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王(Solomon)和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的故事

中国和外国的历史。可能是真发生过的事,也可能是故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旧约圣经」里,所罗门王(King Solomon)素以智慧著称。早年有一次他向耶和华神献燔祭,耶和华很满意就要满足他的一个愿望。所罗门说,「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

耶和华很高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

「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


于是就有了那桩著名的“所罗门的审判”(Judgement of Solomon)。

有两个妓女带着一名男婴来打官司,都说着同样但相反的故事:两人住在同一个屋子里,各自生了一个男孩,相差只有两天。

一个妇人「睡着的时候,压死了他的孩子」。于是「他半夜起来,趁我睡着,从我旁边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他怀里,将他的死孩子放在我怀里」。

两个人都说,「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

「除了我们二人之外,房中再没有别人」。

The Judgement of Solomon, by Peter Paul Rubens (1577 – 1640), National Gallery of Denmark
遇上这么棘手的案子,王宫上下都一筹莫展。但所罗门的智慧可不是吃素的,他微微一笑传下令来:「将活孩子劈成两半 ,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

果然,一个妇人是活孩子的母亲,就「心里急痛」立刻向王请求,「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罢,万不可杀他!」而另一个妇人只回答说,「把他劈了罢」。

真假母亲立刻见了分晓,所罗门王把活孩子还给了那个「心里急痛」的妇人。


所罗门智慧的名声传遍了四方,也传到了遥远的示巴。

这个示巴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有些争议。因为这一段故事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埃塞俄比亚都有广泛的流传和引申(我们下面要讲的是添油加醋版),各自有不同的传统。基本上非洲人认为示巴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Ethiopia),而阿拉伯人则认为是今天的也门(Yemen)。

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我们当然也就能看到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有时是非洲人/Ethiopian的形象,有时是阿拉伯人/Yemenis的形象,也有时是波斯人,甚至白人的形象。

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示巴女王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世所罕见。她听说了所罗门聪明的名声,颇有点儿不服气,不远万里的登门拜访,「就来要用难解的话试问所罗门」。

「所罗门王将他所问的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

当然,所罗门王也极尽了待客之道,「示巴女王一切所要所求的,所罗门王都送给她」。

King Solomon and Queen of Sheba as depicted in an illuminated manuscript of Speculum Humanae Salvationis (ca. 1430)
The queen of Sheba (Bilqis) facing the hoopoe, Solomon’s messenger, c. 1590s

好,「旧约圣经」里的“官方记载”大约就这么多了,下面余下的都是‘外传’。

我们前面提到,犹太教(比如 Talmud),伊斯兰教(比如 Quran),埃塞俄比亚史诗(Kebra Nagast),对这段相遇都有更多更详细的记载,故事还挺多的,我们在这里挑几个好玩儿的介绍一下。

那时所罗门王的王后是埃及法老的女儿。王后手下有个谋士,预先听说了示巴女王的美貌和智慧,怕她抢了王后的风头,就在她来访前向所罗门进谗言:“臣听说这个示巴女王的腿上长满了腿毛,很是有碍观瞻。可惜她来访时多半穿着长裙,大王看不到。“

这个怎么可能难得住天下第一聪明人。所罗门就派人在大殿上修了一片明镜玻璃地板能反射蓝天白云,修在进殿朝见的必经之路。后来示巴女王到来的时候,她以为那里是一滩池水,怕沾湿了裙角,就微微提起长裙的下摆,优雅的踮脚走过了‘池水’玻璃地板。

有她掀起裙角,再加上明镜玻璃地板的反射,所罗门就看到了她裙下的小腿。

至于她是否真的‘长满了腿毛’,身为谦谦君子的笔者自然不方便透露,只好任由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Solomon and the Queen of Sheba, c. 1630, by Willem de Poorter (1608–1668)

示巴女王也是有备而来,找机会就先将了所罗门一军:“大王智慧名满天下,小女子有若干问题求教,大王不会不肯回答吧?”

