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国内的西餐业的确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纯粹的“进口”文化,如今它的形态之丰富,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之深远,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历史:从“汤玛法”开始的故事
西餐,广义上来说,一切不是中餐的饮食都可以叫做西餐,不过中国烹饪协会西餐委员会秘书长边疆告诉记者,在业内,他们对西餐的定义还是“欧陆菜”,包括正餐和便餐,但一般不含快餐——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印象。
这个意义上的西餐,最早是17世纪随着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据记载,被顺治尊称为“玛法”的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就曾以西餐来招待北京的官员们。
1840年的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西方人的大量涌入,西餐也开始在各大口岸城市落地生根。到了光绪年间,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出现了最早的“番菜馆”。其中创立于1903年的天津起士林,至今仍在营业,而它的创办者阿尔伯特起士林,是当年八国联军中的一员。
说到西餐最初的推广,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慈禧。
这位老太太对包括西餐在内的各种西洋事物都很有好奇心,据说法式面包就是她偏爱的点心。后来的八国联军更让她见识到了“洋人”的威力,为了搞好外交,她经常在宫里用丰盛的西餐宴会招待外国公使夫人。在这种宫廷风气的影响下,西餐很快就在北京的高门大户中流行开来。
到了上世纪30年代,西餐已经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一种风尚,尤其是在上海,许多有钱人家都有专门的西餐厨师,而到国际饭店去吃西餐,更是当时最时尚的社交方式之一。
解放后,西餐厅纷纷歇业或是改制、合并,到了“文革”期间,能够继续营业的西餐厅屈指可数。不过,当时的几家俄式餐厅依然颇具影响力,例如北京的“老莫”——莫斯科餐厅,那里一度是红卫兵运动的集结地,70年代后则成为了京城年轻人恋爱、聚会乃至打架的首选地。
改革开放后,西餐重新有了发展,1983年,法国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西餐厅:马克西姆。餐厅从装饰到口味到服务,均是纯正的巴黎风格,只是人均200元的消费,在那个时代足以令国人望而却步。
之后,西餐的发展依然缓慢。直到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许多西餐品牌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如法国的福楼,美国的星期五,意大利的亚地里亚等,同时,本土化的西餐业,尤其是平价西餐连锁店,也开始大量出现。
那么,是什么让西餐突然发展起来呢?边疆分析说,这得益于三方面的推动力:
一是星级酒店的建设——我国规定,三星级以上酒店必须有西餐厅,因此酒店建到哪里,西餐厅也就开到了哪里;
二是洋快餐的推广——肯德基、麦当劳等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餐,但口味、环境和就餐方式无疑都是西式的,正是它们让国人开始接受西餐的味道;
三是酒吧的兴起——多数时尚酒吧都提供简单的西式便餐,还有一些特色酒吧是以各国风味酒菜为招牌,推广了西餐文化。
如果说以上三方面都是量变的积累,质变的转折点则出现于2003年。“非典来了之后,大家突然发现,西餐的用餐环境和就餐方式其实是更加卫生健康的。”迪欧咖啡的副总经理杨晓兰告诉记者。
2003年,恰好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西餐厅起士林建店100周年。
现状:八仙过海的中国式西餐
根据西餐委员会对各大中城市的调查,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已有各类西餐企业1.4万余家,且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据调查则显示,在年轻(85.29%的调查对象年龄为35岁以下)的网友群体中,88.49%的人曾经吃过西餐,其中经常和较常吃的比例高达61.4%。这同样说明了西餐在国内的普及程度。
有趣的是,这种普及的方式却是相当有中国特色的。
例如在1.4万余家西餐厅中,提供西式正餐的仅有3200家,绝大多数都是提供西式便餐的场所,包括酒吧、咖啡厅,以及茶餐厅等。
其中,茶餐厅本身就是香港人发明的一种休闲餐饮方式,从环境到饮食都是典型的中西结合。至于咖啡厅,许多也颇有特色,以目前国内最大的西餐连锁企业迪欧咖啡为例,上千平米的营业面积,用装饰、音乐、灯光精心打造出经典的“欧陆怀旧风格”,菜单上却是牛排、水果、汤面、菜粥无所不有。
此外,还有一类是以提供西式便餐为主的连锁店,如广州的绿茵阁、北京的百万庄园、上海的斗牛士等,在口味和制法上都有所调整,更接近中国人的习惯,人均消费一般也控制在50元左右。这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西餐业态。但有批评者认为,它们根本就是“假西餐”,会误导国人。
针对这种说法,边疆指出,正是这些本土化西餐的出现推动了西餐的普及,“要普及西餐文化靠马克西姆是很难的。”至于正宗的西餐企业和消费者,必须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诞生。
从1983年起就从事西餐企业管理的郏晖先生一直是在高档法餐厅工作,他也认为,“现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时代”。起士林的厨师长吕仲林则告诉记者: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即使是做纯正的西餐,也需要从原料和技法上借鉴中餐,这样才能更受欢迎。
绿茵阁的老板林欣回忆说,中法文化年的时候,她曾应邀去法国里昂参观,在那里见到了法国最著名的厨师保罗博古斯,他当时就正在琢磨怎么借鉴中餐的调味料。“如果连法国的名厨都在考虑吸收中餐精华,我们做西餐时口味倾向本土化又有什么问题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嘛!”
