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2025再见上海13. 多才多艺却未婚老同学 II
2025再见上海13. 多才多艺却未婚老同学 II
My heart beating, my soul breathing
Upward falling, spirit soaring
在电话中,获悉X同学妈妈不幸得了老年痴呆症,而他为此躺平在家照顾,心中很是难过。在我记忆中,同学的妈妈是个很热情,好客又爱干净的女同志,同学骑自行车技术也是他妈妈教会的,当年常常听她说上影厂那些老一代女明星如秦怡,张瑞芳,黄宗英等等的轶事,当时听得津津有味,回去后又讲给其他朋友听。每次去同学干净清洁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家,同学总不忘提醒我们先把鞋子放在室外,再穿上家里的拖鞋才能进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种习惯在上海并不多见。
同学家的客厅四周摆满各种文物,书籍和字画,连过道也如此,对于一些熟悉的朋友,同学的父亲还会主动介绍一些文物字画的出处和由来,有些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尤其还记得他介绍文物时的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模样。现在想来,当时的人们真的是很朴实的,善良的,如果是现在,说不定早有不肖之徒动起坏主意了。
同学也是我家的常客,所以,我妈妈也很熟悉,听说同学为了照顾妈妈而已躺平,十分惋惜,感叹像他这样的好孩子现在社会真的不多了,一个人照顾真的很不容易,叮嘱我回电话说肯定不吃饭,让他不要麻烦了,同学却说都是便饭,我就不便推辞了。

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心中忐忑如约来到同学家,见到老同学,互相打量,彼此都说对方没有变化,其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同学是客套。同学妈妈从里屋出来,同学指着我说,你还认识他吗?妈妈笑着说了我的名字,我观察妈妈气色很不错,和6年前并无什么变化,不由高兴地夸道,你比6年前我看到,除了微微发福但是还是很精神,一点变化都没有。。。。。。。,其实,我并没有言过其实,而是凭爱心说诚实话。
同学把我引进那间熟悉的客厅,环顾四周,文物摆件字画陈设依旧,如此的亲切,此时仿佛又回到当年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同学去厨房烧菜,妈妈关心问起我和家人情况,我一一作答,一边回答,一边观察,私下嘀咕,妈妈看上去身体情况很不错啊,虽然因为久居家中少有外出,人有些发福,但对答如流,并无异常。我不禁说道,你看上去比我妈妈身体还要好,虽然你比她年轻5岁,但是我妈妈腿脚不方便,还拒绝用拐杖。同学妈妈一听,马上就兴奋大声说,她自己腿脚好,可以从家里一直走到外滩,这架势着实吓我一大跳。
突然我想起了,30多年前,我们都在谈恋爱时,同学妈妈常常回忆,当年住在华亭路时因为工资收入低,平时晚上,她和同学父亲总是一起边走边聊天,一直走到外滩才返回。她记忆一定还深刻定格在那一个美好时刻。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妈妈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一些问题,好在我早又准备,回答再回答。同时,内心也有些许安慰,妈妈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太多了。。。。。,回美后,我和爱人聊天,她说这应该是Dementia,还不是Alzheimer。

同学并没有妈妈生病,而敷衍准备菜肴,而是菜肴的丰富远远超过我的意料,冷盘,热菜都十分讲究,佛跳墙,梅菜扣肉,大虾,羊肉,熏鱼,三鲜烤麸,罗宋汤。。。令我感动,毕竟是30多年同学的友情,没有被社会人际关系日益利益价值衡量所同化,没有那种虚伪得连自己都吃惊的演戏而无奈。
同学一再说,看看他现在的烹饪手艺如何?其实我和他都一样,年轻时候不是在家里吃父母烧的菜,就是在单位食堂吃饭,以致出国时,我可以说什么菜都不会做,真正开始做菜是2015年末爱人辞职去新洲照顾生病的丈母时,才急急忙忙学了大约2周如何烧菜,因为女儿要在家吃饭,不能马虎。
这一晚很开心很充实,同学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同学妈妈的身体状况也让我放心不少,也为同学高兴。席间,我问他看过最近爆火的《哪吒2》?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建议作为电影人的他也去看看,给我些他的看法,他答应了。另外,我建议他买一对可拆卸组装的哑铃,进行力量训练,毕竟像我们这个年龄,工作事业也基本定型了,也没有经济负担了,身体就是一切。

