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见证了一个转折点。
从昨天开始,新冠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
鱼叔和身边的朋友们,已经陆续阳康。
大家也都开始期待放开后的首个春节。
但,与此同时,有一群人却不像我们这么幸运。
老人们,始终是弱势群体。
最近频频传来这样的新闻:
许多老人急需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被炒至上万元;
老人阳康后,却又因其它疾病猝然去世 ;
棺材脱销,殡仪馆大排长龙 ……
三年了,老人们如何度过疫情,依然是一个揪心的问题。
一部即将代表日本冲奥的新片,就聚焦于老人的生存问题。
然而让鱼叔诧异的是,它提出的「解决方案」竟然是这样的——
鼓励 75 岁以上的老人安乐死。
你没看错。
简单粗暴,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不过,先别急着骂。
炸裂三观的设定背后,不乏可以思考讨论的空间。
鱼叔今天就来聊一聊——
《岁月自珍》
日本一家养老院内,枪声骤起。
一名年轻人端着步枪缓缓走出,浑身沾满鲜血。
他刚刚完成一场针对老人的屠杀。
他录下了自己的遗言,敦促政府清除老年人。
完成「使命」后,饮弹自尽。
「数量过多的老人已为国家财政带来压力,这些后果全要由年轻人去承担。」
紧接着,日本连续发生多起袭击老年人事件。
重压之下,政府敲定了一项政策——
鼓励 75 岁以上的长者接受免费安乐死,并提供 10 万日元(约 5000
人民币)关怀费用。
俗称「七五计划」。
女主阿道婆(倍赏千惠子饰),今年已经 78 岁了。
她是酒店的保洁员,每日重复着枯燥的工作。
这里的同事,大多和她一样上了年纪。
一位同事的昏倒,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酒店借机将她们辞退,美其名曰「尊老」。
几位老阿姨聚在一起,商量接下来的出路。
其中多数,都决定回家带孙子,为家里尽最后一份力。
但阿道婆无儿无女,没有退路。
为了缴纳房租,她必须另寻工作。
78 岁的老人找工作,谈何容易。
接连碰壁七八家后,社工都不禁劝她,索性申请社会福利,领低保过活。
阿道婆自尊心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我想我应该还能自食其力一段时间。」
勉强找到了一份交通引导员的工作。
但通宵站在寒风中,让她的身子吃不消。
没一会,就不得不依靠护栏边喘气。
更大的打击,是好友的离世。
听闻先前跌倒的同事出院了,阿道婆决定登门拜访。
房门未锁,推门而入后,闻到一股恶臭。
同事静静趴在桌子上,显然已有些时日,却无人问津。
接连失去了工作、朋友后,阿道婆没有了生活的信念。
清晨醒来,她凝视着自己苍老的手。
随后鼓足勇气,拨通了「七五计划」公司的电话。
阿道婆的扮演者倍赏千惠子,是中国影迷的熟面孔。
她是著名导演山田洋次的御用女主。
与高仓健共同出演的《远山的呼唤》,也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此外,她也为《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苏菲配音。
出演本片时,她已经81岁了。
岁月的洗礼,让她得以精准拿捏角色的心理。
有一幕,是阿道婆来到网吧填写文件。
用不来电脑的她屡屡操作失败,小心翼翼地想要求助周围的人,却不敢打扰。
慌张的神情姿态,满是年长者的敏感与不安。
在撞见好友的离世后,她也趴在桌上幻想着自己的死亡。
镜头缓缓推进,令人窒息。
迷惘而空洞的眼神中,说尽了无力感。
在报名「七五计划」后,她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
一位辅导员,会致电聆听她的诉说。
每周 15 分钟,给予她极大的宽慰。
倍赏千惠子演绎出了角色由拘谨到释然的变化,也勾勒出了一种若有似无的羁绊。
「谢谢你们照顾我到最后一刻」
羁绊,正是本片的题眼。
导演并没有打造一出倍赏千惠子的独角戏。
而是通过三个年轻人的视角,感受羁绊,重新审视「七五计划」。
阿道婆的心理辅导员,便是其一。
给老人打电话,其实只是她的例行公事。
其初衷更非陪伴,而是剔除老人最后的挂念。
「让用户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到牵挂」
按规定,辅导员不得与准备安乐死的老人见面。
但在阿道婆的再三请求下,辅导员心软答应。
「怕你对我产生感情,因而改变心意。」
但,感情的联结是双向的。
在相处中,她逐渐被阿道婆的真诚善良打动,产生了恻隐之心。
两人不时相约玩乐,还在保龄球馆玩了个痛快。
到了安乐死前夜,辅导员再次打来电话。
秉持工作原则,她必须哽咽着说明了注意事项。
再三强调「自愿原则」,是她向阿道婆最后的告别。
这也让她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莫大的怀疑。
「要是您改变主意,随时都能停止。」
同样在怀疑的,还有「七五计划」的推销员。
