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远,法国替罪?伊斯兰国的诉求你知道吗?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巴黎恐袭”专题页面


世界著名建筑13日、14日将自身照明系统改为法国国旗颜色供图/IC

今年,法国境内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而这次巴黎系列恐怖袭击因规模大成为法国“史无前例”的一次。反恐专家李伟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查理周刊》恐怖袭击到斩首事件,还有高速国际列车枪击案等,恐怖组织要表达的是“法国不要干涉我们的事情”。

法国不断“拉响”袭击警报


14日“伊斯兰国”声明对袭击巴黎行动负责。而就在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前不久,为确保即将于月底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安全,法国已宣布自11月13日-12月13日期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边境检查。

李伟认为不应该过度关注恐怖袭击的时间节点,国际活动不一定是恐怖分子行动的考虑因素。不过,恐怖分子在地点的选择上,肯定是要尽量产生更大影响和更多伤亡。实际上,法国一直处于恐怖活动的警戒状态下。

有消息称,近200名曾在叙利亚与伊拉克参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法国籍极端分子已经返回法国,成为随时可能引爆法国国内安全问题的“定时炸弹”。2014年11月,法国议会通过一项反恐法案,授权安全部门关闭恐怖组织的网站,并禁止可疑人员离境。

今年1月,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社办公室曾遭到极端组织的恐怖袭击,造成17人死亡。此后至今的近一年时间内,法国恐怖袭击警报不断,也曾成功处置了数起恐怖袭击企图。

到美国太远法国成首要目标

为什么法国会成为恐怖袭击的首要目标呢?李伟说,的确,美国是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的最主要行动者,从以往“伊斯兰国”在网络和视频中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出,该组织确实声称“要把旗帜插到美国去”。然而,由于地缘因素,要在美国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恐怖袭击活动是非常困难的。

为何不在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李伟说,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法国一直站在欧洲国家最前线。英国议会还没通过军事行动,而法国已经派航母编队去进行打击。

就在一个多星期前,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法国总统奥朗德下令戴高乐航母再次向中东移动,借以提高法国在叙利亚、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作战能力。

更早前的9月27日,出席纽约联合国大会的奥朗德证实,法国战机对叙利亚境内的IS极端组织展开了突袭。这也是一年前法国空袭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势力后,首次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展开空袭行动。

所以,李伟认为,此次恐怖袭击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恐吓欧洲其他国家,一旦有所行动也会像法国这样遭到恐怖袭击。

法国穆斯林群体融入难度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田德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法国恐怖活动高发与其自身在移民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这也滋生了恐怖主义。他说,穆斯林群体融入法国整个主流社会的进程是不太成功的,因此这个群体在法国生存状况不好,受教育程度低,犯罪率高。而一旦进了监狱,更容易结成群体,相互影响,形成组织,至少也是形成关系。

据媒体披露的2015年数据,穆斯林大致占法国总人口的7%-10%,却占法国监狱关押人数68000人的一半左右。在一些大城市附近的机构中穆斯林所占比例还要更多,尤其是收容短期服刑犯人的拘留所。在监狱服刑的日子对他们都影响深远,加之受教育程度低,很多穆斯林在入狱期间发生了转变并走向激进化,此前袭击《查理周刊》的两兄弟之一便是如此。

此外,难民的涌入使得法国更急于加大对恐怖组织的打击。今年以来,来自叙利亚等国的难民危机造成欧盟各国的空前压力,法国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展开军事行动,正是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应对举措。奥朗德曾表示,空袭行动是有风险的,但为了法国的安全别无选择。

释疑

“伊斯兰国”想要什么?

“Not Afraid(不惧怕),”在法国《查理周刊》恐袭发生后,参加游行的群众曾高举这样的标语。人们诚然不惧怕“伊斯兰国”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然而,专家认为,各国有必要充分了解“伊斯兰国”,以便在实行打击政策时更加奏效。“伊斯兰国”历经演变到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何在西方联盟的打击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成员?它又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疑问一

他们“统治”多大地盘?