像她这样上门挑战智力题的,所罗门见的多了去了。他微微一笑,“但问无妨。”

示巴女王拿出两朵一模一样的鲜花,告诉所罗门,“这两朵花一真一假。大王您不能摸,怎样分辨出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所罗门吩咐手下:“去捉两只蜜蜂上殿来,放了。“

结果两只蜜蜂都停在两朵花中的一朵上。所罗门指着那朵花:”这朵是真的。“

Two Riddles of the Queen of Sheba, Linen warp, made in Strasbourg, Upper Rhineland, Germany, c. 1490–1500 CE.
示巴女王又叫了两个随行的小孩出来,长得一模一样,又穿着一模一样的长裙女装。“这两个小童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大王您就坐在那儿不动,怎样分辨出来哪个是男的,哪个是女的?“

所罗门又吩咐手下:”去拿一些苹果上殿来,洒在地上。“ 然后吩咐那两个小童,“去把苹果拾起来,拣的多的有赏。”

只见一个小童掀起长裙的下摆去兜住苹果,片刻已经兜了很多。另一个小童则十分腼腆,只把苹果系在裙带子上,拿了两个以后就有些狼狈。

所罗门微笑的指着用裙角兜苹果的那个小童:“他是男孩。”


示巴女王又考了所罗门第三道难题:“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样的事情:一个妇人跟她的儿子说,‘你的爸爸是我的爸爸,你的爷爷是我的丈夫,你是我的儿子,但我是你的姐姐’?”

所罗门答道:“那是罗得的两个女儿之一。“

(罗德/Lot 和他的两个女儿乱伦,生下 Moabites & Ammonites 的祖先,是旧约里的另一段故事。)

示巴女王又问,“什么是七个不行,九个经过,两个给,一个喝?“

所罗门思考片刻回答说,“你这说的是女子生小孩。每月行经时有七天不能同房,孕后要怀胎九月。生下孩子后有两个乳房给奶,而小孩子一个嘴去喝。”

示巴女王起身长拜:“大王智慧天下第一,果然名不虚传。小女子叹服,叹服!”


在整个脑筋急转弯对话过程中,所罗门王也被示巴女王的智慧和美貌深深折服。他就找机会去勾引后者,言语中渐有轻浮挑逗之意。

示巴女王冰雪聪明,怎会不理解所罗门的意图。但她说的斩钉截铁:“我守身如玉,并不打算投身于大王。我此番来访,只是要见识一下您的智慧。我不贪图您殿中的任何东西,您也就别贪恋我身上的任何部位。”

人家是远道而来的上宾,所罗门自然不能用强。但不能力敌,尚可智取,而智取正是所罗门的强项啊。于是他在女王临走告别的前一夜大摆宴席,美名曰‘欢送宴’。

可是他令厨子把菜做的特别特别咸,搞得半夜里示巴女王起来要找水喝。所罗门在那儿等她半天了:“你不是不贪图我殿里的任何东西吗?”

据说示巴女王也真的很佩服所罗门的小脑筋,喝了水以后半推半就,就和所罗门。。。(以下略去八万三千字)


临走前,所罗门给了示巴女王一个金戒指:“如果你生下一子,可令他来耶路撒冷凭戒指找我。”

(这一段故事和希腊神话传说,忒修斯和老爸埃勾斯 那段很有些相似之处。)

示巴女王回国后生下一子 Menelik。儿子二十二岁那年,真的去耶路撒冷找见了老爸,后来还把犹太教的无价至宝:约柜(Ark of the Covenant),带回了埃塞俄比亚。

Menelik 后来做了埃塞俄比亚第一任君王 Menelik I,而随着约柜的转移,犹太人开始衰落了,埃塞俄比亚变成了上帝新眷顾的民族。

这些故事记载在埃塞俄比亚长篇史诗 Kebra Nagast 中,是埃塞俄比亚民族文化和自豪感的重要奠基石。

17th-century AD painting originally from a church in Lalibela, Ethiopia and now housed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iopia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