·齐己

五言律诗

一论破双空,(东韻)持行大国中。(东韻)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冬韻)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东韻)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东韻)

5. 唐诗其他东冬通押的诗例

笔者用“农”,



,

字为例,查找了唐代

的一些诗例,录如下。相信用二冬里别的字,也可以

查出诗例。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 唐 · 张九龄

五言排律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冬韻)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东韻)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东韻)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东韻)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东韻)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东韻)

8伤硖石县病叟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绝句

无子无孙一病翁,(东韻)将何筋力事耕农。(冬韻)

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东韻)

南园十三首 其七 (813年) 中唐 · 李贺

七言绝句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冬韻)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东韻)

题壁二绝 其一 中唐 · 吕岩

七言绝句

展旗邀我过天聪,(东韻)玉女双鸾展笑容。(冬韻)

卓笔醮干龙鼻水,等閒题破石屏风。(东韻)

颂 其二 唐 · 傅翕

观此色身中,(东韻)心王般若空。(东韻)

圣智安居处,凡夫路不同。(东韻)

出入无门户,观寻不见踪。(冬韻)

大体宽无际,小心尘不容。(冬韻)

欲得登彼岸,高张智慧篷。(东韻)

杂兴 唐 · 聂夷中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东韻)

9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东韻)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东韻)

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冬韻)

南岳让禅师凤 唐末 · 克符道者

五言律诗

别沐曹溪水,栖衡岳万重。(冬韻)

有心传五叶,无意据千峰。(冬韻)

洞鹤争藏翼,岩鸡息瘦容。(冬韻)

一声干象外,海内继真风。(东韻)

华严寺望樊川 唐末 · 子兰

五言律诗

万木叶初红,(东韻)人家树色中。(东韻)

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冬韻)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冬韻)

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冬韻)

须弥纳芥子颂 晚唐 · 景岑

五言绝句

须弥本非有,芥子元来空。(东韻)

将空纳非有,何处不相容。(冬韻)

新池 中唐 · 白元鉴

10五言律诗

何人凿碧沼,待我照衰容。(冬韻)

洗药馀香在,开函古镜空。(东韻)

心閒闻细溜,波静卧乔松。(冬韻)

欲问仙源路,无由见落红。(东韻)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其十 唐 · 朱庆馀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冬韻)

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冬韻)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冬韻)

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东韻)

寻山 中唐 · 许棠

五言律诗

蹑履复支筇,(冬韻)深山草木中。(东韻)

隔溪遥避虎,当坞忽闻钟。(冬韻)

落叶多相似,幽禽半不同。(东韻)

群猱呼却散,如此异林翁。(东韻)

送张乔下第归宣州 唐末 · 李洞

五言律诗

诗道世难通,(东韻)归宁楚浪中。(东韻)

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冬韻)

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冬韻)

11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冬韻)

题云居上寺并序 唐 · 吉逾

五言律诗

到此花宫里,观身火宅中。(东韻)

有为皆是幻,何事不成空。(东韻)

晚籁鸣寒谷,秋山响暮钟。(冬韻)

欲归林下路,新月上前峰。(冬韻)

题古寺 唐 · 周如锡

七言律诗

梵林岑寂妙圆通,(东韻)灵籁无声起远钟。(冬韻)

青鸟梦回天际白,赤乌翅展海头红。(东韻)

晨光灿灿流残月,曙色苍苍散晓风。(东韻)

自古洗心须净地,何须假榻坐禅空。(东韻)

6.其他朝代诗中东冬通押的诗例

笔者用“农”字为例,查找了唐以后各代的一些诗例

,录如下。相信用二冬里别的字,也可以查出很多的

诗例。

赠慎叔良 北宋 · 徐积

五言律诗

12我是东皋叟,君居在屋东。(东韵)

已曾同砚席,最好共耕农。(冬韵)

蕙帐兼栖鹤,篮舆亦带筇。(东韵)

若评樵采事,须更唤邻翁。(东韵)

泊扬州城外 北宋 · 李昭玘

五言律诗

地占东南会,舟浮百货通。(东韵)

惺忪喜淮粲,啁哳困吴农(自注:借此韵)。(冬韵)

春唤雁俱北,水将人更东。(东韵)

吾庐杳何在,天末暮霞红。(东韵)

