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花园摩洛哥风情(21-22):卡萨布兰卡的里克咖啡馆和拉巴特的麦迪娜市场

说说、听听、聊聊、看看、写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北非花园摩洛哥风情(21)—-卡萨布兰卡的里克咖啡馆(Rick’s Cafe): 1942年的经典电影《Casablanca》(《北非谍影》)中有一个名为 Rick’s Café 的场景,它是故事的重要背景地。在电影故事中,Rick’s Café 是各种人物汇聚的地方,包括逃亡者、抵抗组织成员、纳粹官员和走私者。它不仅是娱乐和社交场所,也是黑市交易和秘密活动的中心。

美国外交官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女士于1998年首次来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当时她是美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的商业参赞。她深受经典电影《Casablanca》(《北非谍影》)的影响。一次她搭乘出租车要去电影中的场景描述的里克咖啡馆(Rick’s Cafe),出租车司机听后一头雾水,从来没听说过在拉萨布拉卡(Casablanca) 有这么一家咖啡馆,这位司机为了避免自己孤落寡闻耽搁了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女士的行程就联系了出租车系统网查找这家咖啡馆,但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卡萨布拉卡(Casablanca)从来没有一家叫里克咖啡馆(Rick’s Cafe)的咖啡馆。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电影《Casablanca》(《北非谍影》)中的名为 里克咖啡馆(Rick’s Cafe)的场景,它是电影故事中的一个虚构的场所,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并且经进一步的了解到电影中里克咖啡馆(Rick’s Cafe)的场景也并非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拍摄。具有敏锐商业洞察力的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女士迅速察觉到其中的巨大商机,所以在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女士作为外交官的第一个任期结束后她选择不再续任第二任期而选择留在卡萨布拉卡(Casablanca)开创她的事业。2004年,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女士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开设了一个咖啡馆,取名为名为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咖啡馆经营的范围多样,从咖啡到晚餐以及高档酒吧兼夜总会,餐厅极力地模仿和还原电影中的场景。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以奢华的装饰、现场音乐和浓厚的神秘氛围而闻名,电影中的经典钢琴曲《As Time Goes By》时常在这里被演奏。店堂内的侍者的服饰、佩戴和顶帽以及店堂装饰极力模仿电影中的风格,有拱形窗户、古典吊灯和钢琴演奏,吸引了许多影迷前来参观。 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 成为了电影中虚构场景的现实再现。凯西·克里格(Kathy Kriger)的商业构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已是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关于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的先有电影后有咖啡馆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不过龚“老爷”的故事中也包含了杜撰和道听途说的组合成分,就听听罢了….。

要进入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用餐必须提前预约,龚“老爷”在一个星期前在网上进行了预定,咖啡馆预定在28日晚上6:30分。到达咖啡馆前时,门前已排起了长龙。晚上6:30分咖啡馆准时开门,每位按预定信息由侍者引入座位….。咖啡馆的灯光幽暗,一层中厅的钢琴声低沉悠长,轻柔流淌,幽幽的曲调在馆内飘散….。真是地下组织接头的好地方,个个包着忐忑的心,生怕对错了暗号…..。咖啡馆的消费水准与北美普通餐厅价格基本相同,是普通摩洛哥餐厅的4~5倍吧….。

总之,尽管电影中的 Rick’s Café 是虚构的,但它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成为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象征之一。

照片(1): 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正门

照片(2)至(7): 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内景

照片(8): 模仿电影中的古典吊灯

照片(9): 完全模仿电影中侍者的装束

251F2016-78EB-4337-AA78-64F743E50473.png

北非花园摩洛哥风情(22)—-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Rabat)和拉巴特(Rabat)的麦迪娜(Medina)市场: 29日起个大早,这个季节的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要到8:30am以后太阳才会露面,清晨的气温有点儿凉飕飕的,这几天的清晨气温都在14~15摄氏度左右。一大早从宾馆赶到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卡萨港(Casa-Port)火车站,准备搭乘7:10分的早班ONCF 系统快速电气火车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从萨布兰卡 (Casablanca)乘火车沿大西洋西岸向北西方向 87.3 公里,约 1小时 15 分钟到达拉巴特维尔(Rabat Ville)火车站,火车每半小时一班,票价每人45迪拉姆(约4.5美元)。

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的首都,也是摩洛哥第七大城市,根据2014年的人口普查市区人口约为 580,000大都市区人口超过 120 万。拉巴特(Rabat)位于大西洋布雷格雷格河(Bregreg River)入海口,对面是该市的主要通勤城镇萨累(Salé)。拉巴特(Rabat) 字面意思是“堡垒之地”由穆瓦希德王朝(Almohad dynasty)于 12 世纪建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座城市陷入了长期的衰落。在 17 世纪,拉巴特成为巴巴里海盗的避风港。当法国于 1912 年在摩洛哥建立保护国时,拉巴特成为其行政中心。 1955 年摩洛哥独立后,拉巴特(Rabat)成为首都。

拉巴特(Rabat)与周边城市特马拉(Temara)和萨累(Salé)组成了拥有 180 多万人口的都市群。拉巴特(Rabat)也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其中麦地那(Medina)区被列为世界遗产。尽管它是首都,但它并不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因为最大的城市是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拉巴特(Rabat)的麦迪娜(Medina)市场: 20 世纪初,法国人抵达时,这座海边的城墙环绕的麦地那(Medina)区就是整个城市。它呈井然有序的网格状,面积不大,半天时间就能逛完,但区域内道路又很杂乱,很容易迷路。主要的市场街是苏伊卡街( Rue Souika), 西边是当地商店,东边是带顶棚的塞巴特集市(Souq As Sebbat), 商店主要面向游客。

照片(1):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卡萨港(Casa-Port)火车站

照片(2): ONCF 系统(摩洛哥国家铁路局)是摩洛哥的国家铁路运营商)快速电气火车

照片(3)至(5):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街景

照片(6): 拉巴特(Rabat)麦迪娜(Medina)市场北门

照片(7): 拉巴特(Rabat)麦迪娜(Medina)市场带顶棚的塞巴特集市(Souq As Sebbat)

照片(8): 拉巴特(Rabat)麦迪娜(Medina)市场中的庭院艺术绘画市场

照片(9): 拉巴特(Rabat)麦迪娜(Medina)市场中卖生蚝的小贩,10迪拉姆(1美元)一只

D22B84F0-ACC7-432A-B551-583265D6220C.png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Super N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