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童坠落轨迹,藏着多少中国父母的教育通病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养孩子不是驯兽,而是种树。

你不会去训练一粒种子如何发芽、开花,而是给他充足的阳光、土壤和水分,让他内在的生命力得以破土而出,长成他可以成为的样子。

——虎妈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你还记得自己16岁的时候在想什么吗?

寻常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多半在备战中考。

脑子里想的或许是刚公布的模考成绩,或许是那道没写完的数学大题,也可能是报哪所高中最稳妥。

但在12年前,16岁的张炘炀,已经是一个博士。

他每天想的是如何让父母在北京买房,怎么拿到北京户口。

当年,他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连连跳级,不到10岁就参加了高考,考了505分,以高出辽宁省二本分数线50分的成绩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

用三年时间学完大学四年的课程,13岁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

16岁时,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也是迄今中国年龄最小的博士。

然而,天才神童的光环也难掩争议的声音。

2011年,研究生毕业前夕,张炘炀被曝拿学业作要挟,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不答应就不参加答辩,也不考博士。

此话一出,立刻引发了热议。不少人批评他“没情商”、“不体谅父母”。

但对于这一举动,少年在央视人物访谈栏目《看见》的镜头下冷冷地给出了解释:

“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父母),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这一刻,主持人柴静才意识到:

这场买房风波,不过是以极端的方式,将眼前这个神童家庭内部长久藏匿的暗伤撕开个口子给世人看。

她感叹道:

“当火箭升空提速时,载人航天器里的宇航员会有严重的压迫感,这是速度带来的后果。

十六年里,张炘炀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赶超他人,所以今天,他会得到成绩,也会得到困惑、挣扎、欲望和脆弱。

速度是很多中国普通家庭当中父母的选择,他们也负荷着这个选择带来的得失和经验。”

但同时,柴静相信,张炘炀才16岁,他的未来还有无限潜能。

而如今,12年过去了,当初的少年即将而立,他的天赋都发挥出来了吗?

最近,九派新闻用一则采访视频给出了答案:

和当初张炘炀考上博士时,网络铺天盖地的“16岁博士”、“天才少年”、“神童”的大肆报道不同,如今28岁博士毕业的张炘炀,媒体已少问津。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未能做出什么成绩,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

他坦然告诉记者:

自己银行卡里只剩几千块钱了,毕业工作后攒的5万块也已见底。

但张炘炀对此表现得很无所谓,他说:

“他们(父母)还欠着我一套北京的房子,到现在也该值1000多万了,从这个角度讲,只要是1000万以内,我完全有这个额度。”

“我一辈子不工作都可以,不只是靠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

从神童少年到啃老巨婴,从人人羡慕到无人问津,从少年得志到摆烂躺平。

这种巨大的落差,很难不让人想要探寻背后的症结。

当我反复观看了不少关于张炘炀的采访和报道后,我发现:

这个伤仲永式的悲剧背后,其实藏着无数中国父母的教育通病。

成绩放在第一位

成人放在第二位

谈起“神童”张炘炀,邻居的第一反应是,“他爸功劳大”。

的确,这一路走来,父亲始终在为儿子的学业保驾护航。

张爸爸写过一本书,叫《神奇的学习》,他说十几年来,只要孩子在,他和妻子就没看过电视,即使是无声的。

不仅如此,他们也从未邀请过朋友来家做客。

而和严格的学业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爸爸对张炘炀性格养成的忽略。

《看见》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张炘炀从小争强好胜,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

他投篮时进球率不高,便命令节目组:“必须把我投篮的镜头剪掉。”

父亲站出来打圆场,张炘炀立刻高声呵斥道:“闭嘴!”

可随即,他又对父亲说:“如果你现在及时哄哄我,我倒还有可能收回去。”

父亲听罢,好脾气地笑了笑,将儿子揽到了怀里。

看了这一幕,我才理解:

为什么当16岁的儿子坚决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时,父亲想到的并不是拒绝,而是用租下一间房的方式哄骗儿子。

或许正是父亲一次次纵容,才让张炘炀愈发坚信:自己想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若得不到,一定是父母有问题。

教育家傅雷曾多次强调:“教育当以人格教育为主,知识其次。孩子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一些没有关系。”

没有健全的人格做支撑,外在的优越就像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作家九爷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两人都是教师,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倾尽全力地培养儿子。

儿子也争气,先是被保送到国内顶尖大学,毕业后又出国留学,在德国扎下了根。

然而夫妻俩当初只顾着抓孩子的学习,却没有培养他的好品格,儿子长大后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

父亲得癌症了,儿子借口工作忙不回来,甚至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可当得知家里要拆迁后,儿子却第一时间跑回国,厚着脸皮跟母亲讨要拆迁补偿,被母亲拒绝后,便再也不认这个妈了。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不要以为拿什么大学文凭、有个博士学位就厉害了,这不算成功,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

生而为人,却不会做人,公式推导得再熟练又如何,英语说得再流利又何如?

