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春晚消息外泄,央视的春晚导演组内部下达了口头命令:任何人不得向媒体发布晚会进程及细节,并严禁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为外来人员进入央视提供便利,违者一律严惩。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禁让人愕然。在网上的央视博客圈中给出的理由是:不能让人提前偷走了春晚要给全国人民的欢乐。读之又不禁让
人哑然失笑。这样的“封口事件”,恰好展示了央视春晚充
满傲慢与偏见的嘴脸。
带给全国人民欢乐?好大的口气,如果这话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说的话,可能还有点可信,因为那时候春晚是全国人民大年三十晚上唯一的“精神食粮”,确实给不少人带来欢乐。但春晚没有与时俱进,而是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以致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现在都已经什么时代了,央视春晚还凭什么敢认定全国人民现在还非得认定没有它,就没有欢乐?地方电视台春晚节目的异彩纷呈,互联网络的兴起,播客、基于web2.0的各种视频网站的兴起,还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娱乐选择,大年三十晚上,人们的欢乐选择已经呈多元化的趋势,央视的春晚只不过是一只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的鸡肋,一项可有可无的选择。春节组委会不认清这样的形势,不适应形势对节目进行革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反而还画地自限,且自信心爆棚,不是傲慢是什么?春晚组委会为什么要下“封口令”?显然它事先存在这样一个假定:传媒都是不怀好意来进行负面报道的。姑且不说它年年雷同的节目、年年都大同小异的主持人和明星面孔是否值得传媒来泄露已经成疑问,限令传媒采访、报道这一事实本身(何况传媒向读者报道其进展,本身就是对春晚的宣传),就是对传媒自由和权利的干涉。这样子闭门造车、拒传媒于门外的态度,像网友说的一样,只能表明:春晚是不需要传媒和大众知道的,也就是说,它是不需要广大观众参与的,更不需要大众来指手画脚。多么自我感觉良好的春晚!
春晚组委会下达“封口令”,估计和2006年互联网的兴起特别是恶搞流行有关,说到底它怕的是传媒的报道到了网络上,不知又会引发怎样的讨论、批评甚至是恶搞的风潮,这肯定会影响它一向认为的自己的正派形象。说到底,它无法容忍它的节目也即它自认为自己向大众提供的“欢乐”等被网民恶搞的局面。这固然是事情的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有讨论和恶搞证明还有人看它,还有人关注它,这应该是它感到欣慰的地方。同样,传媒肯主动来关注它报道它,证明它还为人关注,“封口令”无异于直接告诉传媒谢绝关注。我实在想不出世界上有哪一个娱乐节目会采取这样“赶客”的招数。待到有一天传媒真的不来关注了,“封口令”不用下了,遂它所愿了,但它无疑也已经寿终正寝了。
央视春晚何时才会放下其傲慢的身段,抛弃偏见?它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来转变角色。报载,1月28日,央视春晚总导演金越出席春晚官方网站开通仪式,一一回答记者提问。当有记者问春晚为什么连续两年都没有邀请老百姓很喜欢的郭德纲时,这位金大导演回答:“你怎么知道没有邀请郭德纲?郭德纲就能代表全国观众吗?你有证据吗?你有统计数字吗?他在北京、天津火,北京、天津能代表全国吗?我在我们家还火呢,我能上吗?”
有这样一位充满傲慢与自大的导演存在,试问你怎么还能够对07春晚有良好的指望和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