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徳哥尔摩,从此不再陌生(4)沉船博物馆

生活是美的,只是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生活里有爱,只是需要一颗能够感受和孕育爱的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斯徳哥尔摩,从此不再陌生(4)沉船博物馆

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内有50多座博物馆,分门别类,各有千秋。我选择了瓦萨(VASA)沉船博物馆作为参观的第一优先,这是因为它独一无二。

 “瓦萨沉船博物馆”坐落在动物园岛,梅拉伦湖畔,紧邻北欧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形并不宏伟,但造型独特而别致,一个侧面看上去如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另一面却看似一艘古老的帆船。







我参加的北欧三国游七天的行程中原计划包括了参观沉船博物馆,所以我开始二天的斯德歌尔摩自由行便没有安排这项内容,却不料旅行团到了那天改变计划,将参观沉船博物馆改为参观皇宫,我只能临时决定在他们参观皇宫(我已去过)的时间段自行前往沉船博物馆。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到那里时离关门仅剩40分钟时间,我问门卫5:00是停止进入还是闭馆时间?他说是后者。虽然参观的时间有点仓促,但来也来了,不想无功而返,急忙买了票进场。

为了遮光和保持室内的湿度,经过多道门方可进入宽阔幽暗的展厅。一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艘69米长、11.7米宽、50多米高的巨型战舰,船体宽阔浑厚,造型极为雄伟健硕,在柔和的射灯环绕下,盘踞在巨大的船塢中,庄严而威凛,犹如一头雄狮,全然不像从海里打捞出来的沉船,倒像是随时要出航的軍舰。 



这就是名为“瓦萨号”的古战舰,根据维基百科和博物馆官网的介绍,瓦萨号(“Vasa” )是瑞典国王"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大帝于1626年到1628年间下令建造的一艘军舰。1628年,VASA战船在斯德哥尔摩悲剧性地沉没。在海底沉寂了333年后,从港中几乎完整地被打捞起,在斯德哥尔摩的瓦萨沉船博物馆中展出。瓦萨号是全世界唯一保护完好的来自17世纪的古战船。

这艘设计有64个炮眼的巨大战船,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是当时波罗的海地区所建造的最强大的战船。引起众多的关注。在经过多次延迟、弹药供给麻烦、船长更换等漫长过程后,瓦萨终于在1628年8月10日迎来了处女航,下水仪式隆重举行,一阵礼炮过后,在万众瞩目中,瓦萨号扬帆起航,耀武扬威地驶出了斯德哥尔摩港口,然而,它的悲剧比泰坦尼克号来等更让人始料不及。在离开港口驶出仅仅约1300米的距离,船体便发生意外,大量的海水迅速地涌入船舱内。惊慌的人们甚至来不及逃命,就被海水永远地吞没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得以生还。

在随后的300多年历史中,VASA一直默默地沉睡在海底。直到1954至1955年夏天,瑞典海军燃料工程师Anders Franzén,同时也是业余考古学者,怀着一直对VASA历史的巨大兴趣,开始了对沉船的搜寻,二年后终于找到了沉船,再经过四年与瑞典考古部门共同合作努力,1961 年 4 月 24 日,瓦萨号庞大的躯体被几乎完整地打捞起来,瓦萨号浮出了水面,与之同时出水的还有超过 14000 件脱落的木质部件。船只和脱落的部件被单独保存,然后工人们像玩巨型拼图一样将这些部件还原到船体上。 

在展馆内,沿着战舰巡视一周,就被这艘沉睡海底 3 个多世纪战舰的气势所震撼,亦被它做工之精良所折服。虽是木制帆船,但紫铜色的船身纹理清晰,筋骨累累,有如钢铁铸成的一般。船头、船尾、门窗和舱壁都镶着镀金人物和动物木雕,雕像原来都有亮丽的烤漆. 虽然顏色已经不見了, 但是博物館的一面墙給大家看原本猜測的样子。





瑞典人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上别具一格,展品的种类浩瀚,展览的分类也非常用心。博物馆总共有七层展示区,下面三层是在地面以下,每一层都结合船体,把打捞的物品,利用实物、图片、雕塑和3D技术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让你全方位、全过程地感受沉船和有关他的一切。一些区域还原介绍了瓦萨号的建造及船体的结构、武器装备、各舱体的功能等,以及那个时期的地理、军事、生活、历史等知识。整个博物館都有許多关于当時航海的资讯以及这艘军舰是如何打捞起來以及保存的细节。这种对展品做深入地背景挖掘和细致地内涵展示的会展理念,让这些文物能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印象。



