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武志红性侵者致歉:指控信源不实但不接受坐牢
文章来源: Storybread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声明|向武志红道歉,但不接受你送我坐牢:及时声援的信源不实,并非我“恶意抹黑、恶意造谣、捏造事实、诽谤罪”
我是公众号「不讲女德FistsUnchained」的运营者,今天凌晨,我发现了小红书用户“sour
candy”发帖指控武志红侵犯她的帖子以后,在清晨发布了一篇文章《以治疗之名行加害之实: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被曝性侵来访女性》(现已删除本文,全文已存长图)
文章发布后,有不少网友提醒,该小红书博主用于指控的聊天记录截图均是移花接木,搬运自知乎一用户对指控王姓心理咨询师的文章。
疑似武志红的小红书小号也已经对此事做出回应
经核实,该小红书指控武志红的聊天记录存在不实的高度可能性,我们信源的确存在不实。
在这里就上篇文章的信源不实,向武志红本人道歉,并愿意持续跟进,消除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联系小红书发帖方、武志红方,呈现更多事实。
我们做出如下的反思与改进方案:
1.
在事实表达和措辞方面有疏忽,在上篇文章的标题和正文中没有妥善使用“疑似”、“涉嫌”等措辞,可能导致读者认为这是事实而不是单方面指控。
之后我们会注意这方面;
2.
道歉的同时重申,我们当初报道的动机在于关注事件,表达支持,而非故意造谣或恶意传播不实信息。武志红其公司的《侵权告知书》对我们的指控“捏造事实、故意造谣、恶意抹黑、诽谤罪”,是失实的。我们对这样的失实指控,不会接受,后续会再行回应。
3.
我们作为及时声援、跟进一些受害事件的自媒体,没有资源和权力,开展详尽的事实调查。在上午看到新的信源聊天记录疑似伪造信息之后,我们及时对文章的开头、赞赏引导语进行了修改。
4.
我们仍然认为及时关注自称受害人的指控是有必要的,不然,真实的受害人也会孤立无援,我们不会赞同“让子弹飞”的态度。但我们会改进工作的流程。为加强对事件的及时跟进报道,公众号将会开设同名微博账户。同时,未来在标题、开头和结尾处,会加强使用“疑似”、“尚不确定”等措辞,明确告知读者事件的信息不确定性,以免产生误导。
最后可以再次重申,公众号的精神在于关注和支持,为受害者发声。但在事实报道方面,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提高审慎性和表达严谨性的重要性。我们将努力改进,以免将来再发生类似的遗漏和误导。
一些具体回应 FAQ
为什么我们现在才道歉?
非常多的网友在群聊反复质问我们为什么不道歉。
首先,我们从来没有说我们不道歉,只是我们希望公开发文进一步澄清有关事实并道歉。这需要时间来整理和回应。
然而,个人公众号每天只能群发一次,所以我们这篇文章如果发原本的公众号,本身零点以后才发出来。希望大家理解这一点。
为什么我们没有第一时间删文?
就此,我想引用豆瓣网友子东文的观点,因为保留它,我们才能看清整个过程是什么样的。我们为自己公开发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负责,有不妥之处会后续跟进、道歉、发文澄清,而不是直接删文了事。
一律直接删文和一律直接死刑,或许是媒体和法律行业共同面对的类似问题。
为什么我们仍然坚持及时声援自称为受害人的自述?
我们坚持及时发声声援自称受害人的自述,原因有以下几个:
1.很多这类指控中都有明显的强弱关系,鸡蛋碰石头的情况,我帮助鸡蛋发声并不是因为我全盘相信鸡蛋的指控,而是因为只有这样这件事情才会得到更多关注,真相才更有可能大白。
“让子弹飞”最后都只会导致沉默,让很多潜在的真实受害人无法被大众看见。这绝不会我们做事的方式。
2.及时发声可以唤起社会关注,促进调查与追责。在许多事件中,如果没有社会的广泛声援与关注,有关部门不一定会介入进行深入调查,受害人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司法救济。我们的声援可以推动事件得到重视,有利于最终得出一个公正结果。
3.我们的声援并非意图定罪,而是呼吁深入调查和关注。我在上篇文章的末尾说的也是“让受害女性得到更多的关注,让武志红本人正面回应这次事件!”
当然我完全承认标题使用陈述句”以治疗之名行加害之实“而不是问句的不妥,今后会注意措辞严谨的重要性。
我们在声援的同时也会呼吁根据证据终结案件,而非盲目定罪。只有经过全面调查,才能得出一个最为准确的结论。我们的角色在于推动社会重视与讨论,
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更多方介入调查,而非代替法律终审案件。
4.这也是在为可能真实存在的受害者发声。性别暴力等事件的存在与否,除非经过调查,否则无法下定论。即便某些案例最终被证实不实,但这并不减轻其他真实受害者获得声援的重要性。
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但可以为所有的自称受害者发出声音。我们理解这种及时发声同时也存在一定争议,但基于上述理由,我们仍坚信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我们也将在声援的同时不断呼吁理性,避免过度情绪化,并将根据进一步信息不断完善我们的判断。希望这份解释能够澄清我们的立场与想法。如果您有任何疑问,也请随时提出。我们将诚恳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