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服装:把“汉服”比“丧服”的心态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汉武大帝》在播放的时候,有人说,里面的衣服像日本人的衣服。

  这还算好的,据说《花木兰》在美国放映的时候,有华人抗议说里面的花木兰穿的衣服像日本人,他们认为应该改成长袍马褂……

  这个传说不知是真是伪?



  对于把汉朝服装指为日本和服的谬误,我自然是觉得奇怪的,加上之前汉服遭遇的种种情况,难免会问一下:这种情况为什么这么普遍呢?有些事情真的需要说一说。

  于是敲了一篇:

  

  把“汉服”比“丧服”的心态——

  


  大约是去年吧,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上看到这个报道:王乐天,中国大陆第一位把“汉服”穿上街的人。说汉服在华夏大地消失了三百六十年之后,终于重现街头。

  

  当时,我并没有怎么在意他对于某个特殊历史事件来说,可能存在的特殊意味,而只是把这一事情当作改革开放时期的一则新闻而已——但是无可否认,这是一则重要的新闻,一则多年之后,仍然会受人重视的新闻。

  

  关于衣服,对于不久前的中国人来说,当“有没有衣服穿”都成问题的时候,争论“穿什么衣服”就是奢谈了。如今中国人不愁衣服穿了,于是穿什么衣服的问题提了出来。中国人是恋旧的,我不知道这种恋旧是否与中国当年独步天下几千年的辉煌有关系,我只知道世界各国的华人聚居区都固执地叫作“唐人街”,而近几年渐渐兴起的旧时的长袍马褂,则被称为“唐装”。这种“唐装”在一个国际性的会议上由各国领导人带头穿出来之后,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然而有专家说:“这不是唐装,不能叫唐装,是伪唐装。”

  

  我当然知道这长袍马褂不是“唐装”,而是清朝的服装,或者说是清朝服装的改良产品。但是这有很大的问题吗?现代海外华人不是唐朝人,然而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家园称作“唐人街”,这有很大的问题吗?

  

  一直到那张被篡改过的照片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才隐约觉得:大约还是有一点问题的罢——那是一张把《新京报》记者的报道词篡改过的照片。照片上的人穿着汉服,而报道词中的“汉服”被改成了“寿衣”,“民族服装业”被改成了“殡葬业”。


  

  看来篡改人是知道一个事实的:三百六十年来,汉服成了丧服。

  

  但是我不晓得他知不知道这个事实的由来:汉服在被迫成为丧服的背后,有多少民族血泪与哀伤。

  


  世界上大约再没有哪个民族因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而被大批屠戮的——除了中国人之外。准确地说,是中国的汉人,因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服,而被大批杀戮。当年他们是抗争了的,抗争的结果是:活人不许穿,死人可以穿。于是在大约三百六十年前,汉族人死去之后,才可以脱下别族的长袍马褂,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并在脸上蒙一块白布,表示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这一习俗,延续了三百多年,三百多年来,汉服只能作为“寿衣”短暂地留存在华夏大地,然后永远地随死去的人一道,埋入黄土陇中——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神州不复汉衣冠。

  

  剃了三百年头、留了三百年辫子、穿了三百年旗袍马褂的中国人,有很多已经淡忘了这种与旗袍马褂不同的“寿衣”的由来,他们只知道,这个“右衽、交领、博带、广袖”的衣服,叫“寿衣”,是和死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衣服。

  

  辛亥革命来了,革命军开始剪辫子,说要“驱除鞑虏”。备受凌辱的奇怪的辫子,终于被中国人视为耻辱,挥刀斩断了。当时有一张画,画的就是“一剪刀斩断辫子,与满清决裂”。


  共产党来了,说要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是的,还是团结起来好。我们的朋友里面就有满、蒙、回各族同胞,大家早已分不开了。还是团结好,团结起来才成其为中华民族,抵御日寇。团结起来开始新的生活,现代人的生活,穿现代衣服。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多民族一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都为着新中国的缔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当“仓廪实”的时候,“知礼仪”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各族人民纷纷在节日里穿上民族盛装的时候,汉族人开始茫然了——我们该穿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年来,每当出现大家都穿民族服装的时候,汉族人都是最简单的对襟褂子,直腿裤子,腰里系根红绸子,头上缠个白布巾子——他们,在各族人民鲜亮的衣服中显得是那么的逊色。


