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买不起LV包的年轻人入手了百元高奢包装袋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身着最新款香奈儿外套,戴上珍藏版卡地亚手表,拿起爱马仕的“梦中情包”,感受一番娇兰香水的沁人芳香后,正式踏出家门——这是不知多少男孩女孩心中的“奢华都市梦”。

此前,一则“浙江人1年花18亿买香奈儿”的帖子引发热议,杭州大厦的香奈儿门店去年销售额达到了18亿元。包括香奈儿在内的一众奢侈品标榜着“有钱”,网友调侃:“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多我一个。”

“普通商场没啥人,奢侈品店却排起长龙。”对于奢侈品门店,不少网友有着此类感受。

纵观全国,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其他城市,爱马仕、香奈儿、古驰等奢侈品品牌的门店常常人满为患,新品发布时更是堪比大型“检票”现场,和普通品牌门店里三三两两的顾客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中国的奢侈品热:

吸睛、吸金千层套路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然而,消费低迷的环境似乎并没有影响“死忠粉”们对这一“非生活必需品”的抢购热情。

以路易威登的一款手袋来说,法国地区售价为一万七千元,在中国内地要卖到两万四千元。除了在门店外大排长龙,还有一群人默默地点开了海外代购平台的页面。

作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力量,品牌扩张的路上少不了中国市场这块“香饽饽”。《2022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达9560亿元,同比略微下滑4%,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占比高达38%,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不只是贵,奢侈品的价格还“一路狂飙”。去年11月,香奈儿将所有产品的价格上调3%到11%,据时尚网站PurseBop统计,低端奢侈品的年均涨幅约4%,高端奢侈品则在15%到18%。

虽然价格“涨涨涨”,奈何抵不住买主的热情,抢购奢侈品俨然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时尚。

“追奢”背后,是奢侈品品牌倾力打造的“吸睛”“吸金”双管齐下的千层套路。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众多品牌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新鲜玩法。古驰曾与游戏平台Roblox合作,开设古驰快闪店,推出一款数字版古驰酒神包被炒至4100美元,比实体包高出700美元。而巴黎世家也为游戏《堡垒之夜》多个角色制作虚拟服装,玩家花8美元就能穿上“正版皮肤”。

“这钱不花白不花,现实中买不起,就游戏里享受享受呗。”资深的游戏玩家小罗谈及购买“皮肤”的看法时提及。

不仅如此,普拉达、路易威登、博柏利等品牌都纷纷试水“元宇宙”。这波操作免不了网友调侃:“现实里的韭菜割不完,又来割‘元宇宙’的韭菜了。”

打破消费次元壁还不够,“它经济”的火热风口同样少不了奢侈品的身影。所谓“宠随主贵”,不少猫狗在宠主的“万般宠爱”下享受着奢华猫/狗生。五千元的牵引绳、两万元的宠物便携包、一万七千元的宠物床……爱马仕推出的宠物用品,主打一个“金贵”,“这年头,狗都比我有钱。”宠主小方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怎么连宠物也内卷,哭了。”

当然,奢侈品品牌不会放过任何的潜在消费者。除了箱包、服饰、珠宝这些传统项目,手机壳、耳机套、钥匙扣等小物件也悄然而出。某种草博主在小红书上写道:“买不起五位数的路易威登包包,还买不起周边?冲冲冲!”不知有多少买主上了头。

翻开奢侈品品牌的商品目录,还可以看到不少的新奇产品:棺材、装尸袋……款式丰富、价格昂贵。网友脑洞大开:“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优雅地死去’?”

(IC photo / 图)

年轻人玩高奢:

二手买卖、大牌小样

奢侈品消费水平与城市经济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9奢侈品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水平城市排行榜中,北京和上海被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

在爱马仕的全国53家门店中,除去港澳台共20家门店,北京和上海分别达到了5家,占据中国内地门店数量的近1/3。

而在这些买主中,高净值群体(中国内地拥有千万元人民币资产)是消费“顶流”,他们和“奢侈品”像是双向奔赴的最佳拍档。不过,如今奢侈品消费者不只是传统的“高端局买家”,包括数量巨大的年轻人,都能成为买主。

