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988 年汉城奥运会," 人类第一飞人 " 本 · 约翰逊以 9 秒 79 的成绩夺得男子 100 米冠军、打破世界纪录,赢得了这场被称为 " 世纪之战 " 的比赛。

然而,不到三天之后,约翰逊就因兴奋剂尿检不合格跌落神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怒批其为 " 欺骗全人类的骗子 ",金牌最终归于第二名,美国选手卡尔 · 刘易斯。

1991 年 1 月 11 日,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短跑名将本 · 约翰逊进行兴奋剂测试 / 视觉中国

戏剧性的是,15 年后,卡尔 · 刘易斯遭到揭露:美国奥委会长期包庇和纵容他服用禁药,以提高比赛成绩。

一场世纪之战,最终化为一地鸡毛。而这只是人类兴奋剂滥用丑闻的冰山一角。

兴奋剂,究竟能让肉体凡身的人类变得多强,才会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承担身败名裂的风险去不断触碰底线?

反兴奋剂,这届奥运会来真的

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疑似是日本反兴奋剂协会发布的兴奋剂检测视频。

视频中,面容姣好的兴奋剂检测员全程目不转睛地盯着运动员取样,配上过于细节的画面和难以名状的画质,再正经的解说也挽回不了网友开出八百里之外的想象力。

网络上流传的兴奋剂检测视频,画质感人 / 新浪微博 @全世界都不如一个你

玩梗归玩梗,兴奋剂检测的取样过程其实很严肃。按照东京奥委会的规定,运动员需统一在卫生间取样,本人取样、一人陪同,陪护员全程监护运动员的行为,务必确保样本的真实性。

在他人的注视下取样,听起来就是一个不太愉快的过程,但这只是漫长检测路的小小一环。

整个兴奋剂检测过程可以分为足足 11 个步骤,除了尿液检测外还有血液检测,规定之详尽可以从今年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发布的长达 181 页的反兴奋剂条例一窥究竟。

不仅如此,兴奋剂检测还分为赛事间检测和赛事外检测。也就是说,在你确定成为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那一刻起,不论是训练、比赛、开庆功派对,甚至只是出门遛个弯,都有可能被抽中进行兴奋剂检测。

2006 年 2 月 7 日,冬奥会兴奋剂检测中心严阵以待,保证都灵冬奥会的顺利进行 / 视觉中国

疫情也丝毫没有减弱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ITA)的决心:他们计划在东京奥运会收集 5000 份检测样本,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 2019 年。

遭遇如此兴师动众排查的兴奋剂,究竟有什么魔力?

兴奋剂的功能,五花八门

兴奋剂的作用之多,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根据 2021 年 WADA 发布的最新禁用名单,运动员禁用药物一共可以分为 10 大类,高达 392 种。

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力量增强型兴奋剂,这些兴奋剂可以增加肌肉强度、提高耐力、减脂增肌。比如说合成代谢类固醇、生长激素、蛋白质激素等等。

拿促蛋白合成类固醇来讲,它属于合成代谢类固醇,一般普遍认为它可以触发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肌肉的生长,从而达到增加肌肉力量的目的。

2020 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 73 公斤级赛场。举重运动对肌肉力量要求很高 / 视觉中国

早在 1973 年,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就对 28 名男性大学生进行过一系列实验。在这次实验中,服用类固醇使实验者体重平均增加约 1.5 千克,去脂体重平均增加约 2.2 千克;他们的仰卧推举成绩平均增加了 5.6 公斤,蹲举成绩更是提高 11.2 公斤之多。

而生长激素,则可以影响运动员的肌肉代谢及能量供给。2010 年,美国《内科医学年鉴》一份针对 96 个运动员的研究表明,服用生长激素可以使运动员的冲刺能力增加 4%。

这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换算进比赛中,就意味着,仅仅服用生长激素,就可以让运动员百米短跑成绩在每 10 秒内提高 0.4 秒。

要知道,里约奥运会男子 100 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和最后一名也只差了 0.25 秒。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排在第六赛道的是博尔特 / 视觉中国

除了增强力量,兴奋剂还可以提升耐力。1980 年,在一项针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注射血液兴奋剂后的 24 小时,人体耐力会增加 35%。

在这份名单上,还有很多各司其职的兴奋剂。比如 β 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击剑或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手部稳定;利尿剂增加尿液排出量,可在赛前减轻体重,对参加体重受到限制的比赛的运动员有利;常见的吗啡、杜冷丁可以用来强力止痛 ……

种类繁多的兴奋剂,在全方位破坏比赛的公平性。

反兴奋剂,不会止步于公平

兴奋剂如此强大,如果大家都用兴奋剂,是不是既保证了公平,又能刷新人类体能成绩?

别犯傻,反兴奋剂的原则能够成为国际共识,可不仅仅是考虑到公平性。

兴奋剂从一开始,就是一把对准运动员自身的利刃。

在兴奋剂中,合成代谢类固醇会损害肝脏,利尿药会引起身体里水和盐类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肌肉兴奋药则会产生心跳减慢、恶心、呕吐、皮疹等副作用。

1960 年罗马奥运会,丹麦自行车运动员克纳 · 詹森在比赛中猝死,尸检后怀疑是服用酒精和苯内胺的混合物所致。

1960 年,第 17 届罗马奥运会,自行车比赛 / 视觉中国

苯丙胺类,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具有成瘾性,在长期使用后,会导致使用者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的下降,严重的还会出现幻觉、妄想、敏感猜疑等精神病性症状。

这样的兴奋剂,危害和毒品无异。

运动员在退役时,往往伤病缠身,如果再加上使用兴奋剂,后果常常是惨痛的。

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就像一束光,汇聚了关于人类应不断自我完善的道德准则。

为了追求数字和奖牌去伤害身体、打破公平的行为,对不起任何一个秉承奥林匹克精神奋力拼搏的人。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