  

  不甘心逊色的人们于是开始寻觅。

  

  历史总是从最近的地方开始回忆。世界小姐里的中国小姐寻觅到了旗袍。旗袍经过改良之后,的确很美。而在民国时期,这种衣服也是流行过的,也的确是中国人曾经的民族服装。于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改良旗袍成为中国民族服饰的代表。

  


  那么男性呢?女性是旗袍,男性自然要穿相对应的马褂。于是旗袍马褂再次开始流行。年画上的金童玉女也穿上了长袍马褂,男孩子戴起了瓜皮帽,还在脑后拖一根小辫子——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小的时候,年画中的胖娃娃都是戴肚兜的。

  

  旗袍马褂被赋予了新的名称:唐装。大部分人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包括对于历朝历代的服装有一点了解的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个时候,久远的记忆开始了——有人穿起了汉服,在活着的人们的世界里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汉服。那“右衽、交领、曲裾、广袖、博带”的样式,由于制作者手艺的生疏,和穿着者穿着的生疏,显得不是很协调,与文物中和部分影视中见到的汉服的飘逸、洒脱、自信,差了一截。但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为着表达自己恢复民族服装的理想,穿上这种裁剪并非很合适的服装,敢为天下先,走上了街头。


  

  穿便穿了,走便走了,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耐人寻味的是:看到这典型的中国汉朝时期的服装(他当时穿的是右衽、交领、曲裾、广袖、博带),中国的老百姓竟然十之八九说他穿的是“和服”,或者“韩服”。

  

  这一点令我惊讶。

  


  虽然日本人和韩国人曾经从中国学了很多东西,他们的民族服装也的确是打上了汉服的烙印,但是其中的区别还是一眼就能够辨认出来的,何至于把典型的汉朝服装说成是“和服”“韩服”呢?后来穿汉服上街的一些网友,几乎无一例外地有过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的经历。

  

  大约是我们与我们的民族服装疏远得太久了……

  

  不仅如此,就连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也将敦煌的飞天仙女的造型,让给了日本,标示其为“日本娃娃”,广袖、盘髻的漂亮娃娃,也叫“日本娃娃”。至于“中国娃娃”,是穿清朝满装、头顶小黑板的。


  

  我并不反对把一百年来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拿出来教育小孩子,但是反对把三百多年前的民族问题拿出来炒作。因为中国各民族已经是一个大家庭了,没有任何理由再将老祖宗的仇恨拿来搅得现今的同胞不和。况且明朝的灭亡在当时,说实话,更应该怨自己——事实也是这样,明朝亡在自己的朝廷、自己的子民手里。

  

  当年,明朝亡了,满人来了,汉人作为被统治民族,不仅地位低人一等,其民族服装汉服也被迫成了丧服;

  如今,清朝也亡了,满汉终于平等了,作为一个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民族服装——飘逸、洒脱、自信的汉服难道还不能从那冰冷的九泉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吗?嘲笑汉服是丧服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但是我希望他能够知道“汉服变丧服”这一事情的始末。


  

  本来懒得说什么,因为今天又看到一张被篡改的照片,把一个穿汉服的女孩子和哭丧的人放在一起,还加了一些嘲弄的话语。看到之后,就敲了这些字。顺便说明一下:本人坚决反对某些网站里的大**主义,同样也为那些肆意嘲弄汉服为丧服的人的无知感到羞愧——这是典型的不思民族之痛,反笑民族之伤。

  

  下图为中国汉服的婚礼服,不知某些人是坚持要叫她“丧服”呢,还是坚持要叫她日本和服?























