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次把对华贸易战包含香港,港府斥无视世贸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把对华加徵10%关税和撤销小额包裹关税的贸易战措施适用於香港,是首次把香港列入对华贸易战1中,港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是无视世界贸易组织把香港视为独立关税区的做法,正研究有否违反世贸规定以便跟进,促美方尽快纠正现时的「错误做法」。中华厂商会认为,美方此举会损害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及转口港的地位,业界须严阵以待;香港总商会则以审慎态度看待事件。

美首次把对华贸易战包含香港,港府斥无视世贸

6.2 香港贸易发展局因应美国加征香港货品10%关税,下调出口增长半个百分点至3.5%

港府发言人昨(5日)晚深夜发稿批评美方的做法,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今早则在电台作进一步阐释,他承认,美国加徵关税会影响香港的出口环境以至贸易,但由於企业早在上一轮贸易战後作出应对,估计今次加徵关税对总体的影响不会很大;他以2023年的数字为例指出,香港出口往美国的货物总值约为61亿港元(下同,折算约7.5亿欧元),占香港总出口量约0.1%。不过,问题重点是,美国无视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的地位,这行为非常无理。

由於美国有不跟从世贸裁决的前科,被问到港府除了研究是否透过世贸组织跟进以外,会否一如一些建议所言,对美国采取诸如关税之类的报复措施,丘应桦的答案可产生歧义,他先是重申香港是自由贸易地区,不设关税,但接着说:「这(指设关税)是另一个考虑。」

美国曾在特朗普第一届任期签署可对香港作出制裁的行政命令後,於2020年要求香港把入境货品标签上的「香港制造」,改为「中国制造」,经港府申诉後,世贸裁定美国违规,但美国拒绝跟从。

贸发局:涉增150亿元税款 出口增长下调0.5个百分点

另外,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范婉儿亦引述2023年的数据指出,香港出口至美国,而又以中国内地为来源地的产品,占香港整体出口约 3%,预计加徵10%关税涉及的税款约为 150亿港元。

她又说,香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低,相信限制性贸易措施对香港带来的影响轻微,但因应新措施,贸发局仍将香港今年出口增长预测由 4%下调至 3.5%。但她维持整体出口展望乐观的预测。

范婉儿又说,即使关税导致中国商品价格上升,但以中国货的品质及其价格,相信其竞争力仍然强劲,美国难以找到其他替代品,因此不太担心美国的消费需求会一下子消失,反而是当地消费者可能因此承受较高价格。

厂商会:分散市场不易 中小企年中访泰越谋拓展

虽然官员声言美国做法对香港易响不大,但以制造业成员为主的厂商会则有不同意见。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行政总裁徐耀霖认为,新措施对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及转口港地位均有损害,他指出,由中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至美国的货品,以及香港制造出口至美国的货品全部都受影响,而该会很多会员均以美国这香港第二大出口地为市场,特别是从内地经香港出口到美国,在2023年的相关货值高达1529亿元。现时对所有货品加徵10%关税,将波及轻工业如制衣丶珠宝丶钟表及机械。

对於分散出口市场,徐耀霖直指并非易事,因为东南亚市场的订单是「量少单细」;他又说,厂商亦希望采购来源减少对中国依赖,但内地仍然是香港的最大供应地,估计分散采购来源及市场步伐较慢的港商会最受加税影响,期望港府就香港的独立关税地位向世贸交涉,并向北京的中央政府反映业界经营问题。

虽然新兴市场被指「量细单少」,但面对中美贸易冲突难免会伤及香港这池鱼,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志华透露,商经局已与该会商讨应对方法,年中会率团,带领中小企寻找其他买家和厂房,目标地点除「一带一路」外,还有泰国丶印尼丶越南丶马来西亚丶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等六国,认为当地发展较为成熟。

香港今次是首次被牵涉入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中:特朗普首个任期的对华贸易战,并未波及香港;他於2020年颁布行政命令,取消美国法例下对香港有别於中国的差别待遇後,亦未触及关税;即使今次对华加徵 10%关税的行政命令,亦未提及香港;但美国海关及与边境保卫局和国土安全部的联邦公告,却引述 2020年行政命令,把徵收额外关税的中国产品订明「包括香港产品」,而同为中国特别行政区的澳门,公告则未有包括在内。

查看评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