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是公司的销冠。
为了冲业绩,他奇招尽出。
很多老人失去收入无家可归,便会来到公园的长椅上睡觉。
他就联系家具工厂,在长椅的中间装上隔档。
这样一来,老人既无法躺下,倚靠起来也疼痛难耐。
当所有的退路被剥夺,便只剩下安乐死一条。
推销员坚信,自己的努力有益于社会的进步。
直到某日,他在咨询台前不期而遇了一位故人。
此人正是他阔别多年的叔叔。
叔叔离家出走二十余年,对他来说就像一个陌生人。
但听到叔叔的声音,他仍不住回想起亡故多年的父亲。
「你们连声音都好像」
私下的叙旧,让他了解到叔叔离家二十年来的不易,也释然了当年的怨愤。
出于避嫌,推销员无权负责此案件。
他瞒着公司再次找到叔叔,试图说服其放弃安乐死的决定。
可他来晚了一步,叔叔的呼吸已经停止。
相比前两位,女护工是一个旁观者。
她从菲律宾来此打工,只为筹集女儿的手术费用。
在朋友的推荐下,她进入了「七五计划」相关公司。
做好这份工作,只需要保持缄默。
在老人被实施安乐死后,粗暴地扒下老人身上的衣物。
并搜出值钱的东西,如钱包、手表、戒指。
其中不少,都可以据为己有。
女护工来自异国他乡,与死去的老人素昧平生。
同时,拯救女儿的使命赋予了她正义感。
但当她看到老人在顷刻之间成毫无尊严的尸体,仍会痛心转身。
当推销员发了疯般要偷走叔叔的尸体,为其体面下葬时,她还是冒着被解雇的风险协助。
这是出于一个人起码的良知。
其实,羁绊何处不在 ?
片中有一幕,阿道婆路过公园,遇见一个跳绳的小女孩。
一老一少同时驻足,彼此挥手致意。
本该是新老的第一次照面,却成为了生命传递的蒙太奇。
这是本片讲述的残酷物语。
生死话题,在日本影视中很常见。
本片也让不少网友想起了 40 年前的神片,《楢山节考》。
同样抓住一闪而过的人性光辉,拷问残忍野蛮的生死观念。
相比之下,《岁月自珍》显得有些软弱无力。
「七五计划」分明是剧情的核心,却没有制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
影片没有在生离死别上煽情,清冷的色调使整个故事显得淡淡然。
针对安乐死,也没有提出任何观点。
但鱼叔认为,这恰恰是本片的意义所在。
「七五计划」,不过是一层假象。
杀死阿道婆们的,也绝不只是安乐死。
计划实施已过三年,电视台骄傲地播报着成效。
一兆日元的经济效益,听起来令人欢欣鼓舞。
甚至有专家断言,老人的死去,促进了经济的复苏。
乍一看,这是一项自愿的政策,彰显着民主、自由。
但再细看,老人们其实别无选择。
政府一面鼓吹自主选择死亡的临终关怀,一面又搬出国家集体的大义。
在医院、在老年人体检中心,也循环播放「七五计划」的宣传片。
「人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出生,所以我希望能作主自己的死期。」
老人们暴露在铺天盖地的「洗脑」中。
暴脾气的人愤而起身,扒掉电视插头。
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
细想起来,这个自上而下的计划,与开头的血洗养老院事件无异。
同样是用宏观的数字,取代了个体的幸福。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成为国家前进的代价。
「能为国家而死,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阿道婆的失业,是她选择安乐死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或许更要追问,为什么 78 岁了仍要工作?
即使再落魄,她也要自食其力,把自己收拾得整洁体面。
可穷尽一生也未能攒钱买房,政府一纸拆迁令,就逼得她另寻出租屋。
推销员的叔叔,亦是如此。
他是一位建筑工人,多年来就像国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搬。
还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攒下了一张张献血证。
正是这样一群人,成了社会的弃民。
他们的青春岁月,或战功赫赫,或贡献卓越。
到老了,是一样的籍籍无名,隐没进尘埃。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社会问题,并不会因为老人的离世而减少。
今时今日的年轻人,在若干年后又将重蹈覆辙。
「别忘了那些死去的人」
自主选择如何离开世界,是一件幸事。
但需要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
而非被舆论裹挟、由他人束缚、被社会抛弃。
庆幸的是,阿道婆没有停下质疑。
在服药并戴上面罩的一刻,她想通了真相。
挣脱后,跌跌撞撞地跑出门去。
电影的最后,她眺望远山,沐浴夕阳。
与其说是如获新生,不如说是劫后余生。
她暂时逃离了死亡。
逃离了被抛弃、被淘汰、被牺牲的命运。
但,还有多少老人无路可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