临走时,同学妈妈还不停说有空再来玩,把夫人也一起带来,家里大,住在这里没问题,你们是几十年的老同学了。的确如此,最近几次回国,她总是如此,邀我在家里住几天。我说有机会一定再来看你。
同学特意把我送到公交站台,我问妈妈情况还是不错,你有必要躺平?他无奈说,妈妈情况时好时坏,我又问,你不上班,妈妈不问?他说,她脑子糊涂了,你也看到了,相同问题不停的问来问去。我告诉她,电影厂在放假,就搪塞过去了。。。。。
一个月后的周末,同学微信过来,说他用手推车花了足足30分钟时间推着妈妈到电影院看了《哪吒 2》,他把他的想法和我分享了,我再次被他的孝心和诚信所感动。。。。。。。
三图均摄于徐家汇公园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回国时看见关系好的发小,老同学,感情还是不一样,很多往事都会涌上心头。
==============
堵物思情,就像我到了他家的客厅,四周陈设马上把我带回过去的记忆。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我妈所在的养老院,精神方面有问题的老人,与没问题的老人都是分楼层住的,不能混着住。
==============
这个好!我可能写一篇上海高端养老院博文,但是内容正确度我没有把握,是听我姐姐说的。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一讲同学不简单,照顾老年痴呆患者非常的不容易,需要极大的耐心,精神上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
小康早,的确如此,好在我同学妈妈病情除了健忘外,好像没有其他流口水,大小便失禁问题,这很大程度有帮助。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这是一位力求活得问心无愧,要对得起所有人的君子。
============
园姐早,我只和君子交朋友。1990还是1991年,他妈妈骑自行车摔倒大腿骨折?,住在家旁边的田林医院,我同学当时在上师大读书,每天帮照顾他妈妈,连同室的病友都在夸,因为,我也去医院看他妈妈,亲耳听到看到的。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们同学的情谊令人感动。 说明两人都是很好的人, 也投缘。
=============
的确如此!他教会了我很多,包括跳舞 :-)其实,高中我们都很调皮,我考虑再写一篇我们的友情。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要在有经济基础,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情况下; 不是人人都enjoy 这样的生活。 因此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
要有经济基础没错,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文学城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环顾全美国华人,就是文学城的华人最有钱,各个都是财务自由 LOL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一讲太太不也是十年前就不工作了选择照顾母亲。 这是一种对亲情的奉献,让人感动。
================
我爱人是没办法,她姐姐是新洲很有名的医生,她哥哥是上海最好医院的医生,他们都忙于工作,只有我爱人收入最低 LOL,她不照顾谁来照顾?
她照顾妈妈一年四个月直到妈妈去世,然后回来再找工作,好在美国工作容易找到,不像上海35岁就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了。
去年,还是我爱人离职去新洲照顾父亲,也是如此,回来后,我让她休息休息,她回上海探亲,过了圣诞节和新年再找工作就业。 我说对于父母,上帝可以作证,我爱人是问心无愧了,两次放弃很好的工作,这有几个人做得到!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觉得你的同学这样的生活状态也是注重亲情,衣食无忧所至。 何必局限于一定要工作和结婚才是“正常”的人生呢?
==========
京妮儿早,其实我还是觉得人还是要工作,要有和社会交流,比如我每天工作,喜欢和各种人接触,尤其是年轻人聊天,这是件很高兴的事儿,让自己也感到年轻。
刚刚和一个市政府工作年轻人在聊天,他是从明尼苏达州过来的,学过4年中文,他到我们这儿办事,看到我办公室的门上名牌是中国名字,就敲门和我聊天,很有意思也很友好,聊了20多分钟。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eter黑' 的评论 : 这位同学太令人敬佩感动!我母亲最后就是老年痴呆,照顾要极大的耐心。但愿这位母亲的情况能一直这样保持。
==============
早上好,你说得很对,照顾要有极大得耐心。
现在像上海老年化程度越来越高,90年代能活到80多岁已经是很高寿了,现在举目80多岁的老人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老年痴呆更是所有人身心俱疲的问题,只能求上帝看顾我们年老后,不要得此疾病。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国时看见关系好的发小,老同学,感情还是不一样,很多往事都会涌上心头。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一讲同学不简单,照顾老年痴呆患者非常的不容易,需要极大的耐心,精神上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我妈所在的养老院,精神方面有问题的老人,与没问题的老人都是分楼层住的,不能混着住。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一位力求活得问心无愧,要对得起所有人的君子。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你们同学的情谊令人感动。 说明两人都是很好的人, 也投缘。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觉得你的同学这样的生活状态也是注重亲情,衣食无忧所至。 何必局限于一定要工作和结婚才是“正常”的人生呢? 一讲太太不也是十年前就不工作了选择照顾母亲。 这是一种对亲情的奉献,让人感动。 当然,要在有经济基础,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情况下; 不是人人都enjoy 这样的生活。 因此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peter黑 发表评论于
这位同学太令人敬佩感动!我母亲最后就是老年痴呆,照顾要极大的耐心。但愿这位母亲的情况能一直这样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