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金字塔前的迷思

自然风光,动物人文,路途见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去年岁末去了趟墨西哥,看了四个古城遗址。冬日暖阳中,几座巍峨的金字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矗立,样貌,布局,线条与色彩清晰明朗。可在我的眼中,一个个尖塔周围,都笼罩着层层的雾团,让人能见其形,却无法看透。

一,乌斯马尔(Uxmal)



第一个前去的是乌斯玛尔古城遗址,位于遍地是井湖的尤卡坦州。这里不如奇琴伊察和特奥蒂瓦坎知名度高,游人不多,开阔寂寥,很容易让人在眼前的古建筑与洪荒的远古之间切换自如。

乌斯玛尔古城是公元600~900年玛雅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城市。早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居住。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使乌斯玛尔发展成为尤卡坦半岛北部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1194年,玛雅潘(尤卡坦半岛上另一个玛雅部落)占领乌斯玛尔之后,城市逐渐衰落,15世纪末被废弃。

魔术师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agician)是乌斯马尔古城最高的建筑物。椭圆底座上三十二米的塔身高耸,保存的极好,百分之九十都是原始建筑。城池里的其他建筑细节生动,规模也不小,在一九九六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根据古代传说,一个名叫Itzamna的魔术师在一个晚上就单手建造了金字塔。 这个传说带着几分神秘,昭示了金字塔在整个古城中的神圣地位。事实上,考古发掘显示金字塔是由五个叠加阶段构成的,而Uxmal这个单词翻译过来的意思也是三次建房。玛雅人建金字塔很有意思,每次修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从外部再建一层,几次下来,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居高看古城和金字塔



这些建筑都保存的不错。



下二图:修女四合院(The Nunnery Quadrangle)这是后来的西班牙人因看到结构像是西班牙的修道院而命名的。





蹴球场(输球的一方就会被献祭,这些球场说是娱乐场所,其实是以娱乐为名,行祭祀之实罢了。瞧这球门,进球太不容易了。)

这棵粗大的木棉树也是玛雅人神圣的象征,自身构成有序的三层:树生长在城中心,树干和树枝支撑着天堂,下边的树根代表着玛雅人的地下世界。



进出遗址,都要经过魔术师金字塔。回程看见几个人在下边鼓掌,倾听上方反射的回声。又看到了顶部没有修缮的残破神庙。那里是玛雅人祭祀的地方。传说是玛雅人为了献祭后,方便把献祭者的尸首从塔顶一脚踢下,因而把塔身修的非常陡峭。由此联想到玛雅文化里暗黑的一面—活人献祭。玛雅人笃信只有人心,鲜血才是最好的祭品,献上活人,那些太阳神,雨神,蛇神等一系列神们才会保佑赐福给他们。献祭者可以是奴隶,战俘,也有妇女儿童。据传在16世纪,西班牙人在祭祀头颅架上发现了13600具头骨。

金字塔侧面



从门洞看到的金字塔墙面



活人献祭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野蛮的行为了。梅尔.吉布森拍的电影“启示录”中,主角原始部落的青年被玛雅人掳去后浑身涂满蓝色,也被送上了祭坛。玛雅文化一直被认为是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的十大古文明之一,其中包括这样落后残忍的习俗吗?而文明的反面不正是愚昧,落后和野蛮吗?

二,奇琴伊察 (Chichen Itza)



第二个拜访的是奇琴伊察。在一九八八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奇琴伊察又被人们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其知名度极高,游客接踵而至。在开门之前早早到达,还是排在了一串长龙的中间。

早前看奇琴伊察金字塔的照片,觉得它不算高大,没有埃及金字塔的历史感和遍地黄沙的苍茫背景,有点像个仿制品。亲临其境,感觉完全不同:金字塔端庄,神庙威严,浮雕精美,广场开阔,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一进大门就看到的美洲虎神庙(Temple of Jaguar)



武士神庙



千柱广场



球场看台 遗址里有七个蹴球场。



这里最高大的中心建筑是库库尔坎金字塔(Kukulkan Pyramid)也叫羽蛇神金字塔。它建造于公元11至13世纪,占地3000平方米,高约30米,由9层平台和顶部高6米的方形神庙组成。

金字塔底部呈四方形,四个四十五度的斜面上筑有台阶,可分别拾级而上。四个面分别朝着东西南北。每个面有91级台阶,加上顶部神殿的台阶,一共是365级,正好是一年的天数。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可以看到位于金字塔北部底端的两座蛇头会在这两天同太阳西下的影子连成两条蛇影,蛇随着太阳光影一起移动,就羽蛇神出洞一般,这种奇特艺术幻象在几千年前就被玛雅人营造出来,他们天文、物理、知识之丰富,建筑技术之高超,令人称奇。

还有一个和乌斯马尔同样神奇的地方:如果有人站在主阶梯前拍手,在金字塔顶端便会听到一声沉闷的回音,听起来像鹰的叫声,被玛雅人视为天神的声音。玛雅人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居住在地上的人和居住在天上的神进行沟通。这里暗藏的知识和技术又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金字塔侧面



许多游客非常向往能在春分和秋分时刻来访,亲眼目睹蛇影移动。我倒是因此想到了另外的问题:  为什么掌握了高深的天文学、数学的玛雅人没有发明制造出交通运输工具,出土文物和遗址里,都没有“轮子”的影子。也没有中国古文明里引进西亚炼铜技术掌握的“冶金术”,没能制造相应的生产工具。这些关系着民生丰裕,民族富强的基础问题不是更应该首先考虑吗?

