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风云榜盘点2005电视剧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男主角  陈宝国 (《汉武大帝》)   最佳女主角  陈小艺 (《半路夫妻》)   最佳男配角 王刚 (《京华烟云》)   最佳女配角 陶虹 (《汉武大帝》)   最佳制片人  杨善普 王鹏举 (《京华烟云》)   最佳编剧 都梁 江奇涛 (《亮剑》)   最佳导演 胡玫 (《汉武大帝》)   最佳电视剧歌曲 《雪线》(《家有九凤》 演唱者刘欢)   内地最具潜质新人奖 胡歌 殷桃 港台最具潜质新人奖 林峰 吴卓羲   内地最受欢迎男女演员 胡歌 赵薇   香港最受欢迎男女演员 郭晋安 佘诗曼   台湾最受欢迎男女演员 何润东 林心如   香港地区最佳收视内地剧 《小鱼儿与花无缺》   终身成就奖  王扶林   风云大奖  《亮剑》   十佳收视电视剧   第1名 《京华烟云》   第2名 《亮剑》   第3名 《汉武大帝》   第4名 《半路夫妻》   第5名 《哑巴新娘》   第6名 《任长霞》   第7名 《家风》   第8名 《大宋提刑官》   第9名 《圣水湖畔》   第10名《小鱼儿与花无缺》   2006年6月6日,“中国剧,中国造”大型主题晚会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举行。这次活动以日播节目《电视剧风云榜》为基础,对2005年的电视剧行业做出专业盘点和权威排行;以“中国剧”的概念为核心,吸引了数十剧组及四百余位行业内人士和演员共襄盛举,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加油助力。 包括尤小刚、邹静之、王扶林、乐易玲、胡玫、张前、尚敬、王晶、杨亚洲、彭三源、铁佛、王鹏举、刘燕铭、刘德宏、杨善朴、沈好放、刘惠宁等导演及制片人,以及赵薇、陈宝国、王姬、王刚、欧阳奋强、李明启、吴若甫、马景涛、陶虹、张卫健、张茜、郑元畅、林心如、李诚儒、黄圣依、杨子、羽泉、雷恪生、潘粤明、佘诗曼、郭晋安、翁红、温兆伦、刘威、陈松龄、何润东、陈德蓉、寇振海、何庆魁、王庆祥、王馥荔、陈小艺、金莉莉、刘佳、胡歌、童蕾、左小青、刘丹、胡静、殷桃、林峰、吴卓羲等演员都悉数出席。   “中国剧,中国造”大型主题晚会锁定2005年度在中国播出的电视剧集,奖项由“最佳收视”奖项、评审团专业奖项、“最受欢迎”奖项和组委会大奖四大部分构成。主办方光线传媒联合收视率调查机构AGB尼尔森,统计出2005年度在中国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50强,这些剧集即为最佳收视奖项的基础。该奖项已于4月27日提前揭晓。此外,评审团专业奖项也全部出自这50部电视剧目。   最终,在“最佳收视”奖项中,由《京华烟云》《亮剑》和《汉武大帝》捧走2005年十佳收视率前三强的宝座,而其余收视十佳剧分别为《半路夫妻》、《哑巴新娘》、《任长霞》、《家风》、《大宋提刑官》、《圣水湖畔》和《小鱼儿与花无缺》。这十佳收视剧集是2005年在收视率上表现最优秀的电视剧,它们对于电视剧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对于其他电视剧来说也是一种表率。而在此次晚会中,十大剧集中的主创人员以强大的阵容集体出席,以行动来支持这场盛会。而增设的港台地区内地剧最佳收视奖则由《小鱼儿与花无缺》夺得。   在评审团专业奖项中,胡玫、杨善普和王鹏举、都梁和江奇涛分获年度最佳导演、最佳制片人和最佳编剧大奖,而最佳男女主角和配角则被陈宝国、陈小艺、王刚和陶虹摘得。本届力推的年度最具潜质新人奖,也是在专业类奖项中唯一同时表彰内地和港台演员的,由胡歌、殷桃、林峰和吴卓羲获得。   在组委会大奖中,《亮剑》凭借2005年的风云之势夺得年度风云大奖,而拍摄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经典之作的《红楼梦》导演王扶林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此外,票选部分的内地、香港及台湾最受欢迎男女演员奖项在6月4日凌晨终止投票,最终这六个大奖分别被赵薇、胡歌、佘诗曼、郭晋安、林心如和何润东以超高人气收入囊中。   一种态度:用“数据”彰显力量   此次“中国剧,中国造”大型主题晚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以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评奖的大基础,并设立数据类奖项。联合国际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AGB尼尔森为2005年的电视剧收视市场做出统计。为了贯彻和推广数据理念,这些数据不仅在背景板,甚至包括VIP门票上这样的细微之处都随处可见:2005年中国生产976部剧总共1.58万集,2005年中国电视剧创造了198.5亿元的广告总收入,占据了中国电视市场收入的一半,这些都足以让每个人感到数据力量的震撼及主办方的态度。有了数据这项硬指标,对于整个行业的市场借鉴意义不言而喻。电视剧在电视产业中一直保持领先的产业地位,这种领跑,需要数据来证明;而从小数据中,我们同时还能看到电视剧业发展的大方向。   