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鲤鱼终有难,百载繁华一梦消:香港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预言诗:金陵塔碑文的最后一句,就是浅水鲤鱼终有难,百载繁华一梦消。

在香港,有浅水湾,有鲤鱼门,都是香港的重要地标。

更重要的是,香港看起来像是想要跃过龙门,鲤鱼化为龙。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香港的文化可以说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文化圈,每个电影,电视剧问世,都是万人空巷。

香港的武侠小说,香港的流行歌曲,更是成为那个时代的华人的精神支柱。

可惜的是,香港始终是个浅水鲤鱼。从来没有去寻找大洋的深处,寻找更深的存在意义。

无论是武侠小说,歌曲,电影,电视,都脱不出狭隘的爱国主义,简单的情爱,简单粗暴的黑社会文化。简单粗暴的唯利是图。简单粗暴的房地产敛财术。

一句话,就是浅水鲤鱼。

这个浅水鲤鱼,反过来,影响中国,让文革后的中国,本身因为传统文化的灭亡导致的狭隘肤浅,变得更狭隘,更肤浅。

那些中国的爱国贼文化,也就是香港的爱国歌曲电视,给培养起来的。

最后,香港成为现代商鞅,这些中国的爱国贼文化,给香港的灭亡,钉上了最后的棺材钉。

一句话,香港,真活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