“伊斯兰国”的全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人们平时所说的“IS”是其英文缩写,这是一个自称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这一组织的“领土”最多时赶得上英国大小,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南部接壤的国境线几乎被抹去,同时造成了大量伊叙难民。

叙利亚内战对大多数叙利亚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但是对IS来说,这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2013年,该组织宣布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胜利阵线”联合,迅速扩张。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从2010年5月起一直担任该组织的领袖。

近一年多以来,世界多国对“伊斯兰国”的打击有所成效。反恐专家李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由于俄罗斯、美国和法国都加大了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对“伊斯兰国”规模构成一定的重创。

然而,李伟也表示,世界各国都有人员陆续加入“伊斯兰国”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伊斯兰国’组织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打击,其组织架构、宣传行动、人员规模没有根本改变,还有上升态势。”

疑问二

他们凭什么吸引追随者?


“伊斯兰国”到底有多少成员?李伟提供了一个数字,现在外界普遍认为,其战斗人员有3万到5万,平时有阵亡,但也有不断招募和补充进来的人员,非战斗人员则很难统计。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伊斯兰国”当中有40%都是外来的“圣战分子”。来源地包括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因为这些人员有可能返回各国国内,所以被西方认为是巨大的威胁。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年7月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表示,与“基地”组织发动的袭击相比,目前“伊斯兰国”通过社交媒体拉拢陷入困境的美国年轻人的能力对美国构成的恐怖威胁更大。他说,与“伊斯兰国”有关的推特账号在世界各地有超过2.1万名讲英语的追随者,其中有数千人可能是美国居民。

种族歧视与社会孤立往往是导致一些美国人容易成为“伊斯兰国”招募对象的因素。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包括法国在内的其他西方国家。

疑问三

“伊斯兰国”里什么样?


“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产生这种印象——‘圣战斗士’都是现代人,有现代政治观念,只不过穿着中世纪宗教的外衣——然后把这种印象套在伊斯兰国身上。”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除非从7世纪的古旧氛围和“圣战”的角度去理解,否则这个组织的大部分行为看起来都是荒谬的。

“伊斯兰国”宣称行政机构分为行政和军事两部分,疆域也分为不同省份。该组织还控制了某些油田,从而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此外,它还可以从海湾国家那里获得资金援助。

而在福利方面,据其宣传资料和多方报道,“伊斯兰国”实行免费的医疗、教育等制度,但这并非“伊斯兰国”的政策选择,而是“教义”要求的义务。

疑问四

“伊斯兰国”到底想要什么?


李伟认为,“伊斯兰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教义,只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一些相似思想。不过,它的终极的目标是建成哈里发国家,一个不承认任何国界的伊斯兰国家。因此,“伊斯兰国”一直有领土诉求,这也被认为是其与“基地”组织不同的突出特点。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也写道,伊斯兰国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这一组织打算消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创建的现代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其组织运作的国家。这个“国家”原则上拒绝和平,大肆种族屠杀;同时,它认为自己是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的预言者,而且也是首要参与者,在这种末日论调下采取激进的行动。

因此,“伊斯兰国”所到之处,肆无忌惮地驱逐和屠杀非穆斯林和什叶派教众,还毁坏非伊斯兰的文明遗迹。对所谓教义的推崇和圣战的执着,使得其与现代文明逆向而行、草菅人命。

观点

反恐专家:巴黎恐袭或促西方情报分享


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还有很多问题急需答案,为什么安全部门没有探查到这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类似的恐怖行动会否发生在法国或者欧洲其他地方?这样的恐怖袭击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法国反恐态势?