还有好多





贴篇文章

  


  民族服装的文化回归

  

  ——民族文化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林建国,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现任湖北教育学院,艺术系副主任。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太大的课题,笔者无能从“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去说其真正的内涵,试图从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的变迁轨迹,探讨传统文化的进程,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 文化的时尚和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有关服装在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性”,服装设计者及一批业内权威人士经常是很认真地重复这个话题,但大多流于口号,究其原因,是没有重新确立民族性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的紧迫感,也就没有现实的压力了,所以只有喊口号了。

  

    一、民族服饰文化之现状


  

    今天,充斥着我们现实生活的现代中国服装,是西方服饰文化的照搬。尽管有中山装以及一批冠以民族改良服装形制,但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母体中脱变出来的现代服饰文化形态了。如果说硬性强调今天服装的“中国特征”,只是在西服中塞入一些民族文化的符号罢了。我们只能站在“国际性”的立点上来谈服装的“现代感”、“时代特征”等,已不可能站在民族文化的本源中去作我们民族服装现代化的文章,我们已经失去了这一资格。

  

    我们常以旗袍、中山装作为民族服装等得到承认时而感到自豪,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它们已退居到点缀的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服、夹克、衬衫,牛仔服等纯西洋服装,今天的中国人已不可能离开它们去展示自己的生活。站在中华民族的立点上,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不存在与国际性的相对地位问题,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多姿多彩,并在不断地丰富着现实生活,唯独汉族的服饰文化断流了。我们呼吁复兴民族服饰文化是基于这样一个国情: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汉人的文化取向决定中国文化的现状。汉文化是在吸收、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后构成中华文化。今天,无论什么因素的作用,汉族是实实在在地放弃了自己的服饰文化。我们当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今天多么沉重的一个话题,没有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今天生存的支撑不行。尤其对全体国民来说,应当予以正确的引导。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服饰文化现状,使当今国人只能在“时装”的范围内选择着装,我们没有用来规范着装行为的民族服装,造就了当今中国特殊的大众着装心理:乐此不疲的跟进时尚。

  


    领导新潮的是一批“新贵”和“新富翁”这一特殊的消费阶层,他们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在同一群体中相互以服装作为攀比的心理需要。由于他们偏低的审美要求和文化素质,往往把流行引入单纯的模仿和盲目的追求名牌高档化的不切实际的轨道之中。

  

    另一个消费阶层是占大多数的普通群体,皆是文化偏低及不具经济能力者和年轻人。他们追逐市侩文化,尤其是港台的流行(其本身就是泊来品),只要市场流行一经出现,一概追之。对其以审美标准来要求着装是多余的事。

  

    职业工薪阶层、知识群体是社会消费的中坚阶层。他们具有理性的消费心理,成熟的消费行为,对于盲目和任性的流行,起到镇静和净化的作用。因过于理性,在只有时装的现实里,他们的消费取向往往趋于保守。由于没有象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有完整的民族服饰体系,在着装上可供他们选择的余地几乎是零,所以只有被动地跟着时装流行的步伐,这就是现实。


  

    二、谈古为论今

  

    展现近三千年的中国服饰文化,才知道服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的历史沿革是息息相关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观念的等等,都在作用于它,我们的民族服装,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具特色,但在样式、服饰纹样及色彩等方面始终沿袭着一定的规律,从属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脉络。研究我国服装发展的历史,使我们能准确定位民族性的涵义,正确理解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某一文化的具体样式的发展和变迁,来认识文化传统的演变过程,方可解释传统和现代的传承关系 。

  


  

作者:紫叶七星 回复日期:2005-3-6 21:48:47 

  汉族传统服装在样式上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商周以前的服装多采用上衣下裳制,后期的胡服、胯褶、襦裙等都是这些服装的遗制。上下相连的服装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之交,名叫“深衣”,以后的袍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上衣下裳式妇女穿着较多,男子在隋唐以后多穿上下相连的袍衫。

  

