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与小柯解约,尽管是一种和气的分手,但也是一种无奈。不少歌手都希望公司认同自己的音乐价值观,小柯做到了,曹方也会觉得自由。但歌手还要不断前行,不断上升,仅有音乐认同就不够了。
曹方与小柯解约背后是歌坛的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好的音乐总是缺乏好的结果。也许,对好音乐的价值观不同,比如,一位做网络音乐的老板曾理直气壮地说,只要能赚
钱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只要有这种糟糕的价值观在,那么,曹方的音乐就是不可缺少的好音乐。
中国虽然地域广阔,各地差异很大,但在文化上却是出奇得好控制。单一的,没有个性的文化,无论港台歌曲,还是武打大片,很容易成为主流,而且是唯一的主流。
在主流越来越强之际,非主流的,更多元的,更多色彩的文化立即无生存的环境。这可以说是一个最糟糕、最令人尴尬、也最令人沮丧的文化环境了。
小众的,精英的,或是个性化的音乐,处境始终不好。在一片娱乐、热闹的、快速消费的、低龄化的价值观之下,这些音乐更显得苍白、无力,更显得不“与时俱进”。
在活跃的主流之外,如何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非主流文化环境是很大的难题。这需要一定的共识;需要整个文化界与媒体,精英或文化爱好者的共同维持;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和市场培养。如今,缺乏对这类文化的推崇气氛,缺乏营造新标准的有效方式,也没有培养出领军人物。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点做得很好,无论是第六代电影人、摇滚乐、前卫美术、实验戏剧、城市文学都很活跃,也都有标志性人物被推出。
做一首走红的口水歌不易,但做曹方这样的创作歌手更难。因为,写口水歌的人成千上万,而像曹方这样的歌手却少得可怜,如果这些少得可怜的歌手,命运也很可怜的话,那么,只能说,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可怜的文化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