次韵签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诗 其一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稍愆梅熟雨,似作旱时风。(东韵)

此柄知谁宰,皇天不病农。(冬韵)

桑麻初告毕,仓廪旧犹丰。(东韵)

莫起焦熬叹,当期渗漉通。(东韵)

其二

五言律诗

在家乃虑国,此事古人风。(东韵)

蚤作欣闻雨,欢谣欲助农。(冬韵)

不须询父老,断可验凶丰。(东韵)

13药裹从兹屏,诗筒要数通。(东韵)

有感 元 · 胡天游

五言律诗

老鬓若霜蓬,如何独守穷。(东韵)

还家犹作客,废学愿为农。(冬韵)

日月龙蛇雨,山川虎豹风。(东韵)

床头新酿熟,思与故人同。(东韵)

戏简文仪归郊居督工刈稻 明 · 练子宁

五言律诗

丹桂映秋风,江村九月中。(东韵)

思归缘穫稻,忧国愿为农。(冬韵)

霜薄蒹葭渚,秋高鸿雁风。(东韵)

齐眉如有馈,应不愧梁鸿。(东韵)

游海珠寺 其一 明 · 邝梦琰

五言律诗

胜日来登憩,珠江一倚蓬。(东韵)

地幽偏隐寺,僧老善谈农。(冬韵)

野水通诸渎,湖山露数峰。(冬韵)

清吟应不寐,星月夜堂空。(东韵)

三疏辞官未允漫述 其三 明 · 王弘诲

14五言律诗

世网辞朱绂,田家爱素风。(东韵)

隐应容傲吏,仕不废明农。(冬韵)

经术慵何补,文章老未工。(东韵)

南枝怜越鸟,飞绝海天空。(东韵)

行间赐大学士张玉书 清 · 玄烨

五言律诗

畴昔谋康阜,除顽事战攻。(东韵)

若非扬九伐,何以靖三农。(冬韵)

古义严声讨,儒臣在折冲。(冬韵)

遐荒风雪里,扈跸纪军容。(冬韵)

送钱守归朝除大农二首 其一 南宋 · 唐仲友

五言律诗

北海廉平守,曾为汉大农。(冬韵)

此邦高治行,今日继前风。(东韵)

饥馑难于政,循良茂厥功。(东韵)

好将清静对,推与四方同。(东韵)

村居怀京下一二友生 元末明初 · 袁凯

五言律诗

罢职非能吏,归田即老农。(冬韵)

有诗聊度日,无字可书空。(东韵)

15白发将谁念,黄粱且自舂。(冬韵)

故人能问讯,家住五湖东。(东韵)

同襄阳阮举人游楚山田家遇雨 明 · 宋登春

五言律诗

携酒依场圃,班荆共老农。(冬韵)

楼台一水外,风雨万山中。(东韵)

田叶浮逾绿,溪花湿更红。(东韵)

百年耕凿计,吾愧鹿门公。(东韵)

秋日雨中吟(十二首选六首) 其三 清初 · 魏裔介

五言律诗

昔日谈王霸,今朝学圃农。(冬韵)

鸡豚时自牧,饮啄与人同。(东韵)

痛哭空怀古,狂歌拟送穷。(东韵)

夜来白露至,已满菊花丛。(东韵)

哀范君三章 其一 (1912年) 现代 · 鲁迅

五言律诗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冬韵)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东韵)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东韵)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东韵)

16晚夏 唐 · 刘得仁

五言律诗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东韵)

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东韵)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冬韵)

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东韵)

即事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五言律诗

冬旱井泉竭,霜清天宇空。(东韵)

惊心严戍马,极目览征鸿。(东韵)

弓手徵中产,船官及老农。(冬韵)

可怜时节在,吾道自终穷。(东韵)

送曾主簿之平乐 元末明初 · 高启

五言律诗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东韵)

蛇飞山苦雾,鹏运海多风。(东韵)

木魁长欺客,花蛮少学农。(冬韵)

县厅何处在,椰叶晚阴中。(东韵)

夷陵道中 明 · 陈琏

五言律诗

自入夷陵道,江山迥不同。(东韵)

17长滩翻雪浪,两岸列云峰。(冬韵)

客舫多从贾,人家少力农。(冬韵)

莫言三峡远,南诏路皆通。(东韵)

