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则贤:物理学──美并快乐着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曹则贤:物理学──美并快乐着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来一位职场专家,为大家介绍基础科学专业的专业背景和就业背景。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曹则贤先生。在前面的节目时间当中,我们关注的学校里就有您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请问您是哪一年从科大毕业的?



曹则贤:我是82 级入的学,1987 年从科大毕业的。

主持人:现在跟母校还有联系吗?

曹则贤:应该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前两天刚去参加了一个学生答辩,过一段时间还要回中国科大讲一些课。

主持人:其实今天曹先生准备了非常多的职场心得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和曹则贤先生一块关注一下基础科学。我们就沿着时光隧道回到您当年报考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情景,能不能告诉我们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了这样的专业?

曹则贤:那时候我16 岁在农村,客观地说对物理学当时也没有什么深入了解。就像刚才采访的嘉宾说的,当时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主持人:对,很多人受这影响了。

曹则贤:非常大,那时候觉得自己如果是一个优秀学生的话,一高考就选数学和物理,就我个人而言,当时七门功课除了语文和政治以外,我的物理考分是最低的,所以当时就选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系,因为那时候是全国招收分数最高的,当时就有点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味道,但从全国情形来看,那时候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江苏这些省市考试前几十名基本上都在科大读物理、数学。

主持人: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向往的学校,但成绩要求也特别高。

曹则贤:对,那个时候要求非常高,而且中国科技大学当时设置是中国科学院院属高校,设置理念物理比重占的太大了,当时科大是13 个系,两个中心和一个国家实验室,13 个系里面有4 个半是物理系,两个中心一个就是基础物理中心,研究天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筹建的国家实验室就是加工性物理,你看物理占了大半壁江山。

主持人:你在填报这个志愿的时候老师有没有提醒过你什么?

曹则贤:没有,那时候对物理的感受,就是报什么专业受物理学家的影响,因为那时候改革开放不久,杨振宁、李政道先生他们刚回国,他们对我们那一代高中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榜样的力量。

曹则贤:非常大。

主持人:真正进入到中国科技大学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什么样的难题摆在面前,跟你原来想象的不太一样。

曹则贤:有,非常多。八十年代初整个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像我这种个人情况书读得少,见识少,就很着急,这一着急就学不好了,学习成绩在我们班算是差的。

主持人:有没有你学得特别好的科目。

曹则贤:当然有了,我觉得这也是我受益无穷的两门课,第一就是数学。数学是物理的语言,只有学会了数学才能理解物理,因为物理有时候用文字写不清楚,要靠公式表达,一定要数学好才能理解好物理。

主持人:这对你未来研究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曹则贤:必须的。 第二就是语言, 只有学会一门语言才可能学会这门语言支撑的文化。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物理的工作语言是德语,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到了美国,那物理学的工作语言便成了英语。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物理学家,那么你的英语一定要好。

主持人:我们在您的身上看到一中非常可贵的精神,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己。在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又在基础物理研究中心拿到了硕士学位,后来到德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不断地在学习。我们就很好奇,有些人说基础科学很枯燥,你怎么就能这样坚持下来不断地学,不断地坚持,而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转行做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行业。

曹则贤:许多人认为做基础研究,像做数学、做物理很枯燥,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误解,数学也好、物理也好,很美的。我们老祖宗庄子就说过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物理学能理解天地之美,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非常美的东西。物理学博大精深,越学越感觉到自己不会,尤其你如果一直保持着好奇心的话,物理会引导你不断往下学,而且不断往下学,你就会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动力就有了。

主持人:我们一听到物理真的觉得高深莫测,您能告诉我们它跟我们现实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吗?

曹则贤:有。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关系,比如我们地球上人口越来越多,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想过好日子,那么未来的社会一定靠技术支撑的社会,技术的基础是什么?所有技术的基础都是物理学。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玩手机。这手机里面涉及到材料物理、涉及到电磁学,涉及到信号的检索与处理,物理学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刚才在演播室里跟主持人说过一个电视的问题,说我们这个电视为什么做不大,因为他用的是显像管,要想电视很大那就要用很高的电压,当然这很危险,有些同学消息灵通的话知道我们所的院士已经研究出了激光彩电,你要看激光彩电放张艺谋的《英雄》,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而且这个技术很快就会推广,把电视做得很大。我看到的消息是,未来奥运会的信息牌要做到140 英寸。

主持人:这其实是物理方面的一个突破,给我们的生活和科技带来的新的飞跃。

曹则贤:应该是应用物理一个小的突破就足以改变生活。

主持人:现在我们提到的物理前沿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很多希望从事这方面学习的考生非常关心。

曹则贤: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如果要回答好你这个问题,我估计你要请一百位专家在这儿讲一个月。

