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短记录片扯出慈善阴谋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爱滋病在大陆是个政治敏感题材,「颖州的孩子」纪录片能顺利拍摄完成,源於中共中央的态度出现松动,加上影片设定为不敏感公益广告与反歧视性质,但该影片也意外暴露出大陆民间社会常以动机阴谋论,质疑慈善家的善行义举。 拍摄「颖州」一片初始并不顺利,导演杨紫烨曾指出,「刚到农村时,农民并不欢迎,认为我们将不光彩的事情暴露出来」,后因○四年中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与爱滋病人见面,并吃饺子同过春节,「官方的姿态使整件事得到改变」。

不过,「颖州」的拍摄也意外揭开中国民间社会的「性恶色彩浓厚」现象。该片取材於中国第一个民间抗爱救助组织「安徽阜阳市爱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简称阜爱协会),该会於二○○三年十二月,由当地女企业家张颖结合商界友人共同捐款成立。

张颖与「阜爱协会」的成立,大陆民间社会并未以鼓励与支持态度认可,反而是处处以「动机阴谋论」质疑该协会,而○五年十二月,张颖因照顾爱滋病儿童善举当选「二○○五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后,「双面」爱滋母亲的质疑更是纷至沓来。

大陆媒体报导质疑该协会资助孩子的数量与财务支出有问题,后经阜阳市卫生局与民政局查帐确认支出无误。

而当「颖州的孩子」纪录片去年八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世界爱滋病大会上放映,由於片中描述张颖救助的两名爱滋病儿童故事,镜头曾「不止一次」出现张颖的身影与叙事旁白,影片播毕后,近四十名现场中国记者当着五十多名外国记者的面,竟争论起张颖有拿爱滋儿童「作秀」之嫌。

2002年联合国发表「爱滋病:中国的铁达尼号危机」报告指出,爱滋病是让铁达尼号(中国)沈没的巨大冰山,问题是中国社会对如何解决这座冰山并无共识,且还习於用动机论质疑行善者。

据报导,2007年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记录片:《颍州的孩子》。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