留鲁山县 明 · 李昌祺

五言律诗

黎庶凋残甚,惟馀朴俭风。(东韵)

名因元子重,地本鲁王封。(冬韵)

抚恤无贤令,流移有惰农。(冬韵)

谁将于蔿曲,歌向五云中。(东韵)

残腊四首录二(1943年) 其一 现当代 · 佟绍弼

五言律诗

矻矻成何事,攫心岁欲穷。(东韵)

人情各无赖,国计已三空。(东韵)

群哄趋盐米,平生易圃农。(冬韵)

战尘天地漫,还复挹儒风。(东韵)

寓言六首 其一 北宋 · 王安石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东韵)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东韵)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东韵)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冬韵)

18腊雪五首 其一 (1079年) 北宋 · 苏辙

五言律诗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东韵)

细声闻蔌蔌,远势望濛濛。(东韵)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东韵)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冬韵)

七月十日雨炎暑顿解有感 北宋 · 张耒

空山风雨夕,微雨凄房栊。(东韵)

徂年兆摇落,感叹白头翁。(东韵)

谪居困炊玉,无田愿年丰。(东韵)

欲持一杯酒,旁舍庆老农。(冬韵)

烈日辞纨扇,高林坠晚风。(东韵)

青灯夜斋静,不睡独闻蛩。(冬韵)

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南宋 · 程大昌

五言律诗

英明如艺祖,慈厚类仁宗。(冬韵)

民隐深忧恻,天骄入益容。(冬韵)

前芳尝北指,鸣镝自回功。(东韵)

戢动皆时当,居然八政农。(冬韵)

客居多暇步过田家 南宋 · 释文珦

五言律诗

19客寄无生事,乘閒到水东。(东韵)

风和禽语乐,日暖土膏融。(东韵)

田父称家有,行人自屡空。(东韵)

殷勤留我饭,怜我不为农。(冬韵)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衣舂米

种麦泣布卖菜者作十妇词 其二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五言律诗

田头车水妇,挽水要流通。(东韵)

乌帽掀炎日,青裙鼓晚风。(东韵)

翻翻循故步,踏踏似虚空。(东韵)

听取劳歌意,生身莫嫁农。(冬韵)

纪事。以书筵转对。在辞房闻笛。人家近故也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短笛声何亮,依依秋满空。(东韵)

始疑飘岭外,渐似出宫中。(东韵)

凤舞无从见,龙吟亦甚工。(东韵)

太平真有象,南亩可明农。(冬韵)

东轩图 明 · 黎贞

五言律诗

高士爱居震,辟轩恒在东。(东韵)

20晓天才杲杲,旭日已曈曈。(东韵)

庭草自交翠,槛花相映红。(东韵)

焚香读周易,幽意托羲农。(冬韵)

次韵俞仲基对雨二首 其二 明 · 董纪

五言律诗

竟日无聊赖,愁来睡转浓。(冬韵)

故人离别后,往事梦魂中。(东韵)

儿懒如工部,妻贤异敬通。(东韵)

业耕天未许,淫雨故妨农。(冬韵)

东郊偶赋 明 · 陈琏

五言律诗

试马郡城东,双旌飏晓风。(东韵)

柳堤萦嫩绿,苔径落残红。(东韵)

作郡逢时泰,忧民愿岁丰。(东韵)

自惭无善政,何以慰良农。(冬韵)

药臼 其三 清 · 梁佩兰

五言律诗

终日看灵兔,还疑后羿宫。(东韵)

浮云谁不变,明月古来同。(东韵)

巨胜元称子,乌头即是翁。(东韵)

自今谙药草,一一服神农。(冬韵)

21镇远寄道百 其四 清 · 汤右曾

一身不自由,念我与子同。(东韵)

来如浮水萍,去若冲风蓬。(东韵)

悯悯日月逝,析析兰蕙丛。(东韵)

二顷种秫田,怀哉归老农。(冬韵)

寄答王仲仪太尉素(1070年初冬)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丰乐山前一醉翁,(东韵)馀龄有几百忧攻。(东韵)

平生自恃心无愧,直道诚知世不容。(冬韵)

换骨莫求丹九转,荣名岂在禄千钟。(冬韵)

明年今日如寻我,颍水东西问老农。(冬韵)

