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 7
万年前,智人群体从非洲迁移到中东,并从那里迁徙散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因此,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共存了数万年。但是,对于我们与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关系,我们了解多少呢?基因组信息也许能提供线索。到
1990
年代末,几乎整个人类基因组都实现了测序。这是一项相当伟大的成就,使得随后对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的研究成为可能。然而,研究当今人类与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关系,要对从古代标本中发现的基因组
DNA 进行测序。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在斯万特 · 帕博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对利用现代遗传方法研究尼安德特人 DNA
的可能性着了迷。然而,他很快意识到了极端的技术挑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DNA 会遭受化学修饰并降解成短片段。几千年后,只剩下微量的
DNA,剩下的部分被细菌和当代人类的 DNA 大量污染(图 1)。作为演化生物学领域的先驱艾伦 · 威尔逊(Allan
Wilson)的博士后,帕博开始开发研究尼安德特人 DNA 的方法,这项工作持续了几十年。
图 1. DNA 位于在细胞中的两个不同的区室中。细胞核中的核 DNA
包含大部分遗传信息,而存在于线粒体中的、更小的线粒体基因组有数千个拷贝。当生物死亡后,DNA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最终只剩下少量的残余。同时,它也会被来自细菌和现代人类的 DNA 污染。
1990 年,帕博被慕尼黑大学聘为教授,继续研究古 DNA。他决定分析来自尼安德特人线粒体——细胞中含有 DNA 的细胞器——的
DNA。线粒体基因组很小,只包含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一小部分,但每个细胞中有数千个拷贝,这增加了研究成功的机会。帕博通过他改进的方法,设法从一块
40 000 年前的骨头中测序了一段线粒体 DNA,我们得以首次获得已灭绝的人类近亲的 DNA 序列。与当代人类和黑猩猩的 DNA
比较表明,尼安德特人是遗传上与众不同的物种。
给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
由于对线粒体中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带来的信息十分有限,帕博之后承担起了对尼安德特人的核基因组进行测序的巨大挑战。当时,他在德国莱比锡获得了创建马克斯
· 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机会。在这个新的研究所内,帕博和他的团队不断地改进从古人类的骨遗骸中分离和分析 DNA
的方法。通过借助新兴的技术,他们使 DNA
测序的效率显著提高。帕博还聘请了几位重要的合作者——专精于群体遗传学和高级序列分析。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帕博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并在
2010 年发布了第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约 80 万年前。
图 2. A. 帕博从已灭绝的古人类的骨骼标本中提取了
DNA。他首先获得了一块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骨头碎片,尼安德特人的名称即来源于发掘位点。后来,他又研究了一根来自西伯利亚南部丹尼索瓦洞穴的手指骨,丹尼索瓦人的名称即来自于发掘位点的名称。B.
系统发育树显示了智人与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和关系,也显示了帕博发现的基因流动。
帕博和同事现在已经可以分析尼安德特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之间的关系了。比较分析表明,比起居住在非洲的现代人类,欧洲或亚洲的现代人类的
DNA 与尼安德特人的 DNA 更相似。这意味着在数千年的共存过程中,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相互杂交。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大约有
1%-4% 的基因组来自尼安德特人(图 2)。
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丹尼索瓦人
2008 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了一块 4 万年前的指骨碎片。这块骨头中含有着保存异常完好的
DNA,帕博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测序。他们发现与来自尼安德特人和当今人类的所有已知的序列相比,该 DNA
序列是独一无二的。帕博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古人类,并命名为丹尼索瓦人。比较分析显示,与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当代人类的序列相比,丹尼索瓦人和智人之间也发生了基因流动。这种关系首次出现在美拉尼西亚和东南亚其他一些地区的人群中,那里的人携带有
6% 的丹尼索瓦人 DNA。
由于这些开创性研究,斯万特 ·
帕博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在最初的发现之后,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对来自已灭绝人类的其他几个基因组序列的分析。帕博的发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资源,能被科学界广泛使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演化和迁徙。这些用于
DNA 序列分析的、新型强大方法表明,古人类也可能与非洲的智人出现过基因融合。然而,由于在热带气候下,古 DNA
会加速降解,因此目前还没有对非洲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进行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