“多点式”恐袭无法成为趋势


BBC在恐怖活动发生后报道称,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是长期以来欧洲安全部门所担心和力图避免的,即在欧洲主要城市的心脏地区,针对人群密集场所,同时、多点,使用自动爆炸武器和自杀式袭击。这些伎俩已经在孟买以及其他地方被使用过,为何能够被照搬到欧洲还需要寻找答案。

不过,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反恐专家李伟表示,这样的恐怖袭击方式不会成为主要的恐袭形式和趋势。他认为,欧洲国家最担心的仍然是“独狼式”的恐怖袭击,即某个人拿着可以实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行凶。因为,在欧洲国家实施成规模的袭击对于恐怖分子来说难度很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才有可能实施。

法国军火黑市或提供了武器

李伟认为,这次恐怖袭击能够实施,法国安全部门和情报部门有一定的责任。“事实上,法国相关部门事先已经得到了情报,也加强了一些区域的安保,但情报不够准确,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华侨大学国际关系专家黄日涵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此外,法国的军火黑市也给恐怖分子提供了武器来源。尽管目前并不能确定,恐怖分子的武器是在法国境内还是境外得到的,但是法国盛行的枪支黑市无疑给恐怖分子更多机会。美国彭博社曾经通过网络联系到欧洲的匿名军火交易商,非法武器明码标价,双方无需见面,只要通过转账和邮递的方式就能进行交易。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法国约有300万至700万非法武器。

未来打击恐怖组织还需大国协同

“西方国家接下来在反恐合作上将会加强情报分享。”黄日涵表示,可以预料的是,今后法国甚至欧美国家将可能会投入更多的经费扩充更多的人员,在人力情报和科技情报上加大投入,这将会促成情报领域的一个新的变革。

此外,她还认为,法国这次恐怖袭击案后将会对欧洲移民政策造成深刻的影响,更会加速欧洲国家重新审视难民政策,难民要想再迁入欧洲国家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由哈佛大学专门研究恐怖主义的学者杰西卡·斯特恩等出版的《ISIS:恐怖之国》一书中,对于西方世界采取的对策,给出了一些大致的建议:应当致力于“牵制与遏制”,而非投入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并且结合“伊斯兰国”的宣传特点,要在互联网领域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对于反恐国际合作,李伟认为,打击恐怖组织联盟本身没有问题,“国际反恐不能充分合作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黄日涵也认为,接下来,“打击恐怖组织还需要大国协同。”“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根源上去思考文明的冲突带来的恐怖主义行为,治病还得治本。”她说。本版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盘点

今年以来发生在 法国的恐袭事件


1月7日 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

曾刊发了先知穆罕默德讽刺画的《查理周刊》巴黎办公室被两个持枪歹徒突袭。杀害11人,包括漫画的作者。

1月9日 绑架威胁事件

警方在巴黎东北方30英里外追踪到了两名嫌犯。一名嫌犯在巴黎市外闯入一间杂货店,杀死了四个人,并将店内顾客挟作人质。

1月26日 工厂斩首案

一名男子开着一辆卡车进入里昂一家属于美国的油气工厂,引发爆炸,其老板的头部在门口被发现。该男子随后被刑拘。

8月21日 列车枪击案

一个在比利时上车的摩洛哥年轻人携枪支和刀具登上一辆由阿姆斯特丹去巴黎的高铁,意欲袭击乘客。在嫌犯动手之前,三个美国人协力将歹徒制服。警方透露,袭击者在登上火车前,看了圣战视频,跟极端伊斯兰有联系。