VASA 号展示区分布示意图





仿造當時建造瓦萨号以及生活的场景

博物馆中有一个半圆形的地球,标注着17世纪瑞典人航海的足迹。还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图,让你了解瑞典的地理定位。它告诉你波罗的海的含盐量及意义,从哥德堡周边海域相同时期的一块木板的腐朽状况,让你了解大西洋与波罗的海含盐量不同形成的不同后果。它用橱窗雕塑让你了解从伐木到船体安装艰苦复杂的建造历程。用三组精致的模型向您展示四年多一步一步的打捞过程。它在展示300年前船员的骷髅的同时用电子技术进行人像复原,让你看到当时一个活生生的面孔。并用現代的科技, 來揣摩出那個時代的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健康。它把船帆精心地铺展开让你感叹他的精美,对当时的色彩进行复原让你欣赏它的富丽堂皇。它有立体的剖面图,展示船的结构和船上士兵们生活的状况。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来展示古代留存的遗迹,这是VASA 博物馆的独到之处。由于已接近闭馆时间,对于其中的细节来不及一一细观。

瓦萨号的沉沒是瑞典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惨剧,但令人称道的是瑞典人创造了奇迹,打捞了沉船,将其恢复原样,并且长久保存下来,把这艘当今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美观的 17 世纪船只变成为永存世间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安置到博物馆内,提供给人们学习北欧的历史、自然、地理以及造船工业发展的生动课程。事实上,瓦萨号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瑞典历史及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

这次的参观,时间比较匆促而未能尽兴,既没有能够用到馆中的导览资源,展馆中的很多文字说明也未及细读,有点遗憾。闭馆时与管理人员商量,后面几天中我能否再来参观一次?帅小伙打电话给门口售票收票处后回答说,可以,他要我去售票处领一张一次性的免费入场券,下次再来不用买票,凭这张入场券就可进馆。我又一次被他们的慷慨而暖心,这不是第一次接受瑞典人的好意,善良和大气已溶入这个民族的血液里。



后面几天在斯德哥尔摩停留期间,未能抽出时间再去参观一次,有点儿可惜,好在现在资讯发达,很多信息可以上网查找补足,现在有了AI搜索引擎,只要提出问题,一般都能有答案。

从一开始听到瓦萨沉航的故事以后,我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便是:这条船为什么会沉?

从可以搜寻到的资料来看,对于瓦萨号的沉没原因,还是没有权威性的结论。瓦萨号的沉没可谓是闻名世界,它被打捞出水之后,各领域专家就立即对其进行研究,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很显然,这次的船难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著名的沉船事件不同,它不是意外,而是由船体建造上的某种结构缺陷所致。然而具体到技术层面,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有一组专家在查找相关资料时,一段记载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资料中称,当时的瑞典与丹麦及芬兰是对立国,三方都想在波罗的海称霸。当时瑞典国王阿道夫斯二世准备建造一批新的战舰,以此来显示瓦萨王朝的权威。阿道夫斯二世是一位穷兵黩武且好大喜功的君王,他要求战舰的规格必须华丽且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他亲自监督瓦萨号的建造,而且在过程中提出各种意见。正是在瓦萨号即将修建完毕之时,阿道夫斯二世得到丹麦已经修到了双层炮舰的消息,故此他非常着急,于是完全不顾船体结构的合理性,命令造船工匠们立即将单层炮舰瓦萨号改成双层,并又加上了一层重炮。工程师们都知道,当一样东西要浮在水面的話, 接触水面的面积一定要相当,可是当時軍舰的底部都已经建造好了, 寬度无法改变,导致瓦萨号由单层修改为双层后,船身平衡严重缺失。虽然船底放满了120公噸的大石头,做为稳固船身平衡的压舱物,但还是无法避免船头重脚轻的情況,再加上軍舰的重量增加,底部面积不变,船的水位比之前更低,当瓦萨号首航的時候, 下面的砲台窗口下面 1.5 公尺就是海面,結果两阵强风一吹造成船身側翻,水就从砲台窗口涌入。当水入船的时候, 整个船的重量开始增加,使下沉速度更快,在万众瞩目之下的首次航行中,无可奈何的倾复于海底,从啟航到整艘船完全顛复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钟。

考古专家们秉承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未将各种推测作为结论,他们还是相信以实验作为依据。为了探究瓦萨号沉没的秘密,考古专家们根据瓦萨号战舰残骸的出水状态,对其进行了相同材料的等比例缩小复制。在将模型放入水中后,开始于水池中模拟海上风浪的冲击力度,以此来观察瓦萨号的行驶能力。不出专家们的预料,小型瓦萨号果然未能经受住风浪的考验,下水之后随着风浪的逐渐增大,旋即沉没于水底之中。在观察小型瓦萨号沉没的过程中,专家发现它的沉没原因:就是因为船体重心太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头重脚轻”。这个实验结论究竟正确与否?专家们认为还是需要更多一手考察数据的支持。

依我想来,不管瓦萨号的设计者要对沉船事故承担多少责任,阿道夫斯当年的一意孤行与妄自尊大,应该是主因。船舶的结构力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船体结构的改动要由设计者仔细计祘,反复实验后才可实行,不能由皇帝瞎指挥。

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却坚信不疑。一个人无知又固执会很可笑,若再加上有权,那就变成可怕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