当然也有坚持走“最正宗”路线的餐厅,例如马克西姆。不过,和开业之初比,现在的马克西姆还是有了一些不同,比如1983年时餐厅有法国员工17人,现在只有厨师长一人了,那时7成以上的食材靠进口,7成以上的顾客是老外,现在情况则正好相反——这何尝不是一种“中国化”呢?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餐也早已深入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我们早上吃的面包饼干、过生日买的生日蛋糕,都是典型的西餐食品;在中餐馆经常吃到的清炒荷兰豆、黑椒牛柳、水果沙拉、大虾等,不是用了西餐原料、调料,就是借鉴了西餐制法;至于眼下分餐制的流行,餐巾的广泛应用,更是受了西餐的影响。
未来:西餐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在接受采访时,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对西餐的发展前景抱乐观态度,认为未来几年还会有大的突破。
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的住宿餐饮业单位有306.4万个,即使同期的1.4万个西餐企业的数据是不完全统计,西餐在餐饮企业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小的。
对日本、韩国、港台等亚洲经济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其本土餐饮与外来餐饮的比例为25~30:1——西餐在国内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个问题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
作为本土化西餐的代表,绿茵阁的林欣和迪欧咖啡的杨晓兰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提供了一种舒适、时尚的就餐环境和餐饮文化。
我们的调查也显示,有35.61%的人认为,安静优雅的就餐环境是他们选择去西餐厅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更多的人(36.46%)回答,他们选择西餐是因为喜欢某些西餐食品的味道。
此外,在回答选择什么样的西餐厅时,高达42%的被调查者是看“味道是否地道”,选择环境是否优雅的只有22.81%。
看来,尽管西餐厅在就餐环境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我们这个讲究口腹之欲的国度里,大家选择饮食的第一要素依然是:味道。而这也是目前这些平民化、本土化西餐最被普通食客诟病的一点:还不够好吃。
边疆认为,这其实反映的是西餐就业者眼光还不够深远,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来考虑怎么把西餐做得又地道、又让中国人喜欢,这需要解决许多烹饪技术上的难题,但愿意琢磨这个问题的西餐厅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好吃且地道的西餐厅现在也有,但它们要想得到更多人认同,同样有着巨大的障碍:价格。
这些西餐厅的消费水准通常很高,而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73.77%)能接受的西餐消费水准是人均100元以下;此外,在让大家不会经常去西餐厅的原因中,排名第一的同样是“价格太贵”。
要克服这个障碍,一方面需要国人的收入不断提高。边疆就认为,西餐发展的希望在于“有消费能力”的新一代年轻人,因为届时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会更加大胆的花钱,同时,成长的经历和眼界,也会让他们更愿意追求时尚的消费方式。
二十多年来一直在钻研西餐烹饪技术的吕仲林则认为,要想西餐被更多国人接受,从业者就必须做两方面的改良,一是在口味上下工夫,以适合国人口味;二就是降低成本,以适合我国国情。
以马克西姆为例,从1983年开业以来,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它的菜价实际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原料由进口变为国产,另外一点就是外籍员工的减少——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餐厅菜式的正宗。
在多家西餐厅担任过经理的郏晖表示,其实我们的许多西餐厨师,水平并不比国外同行低,但工资却要少很多,餐厅连锁化,以及多用本土员工,是降低成本的好办法。
不过,他也告诉《环球》杂志记者,现在西餐业的问题,其实主要还是从业者的问题:大多数投资西餐的人并不是懂餐饮的人,更没有考虑过怎么做西餐的问题——要做出什么样的东西,让什么样的人认可?
郏晖认为,做西餐到最后还是在做文化,因为任何一家餐厅,从环境到服务到菜式,最终形成的就是独特的文化。奥运马上就要来了,西餐业肯定会迎来一个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中国人做不好餐饮是很丢人的,因为我们是美食大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