11月13日 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法国巴黎发生“史无前例”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田丁 发表评论于
ISIS的产生是与伊斯兰教派斗争密切相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与阿拉伯石油财富及阿拉伯复兴思潮有关的。早在分解南斯拉夫中,就有阿拉伯石油“大国”的影子。但是欧洲那些国家为了消灭“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实现他们的东扩目的,也利用帮助发展了这穆斯林势力。在阿富汗,美国的西方联盟也利用沙特阿拉伯的本拉登这样的极端势力打击前苏联。但是阿拉伯极端势力是有自己征服世界的雄心的,基地组织在世界发展起来。美国攻占伊拉克扶持了什叶派势力统治,逊尼派受到打压。西方又推动叙利亚内战,有利于叙利亚的逊尼派与伊拉克的逊尼派联合,伊拉克军队中的逊尼派大部分站到了ISIS一边,迅速扩大。可以看到有一些伊斯兰国家对ISIS的关系是暧昧的(包括土耳其),他们现在又要利用库尔德势力来对付逊尼派的ISIS,以后也会产生新的中东冲突。
所以民族复兴是一个民粹主义的口号,在世界各种政治派别的催化下就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
Camouflage 发表评论于
本人反对伊斯兰化,反对共产主义,认为这是两种近代历史上的精神毒瘤,但本人从不对伊斯兰教徒和共产党员作人身攻击,也从来没有恐吓威胁他们;只希望所有人能够看清事实,不要被精神毒瘤所迷惑。
偏偏文学城里的穆斯林要跳出来,要显示自己的恐怖威胁手腕:这里就有一位叫 "后視眼" 的,大家看清了。对于恐怖分子,大家决不能心慈手软;对恐怖分子的软弱,就是对您的亲朋好友的残忍。
-------
后視眼 发表评论于 2015-11-14 19:17:27
你这么敌视伊斯兰教和共产党,小心被文学城里的穆斯林盯上,出门行踪要保密,小心被斩首。
Dkong20 发表评论于
美国应该像灭萨达姆那样,去灭了伊斯兰国
古尔德 发表评论于
穆斯林占法国人口7-10%? 前几个月去巴黎,感觉街上的“白人”(其中肯定还包括国外来的白人游客),顶多也就占一半。。。其他不是黑人就是穆斯林(两者有一部分交集)。