三,图卢姆 (Tulum)



图卢姆古城的中心建筑是屹立于12米悬崖以上的卡斯蒂略古城大神殿( El Castillo)它一直被誉为墨西哥 甚至中美洲最美的古城遗址,因为它是古代中美洲唯一建在加勒比海畔的城堡。

除了城堡,这里还有六十多石头建筑,现在存留的大多是残垣断壁了。这些建筑从三面围起了古城,除了海的那一面又是悬崖。看起来像是一个防御功能很好的城镇。沿着城里的道路走走,找出口都费了一些劲儿。



从城墙的门穿过,发现这里的门不高,可见玛雅人个子不高。一种学说认为美洲印第安人属蒙古人种的一个支系,从直观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脱脱就像一个中国人,具备黄种人的特点:头发色黑且直、黄皮肤、铲形门齿,以及白种人和黑色人种所不具备的婴儿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就我自己半月观察的墨西哥人来说,也觉得他们具备亚洲人的特点更多一些。

图卢姆古城兴建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玛雅文化的鼎盛期,所以这里没有大型的金字塔建筑,神庙和石屋就都简陋了许多。据说有个叫”小黑屋”的风神庙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飓风预警系统,当远处的海面形成飓风时,强劲的气流穿过门洞,再通过小孔会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可惜我那天早晨因为要赶飞机的缘故,没有仔细去找。





图卢姆古城遗址虽说比不上前边两个遗址壮观,但是人气也很高,旅游设施非常完备。面对加勒比海和洁白的沙滩,遥想当年玛雅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仅唏嘘,在西班牙人占领七十年后。这座城市还是和其他的古城一样被废弃,玛雅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墨西哥的古城与金字塔数量庞大,看看尤卡坦半岛的旅游地图,星星点点的记号全面开花。除了图卢姆在海边之外,其余的全都是建在热带雨林中。这和世界上其它依傍大河的文明发源地完全不同。临河而居,交通方便,利于生活和生产的发展。那么,为什么聪明的玛雅人会选在热带雨林居住呢?

热带雨林植物茂盛,吸尽了土地的养分,不适于农业生产。难以养活更多的人口。环境封闭,没有交通工具,在遇到饥荒,灾难时交通不便,又得不到外界的帮助。“仓廪实而知礼节”是文明社会的基础。或许,玛雅部落从开始建设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玛雅文明的消失与陨落的原因虽然众说纷纭,并不一定是外力的作用。正如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所述:“一个伟大的文明消失,只能始于它的自身内部。”

四,特奥蒂瓦坎 (Teotihuacan)



前边三个古城遗址都是在尤卡坦半岛,属于玛雅文化的遗留。离首都墨西哥城仅不到五十公里,还有一处更宏伟壮观的两个金字塔和一些神庙民居的古城遗址。

西元10世纪时来到这里的阿兹特克人,沿着城中主要的亡灵大道入城时,发现全城空无一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于是就给起了(Teotihuacan)众神之城这个名字。

古印第安文化的三个分支按时间排序,特奥蒂瓦坎在前,玛雅居中,阿兹特克殿后,  之间交叉共存过,特奥蒂瓦坎没有留下文字,从古城遗址来看和玛雅人留下的东西相似度很高,所以也有人把它划为玛雅文明的一类 。

“太阳金字塔”(Pyramid of sun)位于城中亡灵大道中段的东侧,是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最大的建筑。约建于西元2世纪,呈梯形,坐东朝西,内部以250万吨泥土和沙石堆建而成,表面饰以琢磨过的平滑的巨大的红色火山岩。金字塔的底部700尺见方,高65米,南北长222米,东西宽225米,总体积约为120万立方米。

金字塔的四面正对东南西北正方向,傍晚太阳正好在它的西边落山。

太阳金字塔



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是古代托尔特克(Toltec)人建造的,是用来祭祀月亮神的圣殿。月亮金字塔比太阳金字塔晚建约200年,坐北朝南,塔体38万立方米,塔高只有46米,但因为地势高,看起来和太阳金字塔在一个等高线上。金字塔呈四层塔形式,200多级的阶梯直通顶端,每一步梯级倾斜角度都不一样。

月亮金字塔的前边就是广场,正对着的就是纵贯南北,全长4公里、宽45米的“亡灵大道”。月亮金字塔广场从南到北共204.5米,由东往西137米,宽阔广场可容纳上万人。广场中央是一座四方形的祭台,建筑讲究对称,感觉宽广宏伟。特奥蒂瓦坎古城重要的宗教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城中还有另外一个小金字塔和羽蛇神庙,民居等建筑。导游带我们参观时,还特意介绍了民居的简陋下水系统。

只有最下三层是原装,其余是后来修缮的。



特奥蒂瓦坎遗址精湛的壁画、雕刻和彩绘陶器都是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的瑰宝。









有人计算出亡灵大道各个建筑的遗址之间的距离恰好表示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资料。显然这是根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古城的设计者早了解整个太阳系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轨道运行情况。然而,人类1781年才发现天王星,1845年才发现海王星,1930年发现冥王星。那么在史前时代,建造者如何能知道这一切呢?

还有,这座古城建造时间比乌斯马尔和奇琴伊察要早,规模却最大。月亮金字塔约由100万吨泥、石组成,太阳金字塔约有一百五十万吨泥石组成,两个金字塔的相加达350万吨重。如此数量庞大的建筑材料,据学者们推算,最少要有15000名工人连续不断地用3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建设。没有带轮子的运输工具,他们是怎样完成的呢?



没有留下文字的特奥蒂瓦坎人留下了比玛雅文化更难解的许多问题。这些存留下来的谜团让人称奇,赞叹,我们可以虔诚的向这些了不起的先民致敬,学习。但是,当另一个更强大的文明到来之时,还会有人真的想要回到过去的“文明”中吗?

Attachment.p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