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450元的“中国梵高”,选择了原创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很多人去荷兰时,都会去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然后带一份临摹的梵高作品,费用呢,大约是几十到几百欧元不等。

但是,很多中国游客万里迢迢过去又带回来的画,很可能就是中国画工赵小勇在深圳大芬村的作坊里画出来的。

没有系统学习过画画的赵小勇,仅仅凭借印刷的画册和电子版,一遍又一遍的画了十万张。画画对于他来说,并不是艺术行为,而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

在长年累月的困苦苛求之下,赵小勇知道自己每画一笔,每用一抹颜料,都在耗费着金钱,画得不行,就意味着投入了但没有产出。

赵小勇不但自己画,还带着妻子、弟弟、妻弟,他们每人专门模仿梵高的一幅作品,经营着一个流水线的家庭小作坊。这样的小作坊,成百上千聚居在深圳大芬村。

深圳大芬村画工们生产的油画占了中国的80%,而中国产的油画,则占领了欧美70%的市场份额。

赵小勇画的大幅梵高自画像,在荷兰的纪念品小摊上售价500欧元,

这是商人用450元人民币从他手上收购的。

这个价格,真实的透露出来我们的工人处于结构化困境之下,只能沦为资本赚钱的人肉工具,何其可悲。

而大芬村又有多少个画工在卖着几十块的油画呢?……有历史数据纪录,大芬村在2015年时已经累计卖出一百亿张油画,当年销售额为6千5百万美元。成千上万的画工,画画,吃饭,睡觉,都在画室里。

他们成就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

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月亮与六便士》里讲了一个半路改行的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位有家有子的证券经纪人,却选择在中年的某一天抛弃了家庭和事业,去追逐自己的画画之梦。在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之中,画家思特里克兰德选择了艺术,并以在以后的生命中以此为终。

书名里的‘六便士’由来是这样的,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银币的最小单位,有人调侃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后来用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则指向现实,以此命名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顺便提一下,这个故事和画家高更关系不大。)

在活下去和画下去之间,赵小勇首选是活下去。而活下来以后,他想画下去。

赵小勇模仿了梵高20年,做梦都想去看原作。这是每一个临摹者的痛苦,就像你可以背诵李白,但你也不是李白。

直到有一天,赵小勇咬牙买了机票。

他第一次走了人生中最遥远的距离,来到了梵高的原作面前。

当赵小勇站到博物馆里,看着眼前真正的梵高画作,

他才惊讶又无措的发现:

他所画的,都是错的。“颜色不一样”——因为他参考的都是印刷品,而在重复的印刷中,原来的颜色早已失真;

他揣摩多年的笔触、高光,甚至根本就是错的;

“没有那么厚”——每一幅原作的油彩,也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厚重。

“我20年画了10万幅,却远远比不上梵高的一幅画。”

这就是画家——画师——画工,天堑一般的差距。

赵小勇跟工作人员说,他画了几十年梵高,对方很感动,接着问他:

“你自己有作品吗?”

这个振聋发聩的提问,给予画工赵师傅会心一击。

后来,怎么样了呢?

后来,赵小勇迈出了第一步,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上面这一幅,是赵小勇的早期原创,他画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和妻子、学生们待了十几年的画室。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生活,就是艺术。”

艺术的第一步是模仿,

而赵小勇走完这一步,

花了二十年。

查看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