    在装饰上,传统服装多讲究采用动植物与几何图案,文样的演进大致经历了抽象、规范(几何图形)对称、写实等几个阶段。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简练概括,有抽象的装饰趣味。周朝以后的装饰图案日趋工整,布局严谨考究,与青铜器造型艺术特征相一致。这些特点在唐宋时期表象得尤为突出。到了明清时期,其装饰手法注重写实,一簇花朵、一群蝴蝶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不作过多艺术处理,少有创造性。


  

    传统服装在色彩的运用上,则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史记。历书》有“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的记载,还特别提到秦灭六国“以为获水德之端------,色上黑”。说明此时对色彩的使用,是非常单纯和厚重的艺术特色。后来则长期以黄色为最贵重,它象征着中央。青色象征东方、红色象征南方、白色象征西方、黑色象征北方,青、红、皂、白、黄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有的朝代规定正色只有帝王官员可以穿着,百姓只能穿由正色调配出来的间色服装。上古时期服装的色彩单纯,鲜明,色度反差大,与同时期的彩陶的装饰艺术手法相一致。

  

    汉族传统服饰,最初阶段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一并发展,成为等级制度的象征。中国的冠服制度的建立大约在夏商之后,至周代逐步完善,同时,冠服制度也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诸子百家所争论的问题:如有关天人关系、古今关系、礼仪法度等,对当时服饰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影响。儒家提倡“宪武文章”,维护西周的等级制度,主张一切言行衣着都必须“约之有礼”。墨家则提倡节约,主张衣冠服饰及其生活用具只求“尚用”,不必过份豪华,更不必拘泥于繁缛的等级制度,反映出墨家学派的价值观,主张人们对生活应采取的态度。道家则崇尚自然,反对修饰的审美观,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观念,为后人所尊崇。

  


    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吸纳外来文化和异族文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她才显得宽厚、丰满。变革是必须的,但不是照搬而是完善自己,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脉承关系,都在这个定律中行进着。违背这个定律就会走向灭亡,就只有依赖于人,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庸,对此在人类历史上有证可考。以我为本,立足于构建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广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份,才使得本民族文化的特质更具个性,更具有活力,更加能丰富人类社会文明这个大框架。我国服装历史上改革的第一人,战国时代果断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从战争的行为需要出发,取他之长补己之短,首开了汉族服装吸收异族优秀服饰文化之先河,皆为时尚。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同时,兼收了六国的车旗服御,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主要的有服饰制度,进一步使服饰更加规范地体现等级制度。到了汉代又继续保留了这一制度的遗制。丝绸之路的开通,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始传遍世界各国,处于人类文明进化先进位置的汉文化开始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一历史时期,是体现了文化上的民族性和国际性之辩证关系的第一个佐证。

  

    汉代四百年间,袍服被作为礼服,妇女的服装仍然是以着深衣为时尚。据文献记载,魏晋时期的法定服制沿用秦汉古制。


  

    在南北朝,各个少数民族在初建政权时,则按本民族习俗穿着,以后受到先进的汉文化影响,羡慕汉朝的典章制度,及帝王百官峨冠博带的一套礼仪,也穿起了汉族服饰。由于北方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传统的冠冕衣裳被保存下来,并一直沿传至明代。

  

  还没完

作者:紫叶七星 回复日期:2005-3-6 21:49:55 


  隋唐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得以繁荣,反映在衣冠服饰上为丰美华丽。突出的是妇女的服饰形制之盛可谓空前。唐天宝年间,妇女中还流行着男装,反映出开放又开明的思想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这就是时尚.。时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生,存在和自己文化同步, 这也为,时尚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例证。京师长安( 在当时的历史时期 ),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汉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将自己的文化辐射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对于外来文化,,唐政府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 因此,使得民族服饰更具时代特色(是民族性的时代特性),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今天东南亚尤其东亚诸国的礼服( 即民族服装 ),仍保留我国汉唐时期的形制特征。

  

