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还记得 2020 年秋天朋友圈里所有人都在看的口碑悬疑剧《沉默的真相》吗?
不管现实多么窒息,不管要付出多少代价,长夜漫漫,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而近期,曾执导过《沉默的真相》的新锐导演陈奕甫带着他的首部电影长片与中国台湾的广大网友见面了。
与《沉默的真相》不同,这次的新片抛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你所看到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反转不停、极限烧脑的——
《罪后真相》
故事起源于 2012 年的一场凶案,富二代高中女生王诗云死在棒球场卫生间内,死因为腹部刺伤。
警方根据死者死前录音以及三位目击者证词,认定凶手为王诗云即将前往美国的棒球天才男友张正义(陈昊森饰)。
张正义因此被捕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但从被捕到入狱,张正义一直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时间转眼来到 2019
年,媒体人刘立民(张孝全饰)为了已故妻子的节目报道,前往监狱采访黑道大佬孝叔。
没想到!这一切竟然是个陷阱!
在干爹孝叔的帮助下,张正义挟持了刘立民越狱。
不得不说,刘立民是懂做节目的。
当全网都对 " 杀人犯 + 逃犯 " 的张正义骂翻天的时候作为人质的刘立民反而站出来帮他说话,瞬间就拿捏了观众的好奇心。
但他真的不在乎真相吗?
随着调查深入,刘立民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校园贩毒、杀人灭口、禁药、作假证 ……
一个又一个线索指向了一个又一个人:
张正义的姐姐、被杀害的王诗云、集团富二代,甚至刘立民已故的妻子都涉入其中 ……
此外,这件案子的疑点越来越多。
当年的目击者共有三人,其中一人是保洁陈婆婆,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婆婆已经失智并住进了疗养院。
但当陈婆婆从刘立民嘴里听到张正义的名字时,她突然从轮椅上摔了下来并跪在地上大喊:" 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
第二位目击者是棒球场的保安,在刘立民向他打听了当年杀人案的事情之后他打了一通神秘的电话。
当第二天刘立民再来找他时,却发现了他的尸体。
发生的种种让刘立民开始相信眼前的这个小伙子也许真的不是棒球场杀人案的真凶。
刘立民将陈婆婆和保安的事告诉了张正义,当两人回家时,家中的门竟然虚掩着,屋内一片狼藉,窗户也大开着。
更糟糕的是,刘立民去世的妻子生前留下的有关校园贩毒案的证据不见了!
此时,房内突然蹿出一个人影,张正义紧紧地追了上去和他扭打在一起。
奈何对方持枪,张正义没能将证据夺回,但对方的车牌却将线索指向了大财团 " 傅天下 " 的代表人傅霖。
张正义和刘立民一同找到了傅霖,在二人的逼问下,傅霖说出了实情。
尽管傅霖与凶杀案无关,但他当日确实去过现场,他的口供足以证明张正义并不是杀害王诗云的真凶。
而此时,事态却发生了变化,刘立民冒着生命危险将搜集来的证据却被主编恶意剪辑,原以为可以翻案的证据变成了再次钉死张正义的罪证。
不仅如此,就连死者王诗云也被抹黑成了校园贩毒的 " 恶女 "。
一时间,网上骂声四起。
所谓 " 知情人 " 添油加醋声称张、王二人长期吸毒贩毒大肆博网友眼球。
甚至有网民大骂死者王诗云 " 死得好 "。
网络信息时代,双方家人的信息也很快被曝光。
愤怒的民众围住了张正义姐姐的早餐档,媒体堵在了王诗云的家门口。
而就在此时,王诗云的父亲从别墅楼上一跃而下 ……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刘立民愤怒地找到主编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却得到了他最不想要的答案。
原来《True News》从一开始就是大财团傅家说要成立的。
主编一直以来标榜的新闻报道的 " 理性 "" 客观 " 只不过是空口白话。
在这个情节里,网络时代下被挑战的人性和丑陋的网络暴行被血淋淋地展现了。
观众们相信网络上的 " 真相 ",满腔 " 热血 " 地去审判他们所认为的 " 罪人 "。
声讨张正义、王诗云,质问其家人,让他们充满了 " 正义感 "。
可当真相再一次反转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为曾经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后悔。
和真正的凶手相比,这些无良媒体以及网络暴力者难道又不是凶手吗?
说到这里,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
" 你所看到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吗?"
上面的这个情节,其实就是导演影片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
当然,影片的回答不止于此。
三次反转,层层递进,每一次都让你意想不到!
这才是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
刚刚你看到的,只是第一层。
事实上,三次反转,三种真相,观众每一次看到的真相全部都是假的。
观众所以为的真相只是媒体希望观众看到的 " 真相 "。
对于主角刘立民来说,作为一名媒体人,一开始他只是为了《True News(真新闻)》的点击率去报道张正义事件。
后来,他真心想帮助张正义查出真相,还他一个清白。
直到最后,他亲眼目睹张正义手刃元凶,却出于私欲帮他掩饰。
这一系列的变化虽然充满了讽刺,但却符合人在欲望之下的正常逻辑。
那张正义呢?
当然最后洗脱了罪名,并且借助媒体的力量树立了一个英雄形象,这是刘立民想要看到的,也是观众想要看到的。
有一位网友在观影后是这样评价这部影片的:
" 片中「真相」分为客观事实与主观评断,然而,所有人都能接受「客观真相」?还是只能接受有利于自我的真相?"
这其实就是美国传播学者拉尔夫 · 凯伊斯所提出的" 后真相时代 "的特点。
各类媒体平台为了争夺受众,更加倾向于制作一些迎合大众或者可以引导舆论的内容。
对客观的追求和对事实的核实则被排在了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后面。
而对于受众而言,当他们看到这些带有 " 感召性 "
的言论时,如果稍有赞同就会慢慢变得深信不疑,不管论证推理的逻辑是否经得住推敲。
这是因为 " 后真相时代 " 下,在公平正义面前,人们需要的更多是私欲的满足,是自己想看到的真相,而不是"
客观真相 ",尤其是当这个真相并不 " 美好 " 的时候。
再回到片子本身,在一个人人都相信" 主观事实
"的时代下,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才显得格外讽刺。
那就是《True News(真新闻)》的口号——
" 新闻很重要,真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