一晓发射洪循江而行书二诗州堆馆 其一 北宋 · 李新

少健有力入云耕,(庚韵)耕云不怕山重重。(冬韵)

岁时伏腊追社集,照水自爱双颊红。(东韵)

三十馀年废田舍,芋魁豆饭忘乃翁。(东韵)

誓归复讲旧生计,无谓我不如老农。(冬韵)

寄林运使三首 其二 南宋 · 赵蕃

七言律诗

门第违离又一冬,(冬韵)素书寥阔便艰通。(东韵)

身随回雁辞湘水,官许骑驴看华峰。(冬韵)

人笑半生耽落拓,自欣三径著疏慵。(冬韵)

22顾惭囊粟无功受,勤动终年是老农。(冬韵)

喜雨 宋 · 陈藻

七言律诗

年登犹藉米船通,(东韵)去岁那堪一大凶。(冬韵)

人死多因饥后疫,秧焦争值北来风。(东韵)

晴空又似骄阳起,罄室谁支此患重。(冬韵)

甘雨连朝虽未洽,莳田渐喜泽边农。(冬韵)

崔大司成请仆入学。因述鄙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病深无复望成功,(东韵)万卷书亡腹自空。(东韵)

已恨当年徒倚席,更怜衰骨似飘蓬。(东韵)

文风振世诸儒盛,圣道如天万古同。(东韵)

莫误老生重铸错,乞身方欲学为农。(冬韵)

矾山道中过桑园渡 明 · 刘璟

七言律诗

矾山东下桑园渡,春水初生日正融。(东韵)

雁影飞穿杨柳外,马声嘶过杏花中。(东韵)

谁云塞北风沙异,却与江南景物同。(东韵)

最喜皇恩加四远,且将耕牧训边农。(冬韵)

辛酉宣府岁暮书怀 明 · 罗亨信

23七言律诗

塞北驰驱又二冬,(冬韵)宣城除夕思忡忡。(东韵)

先茔远隔沧溟外,天阙遥瞻紫极中。(东韵)

笑饮屠苏惟我后,谩题桃句与谁同。(东韵)

六旬有六明朝是,拟解朝簪学老农。(冬韵)

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 其二 明 · 张萱

七言律诗

暂辍班心出汉宫,(东韵)遥天独鹘五云中。(东韵)

三驺已控笼街肃,八印今提按辔雄。(东韵)

藜藿满山瞻伏豹,烟霞落纸羡游鸿。(东韵)

为霖共喜公田毕,涓滴犹私及老农。(冬韵)

述怀谢郑中丞潜庵见枉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七言律诗

穷巷高牙梦路通,野心久已托冥鸿。(东韵)

习池幸得陪山简,汉苑凭谁乞所忠。(东韵)

绿浦布帆渔艇月,青郊棕帽酒旗风。(东韵)

补天赖有明公在,旸雨何曾负老农。(冬韵)

寄怀杨斗枢同年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七言律诗

寒听湖心寺里钟,(冬韵)霜枝霰草气濛濛。(东韵)

别来淮水应长碧,梦路江花复几红。(东韵)

24未有云门尊海鸟,曾何钩党到渔翁。(东韵)

穷愁嬴得身长健,努力春畴学上农。(冬韵)

题大寒楼即用二鸿原韵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片帆归尚及秋风,(东韵)水因芦茭津树东。(东韵)

驾返名山留白氎,琴鸣石涧倚青桐。(东韵)

柴车挽借眠花犊,逸兴浓如饮涧虹。(东韵)

畏路岂容人炙手,万峰冰雪一明农。(冬韵)

再叠前韵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百尺楼开万里风,(东韵)振衣人自傲墙东。(东韵)

烟浮震泽晴垂钓,露碧空山夜洗桐。(东韵)

歧路未须哀失马,夕阳犹似亘长虹。(东韵)

中林薇蕨经秋盛,秉耒还同石户农。(冬韵)

送黄穫村先生出守丽江 其一 (己卯)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笑拥朱轓益部东,(东韵)铁桥金马控提封。(冬韵)

雪山寒藉和风解,丽水金宜大冶镕。(冬韵)

负弩定环高轼拜,执经应有外夷从。(冬韵)

由来教养兼师保,争卖弓刀事老农。(冬韵)