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90后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占总体市场消费人群的50%。与此同时,贝恩奢侈品研究报告曾预测,到2025年,千禧一代及25岁以下的消费者将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占比将达65%至70%。

作为潜力派的年轻人,奢侈品品牌为打通他们在数字营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68%的年轻人会被明星或博主所发布的内容“种草”,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不过,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有着惊人的财力,年轻买家靠着“精致穷”买二手也能玩转奢侈品。

《2021年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概览》显示,半数以上的二手奢侈品消费者在30岁以下,过半消费者的购买原因是价格比新品低。

买了卖,卖了买,市面上的“绝版”货能通过二手方式淘到,双方在买卖中享受着奢侈品流转的快乐。据统计,市场上有超半数的用户选择“既买又卖”,“买卖一体化”趋势显著。

《2023年循环时尚行业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达173亿元,预计2025年或将达到384亿元。

买家淘货的类别多样,主要集中在箱包皮具、服饰鞋帽、高级腕表和珠宝配饰等领域,由于受众广、保值高等原因,箱包皮具成为了二手奢侈品消费者的首选。

面对易耗损的高奢化妆品,还有更为实惠的“大牌小样”法。

“两三位数的价格就能享受到大牌,何乐而不为?”大三学生小甜是个化妆小白,和许多美妆达人一样,她集齐了各种大牌粉底、口红、香水、护肤品,唯一的区别是她的都是“小样”:“一个月化妆的次数不超过十次,买正装浪费,买便宜的担心,大牌会心安一点。”

庞大的消费市场驱动下,商家嗅到了商机,不仅“小样”被单独出售,大牌化妆品的分装版也深受追捧。电商平台上,100ml的香奈儿嘉柏丽尔天性香水官方售价约1690元,其10ml的“小样”仅需约130元。但这些产品多是被店名为“XX代购”或其他难以判断正规性的店铺出售,产品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同时,还有一度火出圈的“物尽其用”法。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曾掀起外包装改造风。一些博主几经折腾,印着品牌logo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就被变身成为纸巾盒、首饰盒,以及可外带的包包,一时间催热了奢侈品外包装的购买潮流。

目前闲鱼上仍有不少人在出售奢侈品外包装,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前来询价者络绎不绝。

(IC photo / 图)

奢侈品争议:

正品质量堪忧,假货率达80%

不过,奢侈品留给大众的印象不仅是昂贵,还是深陷争议的产品。

首先,网络上几乎每年都会轮番嘲笑某些奢侈品推出的“传奇”单品。比如登上时装周的“搬家专用编织袋”、长满绿草的运动鞋、“葬爱家族”同款杀马特假刘海,还有“躲雨躲个寂寞”的破洞雨伞等等。

不管是不是设计师有意为之,营销效果拉满,即便全网吐槽,也挡不住一批人偷偷下单。

其次,奢侈品购物被各路博主描述为“魔咒”般的体验。“穿便宜衣服进店后被鄙视”“柜姐看不起普通人”……此类购物测评充斥着短视频平台,网络的放大使得不少人产生了对奢侈品店的恐惧。

再者,奢侈品的质量问题饱受诟病。今年2月,福建的张女士在成都旅游时花两万元购入一个香奈儿手袋,结果刚背15分钟链条就断了。此类问题屡见不鲜,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奢侈品的各类投诉层出不穷。

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如果买回来的奢侈品包包出现掉色等问题,不用怀疑一定是真货,如果特别结实、耐磨,那就要小心可能是假货了。“要客数据”显示,在品牌官方渠道外的其他渠道中,假货率高达80%以上。目前的中国市场,奢侈品假货数量是真货的6倍。

更让人绷紧神经的,莫过于近几年频出的奢侈品抄袭问题。去年,迪奥推出的一款中长半身裙撞车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品牌却称其为“迪奥标志性廓形”。

无独有偶,“马面裙”事件余波未了,迪奥推出2022年的秋冬系列服装,标注原创的迪奥冬季花园图案再一次撞车中国国画“花鸟图”。面对接一连二的抄袭行为,抵制“文化挪用”的声音愈发响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备受追捧的世界级奢侈品依然主要来自海外。反观我国本土品牌,在成为世界名片的路上还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也期待着本土品牌在国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