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也对中美紧张局势对AI安全进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遗憾
一位前中国外交部官员当面拿一份重要的国际人工智能(AI)安全报告开玩笑。这份报告由 “人工智能教父
”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教授领导、96位全球专家共同撰写的。
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现为北京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学者。
傅莹和本吉奥教授两人周一(2月10日)在巴黎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全球人工智能峰会前的小组讨论中发表了讲话。
此次巴黎人工智能峰会的目的是让世界领导人、技术高管和学者聚在一起,来研究AI对社会、治理和环境的影响。
傅莹首先感谢加拿大本吉奥教授提供了这份“非常非常长”的文件,并补充说中文翻译长达400页左右,她还没读完。
她还挖苦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AI Safety Institute)的名称——本吉奥教授是该研究所的成员。
中国现在也有自己的同类机构;但傅莹指出,中方决定将其称为“人工智慧开发和安全网路”,因为已经有很多类似机构,但这种措辞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人工智能聊天产品“DeepSeek”(深度求索)面世,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第一周,这家中国AI初创公司向全球科技界投下了震撼弹。
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AI Action
Summit)迎来了来自80个国家的嘉宾,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和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等美国科技巨头均出席。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不在嘉宾名单上,但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会加入。
此次峰会的一个焦点是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监管AI。这场峰会召开几周前,中国的DeepSeek推出了强大的低成本AI模型,挑战了美国的主导地位,引发了巨大的产业转变。
“中美对立有碍AI发展”
此次双方的激烈交锋,是全球政治在强大的“AI军备竞赛”中竞争的象征,但傅莹也对目前中美两国关系的对立情绪对人工智能安全进展的负面影响表示遗憾。
她说:“当科学正处于上升轨道时,两国关系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影响了管理风险的团结与合作。”
“这非常不幸。”
傅莹精心描绘了中国人工智能幕后的一角,描述了自2017年中国首次公布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的创新
“爆炸期”,这比ChatGPT在西方引起病毒式轰动现象还要早五年。
她补充说,“当(开发)速度很快时,就会发生危险的事情”,但没有详细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
“中国人(比西方人)行动得更快,但也充满了问题,”她说。
傅莹认为,在开源的基础上建立AI工具,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运作的,从而为改进它们做出贡献,这是确保技术不会带来伤害的最有效方法。
大多数美国科技巨头并不共享驱动其产品的技术。
法国巴黎爱丽舍宫外墙上展示了“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的标志
傅莹说,开源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补充说“巨头之间缺乏透明度让人们感到紧张”。
但本吉奥教授不同意这种说法。
他的观点是,开源也为犯罪者的滥用敞开了大门。
不过,他也承认,“从安全角度来看”,使用开源架构构建的中国AI助手DeepSeek比ChatGPT更容易发现问题,ChatGPT的程式码尚未被其创建者OpenAI共享。
周二,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等世界领导人将在峰会期间举行会谈。
讨论议题包括AI将如何影响工作世界、如何用于公共利益,以及如何减轻其风险。
多个国家之间还宣布了一项价值4亿美元的新合作夥伴关系,旨在支持服务于公共利益(例如医疗保健)的AI计画。
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第一天活动结束时发表讲话
英国技术大臣彼得·凯尔(Peter Kyle)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英国在技术采用方面落后将是危险的。
为政府提供人工智能建议的劳拉·吉尔伯特(Laura
Gilbert)博士表示,她认为维持“国民医疗服务计划”(NHS)至关重要,因为它所承诺的效率很高。
“如果不抓住AI,你将如何为NHS提供资金?”她问。
英国AI行动计划的起草人马特·克利福德(Matt
Clifford)警告说,AI技术将比计算机当时首次进入工作场所,打字被文字处理取代时“更加激进”,该计划已被政府完全接受。
人工智能公司Faculty的老板马克·华纳(Marc
Warner)表示:“工业革命是体力劳动的自动化;人工智能是认知劳动的自动化。”他补充说,他不相信他两岁的孩子会“找到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