25挽蒋鹤田 其一 元末明初 · 蓝仁

七言律诗

乾坤惨淡士林空,(东韵)又折南山百丈松。(冬韵)

只有骑驴嗔李白,更无覆瓿笑扬雄。(东韵)

清文金石传来世,高节田园托老农。(冬韵)

他日汉廷兴礼乐,安车不复到闽中。(东韵)

送陈伯良之京 元末明初 · 邓雅

七言律诗

蚤岁从师入泮宫,盛年献策吐丹衷。(东韵)

九天雨露期沾沐,万国衣冠喜会同。(东韵)

用世正须谈礼乐,销兵已见乐耕农。(冬韵)

朋游阙下如相问,白发萧萧左耳聋。(东韵)

乙巳灯夕立春力病戏笔 明 · 黄衷

七言律诗

清时仍忝古稀翁,谩雪芹芽照病容。(冬韵)

隐隐鼓钟晴挟雨,欣欣桃李白矜红。(东韵)

试灯芳夕沾春酌,把火新畬散早农。(冬韵)

为报游人休尽兴,秾华长在闰正中。(东韵)

次韵答郑凫溪二首 其一 明 · 黄衷

七言律诗

捧履长辞圯上翁,(东韵)邵窝遗我旧从容。(冬韵)

26且堪照眼春湖绿,未羡摇簪胜綵红。(东韵)

火树连城通狎客,土牛呈岁赛先农。(冬韵)

把君昨日琼琚咏,恰是灯前笑语中。(东韵)

其二

七言律诗

芳邻何幸接诗翁,(东韵)鹤发酡颜总寿容。(冬韵)

闲玩共怜山月白,狂游谁觉市尘红。(东韵)

台登优剧喧童稚,灶卧酤瓴笑老农。(冬韵)

试向星桥回首望,一时佳气满寰中。(东韵)

永安戴公纯秀才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鬖鬖鬓发一衰翁,又泊仓头阻逆风。(东韵)

推去未应如谢令,重来终是愧司农。(冬韵)

熙宁父老知谁在,元祐田园喜再丰。(东韵)

置酒高台要我醉,却寻陈迹喜君同。(东韵)

门生金少卿。来自林州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嘉林近在马山东,近岁闾阎一扫空。(东韵)

尚有残民工避贼,更无修吏或明农。(冬韵)

龙渊弦管迷烟月,鹤野锄犁逐雨风。(东韵)

记得少年亲目击,如今恼杀白头翁。(东韵)

27过涉县 元末 · 王翰

七言律诗

两岸青山几万里,中间一水走如龙。(冬韵)

数家市肆无居货,百户厢民尽务农。(冬韵)

兵燹罕经祠庙古,蝗灾不值岁时丰。(冬韵)

前朝令尹多佳政,道侧苍碑记范公。(东韵)

鹤泾田舍见旧作 其一 明 · 顾清

七言律诗

扁舟长忆访田翁,落木空江溯远风。(东韵)

一笑今朝是何日,十年游子忽耕农。(冬韵)

西清东阁烟霄外,曲水方洲画卷中。(东韵)

间拂旧题看不厌,欲凭精卫寄愚公。(东韵)

咏打扇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腕脱何须问小童,(东韵)汗流聊复慰衰农。(冬韵)

联翩天下一轮月,簸荡人间万窍风。(东韵)

萤火招来还自照,蚊雷挥去觉群空。(东韵)

散仙未办朝阊阖,乞与羲皇笑傲中。(东韵)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 其一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憩棠阴访老农。(冬韵)

28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东韵)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东韵)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东韵)

三和 其一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不喜苏君师鬼谷,宁从许子学神农。(冬韵)

衰残犹有忠存阙,老丑应无妒入宫。(东韵)

贪汉惊鱼悬饵下,痴人饿虱处裈中。(东韵)

两翁勘破真堪笑,自古英雄见略同。(东韵)

四和 其一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不复斗鸡随恶少,尚能叱犊慕良农。(冬韵)

来熏忆屡赓凉殿,出昼难重见雪宫。(东韵)

老伴辕南并輶北,小孙膝上或车中。(东韵)

自怜孤学无人助,从汉诸儒与党同。(东韵)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品题经二紫薇公,(东韵)携袖中诗访老农。(冬韵)

远祖似曾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风。(东韵)