    在宋代,号称继承了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 为附和统治者愿望 ) 提出了“存天礼”,“去人欲”的思想主张。在这种思想的支配和统治下,文化走向开始了转弯。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衣冠服饰上,趋于保守,样式没有多少变化,色彩也不如以前鲜艳( 没有了丰富多彩 ),但成就了“质朴,洁净”的审美观……

  

    元代的服装多以长袍,男子的服饰多从汉俗,妇女的服装也是以袍服为主,上下一体,南北一至,只是称谓不一样,如: “国朝妇人礼服,鞑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


  

    明朝夺得政权后,根据汉人的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将服饰制度作了重新规定,男子恢复了传统特色,以袍衫为主要形制,冠冕衣裳也当然地承接古制了。妇女的服装形制主要有衫、袄、霞披、背子、比夹及裙子等,样式多,则仿自唐宋,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强盛时期,是汉族服饰自商周形成“博袍大袖”的冠服形制,以发展到最简洁、最成熟、最完美的时期,同时,它也处在一个变革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转折期,是汉族服饰在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序律中变革成为可能的时候,然而,历史的发展却为她作出了另一种安排--------

  


    清顺治元年( 1644年 )清兵入关,沿途发布告示,明令汉人遵照本朝制度。次年,攻下江南,清庭又励行剃发令( 即男子要剃掉头顶前半部的头发 ),严令如果仍保持明代制度,不遵守本朝制度者“杀无赦”。这就是当时被称之为的“留发不留头”的时政。鲁迅先生曾怀着深切的感触说:“男男女女,要吃这前世冤家头发的苦了,只要看明末以来的陈迹便知道的。”随之而来的是改冠易服,清庭强迫汉人一律改着满服,妇、儒、隶、伶、婚、丧等不在此限。在实际的执行当中对儒者一样严厉。一些乡间百姓因不知法律,偶尔穿明代服装进城,都被剥得精光,以保全性命为幸。可见,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汉人着满服是通过武力强制执行的。要使先进的文明屈从于落后的文化,必将演绎成残酷的民族压迫的惨剧,这就是历史。( 这也是人类历史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的一种碰撞和融合,说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其那个时代特有的现实存在,即:时代性。)它使汉族的服饰文化失去了与现代文明对话的全部条件。

  

    清朝的服装在保留本民族习俗礼仪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服饰中的一些特点,而彻底废弃了冠冕衣裳为祭祀之服, 以及通天冠、绛纱袍服的传统制度,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自诞生开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变迁,至此遂告终结。

  

    汉族妇女的服装,在清庭制定“男从女不从”的规定下,基本保持明末的形制, 满族妇女的服饰大体与男子相同,基本没有变化。后又仿效汉服,经过不断的演变,满汉妇女的服饰终于形成一代特色。汉族女装尽管继承了明末的传统,经过清代近三百年的影响,到了近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解放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汉族妇女的服装还有普遍的遗留存在,今天在南方某些农村地区,还有少量的汉族传统服装样式残留。


  

    三、一个世纪百年

  

    二十年代以前,妇女的服装仍保持上衣下袍的形制,和清代的服装没有多大区别,大袖,长摆,直QI(?),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装款式新颖,形制日趋丰富。如: 上衣腰身变得比较窄小,领子缩得很低,袖长不过肘,下摆制成弧形。裙子也有所缩短,裙褶完全取消而任其自然下垂,此时,男子的服装还没有多大变化。

  


  待续

作者:紫叶七星 回复日期:2005-3-6 21:51:38 

  自唐朝以来,中国妇女服装的裁剪方法,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成平直状,没有曲线的变化。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妇女才懂得曲线美的道理,人们才改变了某些传统的习惯,将服装制成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看中国近代服装的演变轨迹,我们将看到旗袍( 妇女喜欢的样式 )在不停的变,但万变不离“民族性”其宗。近代中国妇女服装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着旗袍,旗袍原本是满族妇女喜爱的服装,二十年代前后汉族妇女开始模仿着穿,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最终成为中国妇女喜爱的服装,二十年代前后这个时期,尽管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却是中国服饰文化上的一次革命,是走向建立现代服饰文化的一个开端,同时又一次使我们 ( 由其汉文化 ) 远离了并非在自己民族意志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新传统。