飘过的云 发表评论于
管你什么诉求,只要是穆斯林都杀。反正可兰经中也是鼓吹斩杀異教徒,既然这样只能把你先灭了……
hxn9988 发表评论于
侵略肢解他国,罪恶美国,罪恶法国。
wumiao 发表评论于
能不能这样,在叙利亚和欧洲交界地由欧洲和美国组成联合军队,强制性地划分出一块大的难民地,拉上带电铁丝网,凡是不带武器的难民就允许进入,世界各国免费给他们食品衣物,孩子上文明学校,大人可以做简单手工劳作挣点钱。等平定了叙利亚内乱和ISIS,这些难民再回归故乡。
清如许1 发表评论于
反恐专家李伟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的确,美国是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的最主要行动者,从以往“伊斯兰国”在网络和视频中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出,该组织确实声称“要把旗帜插到美国去”。然而,由于地缘因素,要在美国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恐怖袭击活动是非常困难的。
~~~~~~~~~~~~~~~~~~~~~
这位李伟是个明白人,不愧是反恐专家,明白美国是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的最主要行动者,不像这里的反美喷子们,只知道乱喷秽物。
邵志尚 发表评论于
气候大会,
这种左棍们搞的噱头,
在这个时候还是消停一下吧。
弟兄 发表评论于
伊斯兰国建国也不是终极目的,目的是应验先知预言,在预定地点与全世界政权决战,在决战中集体殉教,然后以撒先知回到地球,,,,,,,,,
Camouflage 发表评论于
穆斯林圣战士最擅长的是不加区分地袭击平民,后視眼 ,你以为你拍拍穆斯林马屁就可以领免死牌了?

后視眼 发表评论于 2015-11-14 19:17:27 Camouflage 发表评论于 2015-11-14 18:48:43
----------------------
你这么敌视伊斯兰教和共产党,小心被文学城里的穆斯林盯上,出门行踪要保密,小心被斩首。还有,哪天溜回祖国看望父老乡亲,也小心出口猖狂而被收监。
弟兄 发表评论于
拉登一生的目标就是建立伊斯兰国,不过他认为他看不到这一天,is不是他想要的伊斯兰国,他的基地组织和is偶尔有冲突
每天都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穆斯林大致占法国总人口的7%-10%

太多了,跟美国的黑人比例都快接近了,能不出问题吗
Camouflage 发表评论于
伊斯兰不同于其他以精神指导为根本的宗教,伊斯兰是以宗教为名义对个人家庭的生活行为,对社会国家政治的极端愚民化统治,为达到最极端的控制目的,从宗教律法上允许不择手段,强奸,屠杀,恐怖,虐待,任何暴行都能用古兰经来提倡鼓励。

伊斯兰恐怖主义比当年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择手段有过之无不及,从监狱平民窟招来的圣战士虽然比马列主义革命者素质差了一点,但用作自杀袭击杀伤力够大。可就有人蠢到就凭有人为伊斯兰圣战献身就以为伊斯兰圣战辩护句句在理。当年共产主义也欺骗了很多热血青年,但是那些热血青年的满腔热情和奉献也没有改变共产主义自欺欺人的本质!
RomanticOnly 发表评论于
像中国学习,主动把主流国民降为四等人,并且剥夺生育权,然后给穆斯林各种补贴,这样穆斯林再多也乱不了。
牛鲜花妹妹 发表评论于
IS 到底要啥?就是要法国的主流社会融入MSL文化,三色旗改为星月旗,男人蓄须女人带头巾。既然接受大量难民,为啥不能接受他们的文化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法国政府应好好反思?
ctrls 发表评论于
汉族人算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
iBear 发表评论于
难道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算有错?
宅男 发表评论于


Black Friday!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好像没有什么主流媒体的评论能说到点子上的。

IS到底要什么?其实很简单,就在名字里:伊斯兰国。读过历史的就更清楚,穆罕默德只有杀回麦加才能成圣。所以,IS最想要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回到麦加。

那么怎样对付IS?第一种,当然是不停地杀,必要时战略核武器也可以端出来。如果担心这样副作用太大,那么可以考虑第二种,就是替它开路,把它赶到麦加去。一旦IS变成了一个掌管麦加的政权,不管有多少极端主义疯子在其中,它也不得不理性行事。到时候想求和的是IS。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madely 发表评论于
法國早就是穆斯林國家了,巴黎滿大街阿X
Camouflage 发表评论于
反恐应向以色列学习,以色列是如何团结其境内的 Bedouin, Druze and Circassian 穆斯林,而对顽固不化的穆斯林派系进行严厉打击。欧洲怀柔宽容政策,养了一群群白眼狼,白眼狼的进攻才刚刚开始。
Dove2009 发表评论于
这也能用来反共,真是醉了
一品 发表评论于
美国挑起了冲突,难民等一系列问题,但都不在美国所在的大陆。美国乐意看到世界各地有冲突,这样,美国就可起救市主的作用。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伊斯兰国实行的免费教育就是对男孩用古兰经洗脑,这样的教育当然要免费了。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灌输共产党宣传的教育还收学杂费呢,比伊斯兰国还不地道。
abraham007 发表评论于
法国人被整得越惨就越离不开美国。想起当年法国还曾经牛哄哄地不想加入北约,美国人不禁笑了。
9月 发表评论于
如果加拿大接收了25000叙难民,不仅加拿大人要交税养活他们还有危险,美国也就离危险不太远了!

加拿大引进25000难民就等于在北美留下了25000隐型肉弹,一旦美加政府出现对中东的决策让这些MSL不高兴了,这些难民或难民的后代就会变成肉弹让北美四处开花……

希望在加拿大的华人都去签个名拖延新总理引进难民时间……要为自己的生存环境担忧了,这些难民中就有可能出现未来的恐怖分子!

3w.change.org/p/justin-trudeau-extend-resettlement-of-syrian-refugees
nanxun_ 发表评论于
不远了,已经有一万名进入美国了,随后5年还有NN万名进入美国,感谢半个MSL O8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