自怜槁木灰生意,绝怕菱花照丑容。(冬韵)

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东韵)

29再和宿囊山三首 其一 南宋 · 刘克庄

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冬韵)

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东韵)

万首漏名宗派里,百年占籍醉乡中。(东韵)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东韵)

天道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七言律诗

天道尊高父道同,地亲如母祀先农。(冬韵)

社翁不肯饮残水,野老犹能存古风。(东韵)

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东韵)

满庭芳曲还堪唱,一笑东坡鬓已翁。(东韵)

许州城外 明 · 李昌祺

七言绝句

蓼折荷枯柳叶空,荒畬断垄见群农。(冬韵)

登龙门馆今何处,古木栖鸦夕照红。(东韵)

浒墅铺舟中 明 · 吴与弼

七言绝句

一席中流快好风,平畴时喜看吴农。(冬韵)

推篷细话园林趣,总在乾坤生意中。(东韵)

刘公瑞閒居六咏 其一 春陇耕云 明 · 张宁

30七言律诗

漠漠阴云满太空,(东韵)自驱黄犊事春农。(冬韵)

疏狂更喜儿童长,衰薄应须畎亩功。(东韵)

水色微茫春雨后,歌声迢递夕阳中。(东韵)

麻衣短褐浑相似,举世无人识卧龙。(冬韵)

赠黑户部 明末清初 · 岑徵

七言律诗

五夜香添画省中,(东韵)风流人羡旧司农。(冬韵)

亲承密旨来南服,频遣边机达九重。(冬韵)

百粤烽烟销德化,三年溟海沐仁风。(东韵)

书鱼罢上驰封事,一为陈诗叹小东。(东韵)

九日得钟西彭城书赋致范司马质公 其四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七言律诗

安危策力仗明公,(东韵)忧杞何烦问老农。(冬韵)

帐下射声皆似虎,盾头点墨亦成虹。(东韵)

黄沙直捣医闾塞,赤羽兼销楚泽烽。(冬韵)

自哂野心无所与,萧然閒听白门钟。(冬韵)

张素村(绍渠)由钜鹿移守保定却寄 其三 (癸酉)

清 · 蒋士铨

七言绝句

31五马骄分御史骢,(东韵)双旌婀娜劝春农。(冬韵)

平畴绿到清官店,太守依稀似盛融。(东韵)

花会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一 清末至民国 · 方鹤斋

此会由来是劝工,(东韵)有人相对叹商农。(冬韵)

金银气短狼?识,分水无犀古堰空。(东韵)

7.结语

古人的诗例表明,平水韵一东和二冬通押没有问题,不

是出韵。律诗里四个韵脚,东韵和冬韵的位置和个数都

没有限制。这样,今人用平水韵写诗用韵的时候,可以

多一些选择。附录是平水韵一东二冬平声常用字简表,

供参考。

32附录: 平水韵一东二冬平声常用字简表

一东

风 中 空 红 东 同 翁 宫 通 公 穷 功 雄 工 鸿 丛

蓬 终 融 濛 丰 虹 童 虫 桐 弓 蒙 匆 戎 珑 忠 崇

隆 栊 穹 躬 篷 攻 葱 衷 笼 筒 聋 瞳 枫 铜 充 聪

胧 熊 逢 洪 峒 嵩 忡 烘 窿 茏 冲 菘 僮 芃 茸 幪

曈 恫 艟 仝 冯 讧 矇 崧 盅 绒 朦 沨 瞢 翀 狨 咙

霳 潼 荭 棕 侗 葓 烽 懵 拢 疯 酆 芎 蚣 总 泷 崆

逄 哄 悾 愡 汎 囱 箜 洚

二冬

峰 龙 容 钟 松 重 踪 浓 鐘 从 封 蓉 宗 逢 胸 冬

鍾 农 慵 筇 锋 庸 舂 侬 茸 凶 供 溶 恭 冲 悰 雍

蜂 墉 蛩 秾 鬆 缝 镕 佣 醲 烽 淙 镛 兇 邛 忪 邕

鼕 淞 龚 琮 颙 纵 憧 喁 鬃 笼 彤 榕 跫 卭 痈 汹

共 茏 葑 匈 熔 讻 壅 脓 咚 恟 丰 禺 艟 瑢 枞 苁

鄘 佟

33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