  

    三十年代,受西方文化日趋东渐的影响,旗袍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形制,但在这段时间内,旗袍开始流行,其样式变化主要集在领、袖及摆长的变化上,变成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妇女服装样式。旗袍的优点是能体现女性天然曲线美,在实用方面,旗袍不能象其他服装那样普及和占据生活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它不适应任何身段的女性穿着,因为旗袍善于“扬长”而弱于“避短”,对于形体的弱点不但不能遮掩,反而更易暴露,并不便于活动,穿旗袍挤公共汽车就是个问题。


  

    四十年代起,旗袍趋于取消袖子( 指夏装 ),降低领高,并省去了繁琐的装饰而更加轻便适体,更具现代特征。男子服装除上流社会开始流行西装外,其余没有变化,基本保持清末的服饰: 长袍、马褂、瓜皮帽。

  

    所谓中国现代服装,是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约五十年的时间内服装的发展状况。这五十年是国人放弃传统最彻底的时期。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的生活方式的结束,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也随之消失,服装则首当其冲。五十年代至六十年前期,是一个新旧观念交替、生产得到发展、生活安定的时期,国家提倡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为人民设计出新颖大方、省工省料、便于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服装。 ( 这里,传统已经不是人们在构筑新生活时去考虑的因素了 )于是,服装的实用性得到了重视,“而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观被忽视,传统被淡忘,人们已经让新生活充斥着头脑和心身,人们憎恨一切旧的东西,已经砸烂了一个旧的世界,人们都是新的人,将建设一个新的世界,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适合各种场合的各种功能的款式也得到了发展,简洁质朴的衣着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之中了,整洁美观、朴实无华的大众化和平民化的服装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流行现象。

  

    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的激流冲击了中国人刚刚建立起的对于新服饰文化的信心,政治因素把人们统一在同一衣着模式之中,无色彩、无个性、无性别的服饰现象,扭曲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使服装文化又一次成为政治风云变幻下的牺牲品。值得指出的是: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政治动荡,都是以冲击自己的文化传统为终极行为,从五.四运动到文革无一例外。

  

    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又一次从禁锢中解放出来,社会走向开放,中国的民族文化又一次向西方文化敞开了更宽阔的胸怀,同时表现出高度的“包容性”,又一次使中国人向国际化跨出了一大步,而疏远了自己传统的多少步,对此,几乎没有人去计较了……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已经是那样的陌生了,对她没有了依赖,只有去依赖别人的所谓的时尚了,并且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心悦诚服.


  

    改革开放的确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观念的更新,文化的繁荣,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服装多样化的流行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们有更大的空间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经济的、文化的应有尽有,我们就是这样不假思索地去迎合就是了,在衣着上更能体现这一点: 从西服热到运动装热,从喇叭裤到萝卜裤、到牛仔裤,从高跟鞋到耐克、到阿迪达斯,流行之快,令我们自己都始料不及,跟进时尚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站在世纪之交,反观久远的历史,回首我们走过的一个世纪百年,自会有着许多的不安……或许,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忘却了祖宗,我们放弃了传统的许多珍贵东西,有些是无奈,更多的是对自己出处的无知,末了,才让我们终究会感到心灵的空虚,毋庸置疑,今天就是这样一种情形。

  


    四, 民族性回归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传统的服装,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早已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了,早已经是博物馆艺术和教科书文化了,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太长的一段距离,我们已经无法去演义从明末至今三百多年的时间跨度里,代表中国服饰文化传统的汉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形态是何等面貌? 曾几何时,时装设计师们将紫禁城扛在时装模特儿肩膀上,信步于舞台,并冠之以“民族性”,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民族性定义重新确立时的不知所以,而表现出一种盲目、牵强的举动,说这是无知也应该是准确的。