一个新名词:“中国剧”   本次晚会的主题是“中国剧,中国造”,即是要通过行业内的推广,大力提升国剧在国人心中和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和口碑中,韩剧、日剧、美剧依然是追捧对象。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剧在亚洲市场的份额和销售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已经从原来的3万美元/集下降至5千美元/集。可以说,中国电视剧已经面临了空前的压力。此次盛会中,主办方旨在发动业内、媒体和大众的力量,共同重视中国电视剧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所以,“中国剧”这个新名词也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标志和一面旗帜,让“中国剧”这个概念服务于整个电视剧行业。   这种“服务于行业”的理念贯穿了整场晚会。开场的歌舞表演“风云汇聚”就以《中国龙》为音乐背景,并打出了“国剧当自强”的口号。随后是专门为电视剧行业幕后人员制作的一段VCR,包括铁佛、马中骏、尤小刚、王鹏举和杨善朴等电视剧业的大腕纷纷对“中国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意在团结起来,一起推动行业进步。使我们的电视剧最终可以走出国门,占领海外市场。这些重量级幕后制作人员的齐齐出席与纷纷表态,使整场晚会别具意义。   重点推荐“新人”   本次活动把新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它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奖项颁出,目的是为了鼓励电视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新人是整个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势力之一,代表着行业的未来。最具潜质新人在专业奖项里是唯一一个分设内地、港台的项目,也是整个风云盛典中唯一一个有两名获奖者的项目。   相比欧美和日韩,内地电视剧产业在造星机制和观念上都相对滞后,因此以目前内地电视剧市场年生产1.58万集以上剧集(《2006年中国广电蓝皮书》发布)的制作量,具有号召力的一线演员却仅数十位,这样的反差也困扰着众多电视剧制作机构;出于发出倡议、积极推动电视剧行业发展的考虑,评审团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最具潜质新人奖,鼓励新人进步,增添行业的新兴力量。   表彰制作机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整个香港电视行业的黄金时期,其中又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TVB)拍摄的一大批电视剧尤为经典。   所以,TVB作为香港地区为电视剧行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幕后制作机构,它的成功是无可替代的。本着对幕后制作公司的尊重以及对电视剧行业发展大力推动的出发点,此次主题晚会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彰环节,以褒奖TVB的成绩。在该环节中,林依轮、温兆伦、陈松龄、刘丹等人将演唱了一系列由香TVB制作的精彩剧集的经典主题曲,《儿女》《万水千山总是情》《一生何求》《铁血丹心》这些熟悉的旋律相信已经唤起了很多人对于那个年代的回忆。   一份缅怀:“小角色”的大人生   整场晚会最有分量的压轴表演是由胡歌、童蕾领衔,近20名新晋演员共同合唱的《壮志在我胸》。这种让新生代表演群挑大梁的方式其实也显示了主办方的良苦用心,意在突出“小角色、大人生”的精神主旨:一是向2005年辞世的傅彪及高秀敏两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致敬,以他们为代表的这类演员用一生的小角色精彩演出带给了无数人欢笑与泪水,进而成就了自己令人尊敬的一生;二是鼓励新人,认真坚持地走下去,每一个小角色都是电视剧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一场盛会:“主持阵容”男才女貌   今年的“中国剧,中国造”在主持阵容上依旧很有看头,刘仪伟当仁不让的成功捍卫主持地位,而他的美女搭档换则由去年的曾宝仪换成了主办方光线传媒的当家主持花旦李霞。李霞之前曾一度被“弃用”传闻困扰,也有“过气”等不利谣言传出。而此台晚会中,主办方对这位美女主持委以重任,不但让谣言不攻自破,也足以见李主播当家花旦地位的不可撼动。两人精彩的“脱口秀”主持贯穿全场,让整台晚会高潮迭起。此外,索妮、柳岩两位《电视剧风云榜》的美女主持也携手与胡歌、李成儒、刘威、吴若甫、张卫健分别颁出“最佳收视”奖项。   随着各大奖项的颁出,2005年电视剧行业的成绩表也尘埃落定,希望在“中国剧,中国造”的大主题下和电视剧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电视剧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