主持人:把你最擅长的领域当中最前沿的东西跟我们分享。

曹则贤:物理学科像跟其他化学、数学不一样的在哪?物理学博大精深,什么都研究,往大了说物理学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结构。再往小一点到人的尺度上研究各种气体、固体、液体等离子体,再往小研究原子、分子,还要小研究中子、质子,下面还研究最基础的组成单位——夸克。有无穷的领域,而且物理学家野心非常大,希望把所有关于物质运动变化的这些运动规律都在研究范围之内,而且各个领域你也能看到都在发展着。

主持人:而且物理对于考生的吸引力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我们有很多的短信和您探讨。这位来自北京的手机尾号0177 的观众朋友说,他是学理科的,也是班上的科代表,物理成绩非常好,想要报考物理专业,但是他不太希望像您这样一辈子在实验室里面度过。他想问您学了物理还可以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上发展。

曹则贤:一个人学了物理并不是说一定像我这样在实验室里工作,物理研究方式很多,假如你研究地球物理,你可以整天钻大山,如果你研究空气动力学和导弹、火箭发射这方面领域研究,你可能整天要在发射场度过。你要是研究海洋物理,你就要乘坐着探测船在大洋上漂,如果你要是像霍金一样,想要好好研究宇宙学,基本上坐在椅子上冥思就行,物理学家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一个人学了物理能干什么?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对物理学的理解。我们刚才说过物理学除了把哲学和数学看做物理基础以外,物理是其他所有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的基础。客观地说,一个人如果学好物理的话,我都想不出他不能做什么。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大学同学现在有哪些同学做什么的,学完物理现在有心理学教授,眼科教授,激光化学教授,有投资公司经理,有中国工商银行的行长。

主持人:各个领域当中都看到了学物理专业的,包括自由撰稿人,而且中央台还有主持人早先就是科大少年班毕业的,把物理学好了什么都能干。

主持人:你觉得对于学物理的人来说对他们的素质要求方面是不是会特别一点,既然能够学会物理,而且未来适应的范围这么广,是不是对学物理本身在素质上就有要求。

曹则贤:应该说是有要求,我想第一条是天分,但这一条不针对于学物理,对于学音乐、学建筑、学各方面都要有天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照顾人们的天分,从个人角度来说,当我们要学一个东西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我们有什么样的天分。考生在报志愿时要找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好好问问自己。

主持人:好好想一想。

曹则贤:我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 我的天分做什么更能显示出特长。做物理学本身如果想把学问做深,有一条就是要静下心来,就是说你愿意专心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说像刚才那位同学理解的一辈子就坐在实验室。你如果坐不住,但可以持之以恒的话,你可以做一些坐不住的物理学研究,比如说应用物理。

主持人:适应的面也是非常广。你刚才这个建议非常好,就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让他们自己好好想一想。此刻有一个手机尾号1588 的浙江观众说,他想不明白,有这样一个问题咨询一下,家里不富裕,妈妈想让我去学一个以后挣钱比较多的学科,但是我特别喜欢物理,想到大学深造,不知道我的想法跟妈妈冲突吗?学物理的待遇究竟如何。你能不能给他吃一颗定心丸。

曹则贤:是这样,学物理客观说你不会整天和钱打交道,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成功的物理学家里面很有钱的也很多,给你举一个例子,一个德国物理学家研究很大的磁场变化这一现象,每年他的专利收入可以为他带来两千万美元的收入。我认为一个人挣钱的多少取决于他个人成就,而不在于他学什么学科,实际上现在是眼球经济,也许一个人长相好的话更重要。所有的学科里面都有做得非常优秀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但是对于这个,学生在读书期间我们是看得见的,从本科读完博士的待遇情况,我可以用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现在学生的基本状况给他服颗定心丸。现在一年级到五年级基本上收入在一千二三往上到两千多都有,并且每个月还有170块钱的伙食费,这个待遇从学习阶段应该是相当不错了。从我们物理学毕业的研究生近两年百分之七八十到国外读博士,欧洲、美国、日本这些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实验室,他们得到的奖学金基本上换算人民币在两万到三万,这个收入对于物理学家不指望他发财的话我想是够的。

主持人:谢谢曹先生在我们现场让大家都感觉到了物理的那份美,但是曹先生到来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可以再一次修正一些人的偏见,比如说学物理学到了博士,只能埋头在研究室做研究,实际上不是。您看到曹先生依然有着非常好的口才侃侃而谈,我们希望在今天的节目之后所有有志于在基础科学方面有研究、有学习愿望的朋友都可以心想事成。谢谢您的到来,也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我们的节目。

(本文来源:央视国际,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   9015 | 林菁 8616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