  

    服装的民族性只能从民族文化的本义上去界定,针对我国目前的服饰文化现状,首先要从西方文化的依附中向民族文化回归,而不是对某个传统服饰文化的样式和文化形态的套用。当然,文化的内涵是通过具体形态来体现的,但此时的文化形态,一方面是基于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又是时代特性的体现,即:民族文化特征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服装型制。这样做难吗?当然,拿来主义最容易,为什么我们的服装业和服装人,能紧紧跟在西方人的后面,而没有创造自己的服饰文化的智慧,以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为本,建立中国的服装产业,而只有抄袭,抄袭之迅速,甚至今天巴黎出现的新款式,明天就可以出现在中国。说到底,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认识不了解,不了解她的价值所在,不懂得我们必须要依赖于她、爱她并且保护她,说到底我们是处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却作着没文化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将传统放弃得如此的彻底?为什么我们今天又有信心复兴民族文化?因为我们还没有不可救药的健忘。在这一两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 我们的民族受过辱、受过难、受过苦、受过痛,似乎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会懂得自己的传统的重要,蓦然回首而发现离不开她,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存在的现实需要。回顾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文明的兴衰史就可以知道了,没有了自己民族精神体现的文化的切肤之感,是一种多么痛苦的滋味。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人率先冲破封建服饰制度的禁锢,西洋服装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处于服装文化的领导地位,接受这一领导最彻底的,非中国人莫属。今天的中国人的着装九成以上为洋服(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服装)。

  


    西洋服装处于领先地位,是遵循了欧罗巴文化发展脉络的产物,它同样是吸收外来文化并丰富了自己,所以国际性的欧洲服饰首先是自己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东方人穿西服不会给人以这样的联想: 西服是从满服或和服里演变而来的,因为西洋服装表现出的同样是一种强烈的文化特征,体现了自己的民族性。

  

    中国的民族服装,之所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古老的封建政治文化带来的恶果,是她适应不了时代突变对文化的需求。她远远落后于时代对服饰从形式到内容的期望。

  

    我国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衰败,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贫困不堪和文化落后的国家。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社会的贫困和文化的落后到了一个极限。古代的优良传统只是在狭小的空间里作着顽强的斗争,与此同时,世界已经从机械化向电气化时代过渡,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在快速向前发展,为了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步伐,西方的传统服饰文化开始向时装化转变,同期的中国,仍然处在封建的“纲常”思想支配着的社会生活,仍然是牧业思想文化在农业文明社会里独一无二的存在(尽管她已融合为中华文化了)。当工业文明的大潮向她袭来时,这一文化以自己的落后身份退出历史前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对此,单靠民族自尊的驱使也无济于事。


  

    今天的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全新历史,但几乎是在躺在别人文明成果里拿来的引以为自豪的成就,物质的、文化的、尤其是服饰文化,皆为拿来主义。

  

    中国人的创造力,是否永远体现在这样的抄袭下去呢?如果我们不回归到我们文化的本源上,去确立( 许多都已经消失了 )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我们将面对自己越来越空忽的心灵,最终没了底气。

  


    从民族服饰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我们方知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是一个什么样关系,在今天传统文化现状,让我们感到困扰的时候,只有走进历史中去,找到我们都是谁的答案,我们才会有足够的底气,使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我们往前走的精神支柱。只有了解她,我们才能从心里去爱她和保护她,我们才能长成铮铮的汉子。

  

    台湾东吴大学曾祥铎教授,在谈到文化民族性的问题时指出:“我们的祖先过去各个时代居于时代前列,创造过优秀的文化,我们今日应恢复过去那种创造力,不可盲目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只会使人类日趋没落,我们应重返精神故乡。”当代中国人应充分体认到自己所负的历史责任,切勿妄自菲薄。













这里有张草图,是汉服中的深衣与和服的对比,


  总的来说,汉服飘逸洒脱一些,线条柔和一些;和服拘谨一些,线条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