如果一个孩子人格残缺,学习再好也是个废物,甚至是祸害。

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前

哲学家卢梭曾说: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破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万物皆有定时,一味抢跑,最终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节约时间成本,让孩子走上快车道,快速成才,是张爸爸一直以来的心愿。

为此,他让儿子屡屡跳级,想方设法要让儿子成为年龄最小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

而加速的代价,就是张炘炀的基础很不牢固。

初中时,他就成了倒数;

读研期间,他挂科,写不出论文,甚至产生了想自杀的想法;

到了博士阶段,他更是过得痛苦不堪,一度延毕,用了8年时间才拿到学位……

多年后,张炘炀抱怨道:“他们(父母)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指点江山。”

再好的天赋,没有牢固的基础,也不过是美丽的泡沫,轻轻一戳,就破了。

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陈宝生曾警告家长:

“学生是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在此之前,左一道右一道,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还记得那对被央视点名表扬的网红父女吗?

女儿小钰天生是个慢性子:

7点45分到校,可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她还是不紧不慢地一粒粒扒拉着碗里的食物;

放学铃声响起,别的孩子都飞奔着跑向门口,唯独小钰双手插兜,45度抬头仰望天空;

课间,其他的同学都在蹦蹦跳跳地打闹,小钰却一个人枕着书包,翘着二郎腿,翻阅着手里的书籍……

看到这些画面,很多父母是不是已经急得抓耳挠腮了?

但爸爸三石却没有,他虽然有些无奈,却很尊重女儿的节拍,并由衷感叹:

“天为被,地为床,不与世俗争辉煌,我能有你这么潇洒就好了!”

罗素在《征服幸福》中写道:

“孩子就像是幼小的植物,得不受打扰地呆在同一片土壤,才能好好地发展。”

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亦有时。

别为了短暂的领先,就牺牲了孩子最宝贵的童年幸福。

自己不飞

下个蛋让他使劲飞

网上有个段子:

这世上有三种鸟:

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还有一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好笑的同时,也有一丝扎心。

这让我想到经历了买房风波后,张炘炀说的一段话:

“不是我逼父母买房,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们为了不曾实现的一个梦想,来自己逼自己。”

原来,张爸爸出生在农村,是当年罕见的大学生。

1990年,张爸爸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人民大学商学院第一届MBA班,但因拿不出一万五的学费,无奈放弃。

所以,在面对让儿子去德国留学还是考北京的研究生时,张爸爸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面对父母多年的控制欲,张炘炀拿起了叛逆当武器。

他开始沉迷游戏。

最严重的一次,父亲将一壶热水浇到了张炘炀的身上,但他还是埋着头玩,不理父亲。

为此,张爸爸气得深夜出走,步行五十多公里,从儿子的学校走回了河北廊坊的家里,一直走到早上七点,累得站不起身子。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每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充满控制欲的父母。

而为了反击父母,很多孩子不惜用自毁自伤的方式,也要让父母的梦想破碎。

小说《无声告白》中的萨迪亚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她的父亲詹姆斯是哈佛大学的研究生,但因为自身是黑头发黑眼睛的黄种人,始终被主流圈子拒之门外。

母亲玛丽琳,有个当医生的梦想,却只能在餐厅当女工。

而萨迪亚,就是在父母的期待中出生的。

父亲希望女儿能够获得别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尊重,母亲则希望女儿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

为此,萨迪亚只能小心翼翼迎合着父母的期待,努力社交,学自己最讨厌的医学。

最终,不堪重负的她选择了溺水自杀。

了解了女儿自杀的真相后,震惊又悲痛父母这才终于明白了纪伯伦那首小诗里所写的: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父母的意义,不是把孩子变成另一个自己,而是在守望中看他向更远的地方走去。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为孩子指路,但却无法强迫孩子必须按照我们规划好的路径行走。

因为一张纸和一只蝴蝶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从不任人摆布。

对“神童陨落”这一说法,张炘炀的大学老师张跃辉说:

“他本来就没有起飞,没有什么陨落。他也许真的是一个可以行程万里的飞机,但他没有出跑道。”

是啊,张炘炀就像一头陷入困境的幼兽,被父亲带上了一条加速的跑道,将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却因忙着赶路忽视了品格和基础的塑造,再也没有力气登上更高的山头。

如今,他只能茫然地停在半山腰,站在父母的对立面,发出无助的悲鸣。

神童不再,但焦虑而功利的父母一直都在。

为悲剧唏嘘的同时,也别忘了提醒自己:孩子的人生,需要的是唤醒,而非催熟。

守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是比考满分更重要的事情。

拾麦客 发表评论于
我还真见过16岁就进入大学少年班得牛人,的确比正常人聪明,可是没看到有什么像样得成就。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自己不会飞,就去剪断孩子的翅膀,然后逼着他飞。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中国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过早开始的起跑线上,本来应该是享受童年的快乐,同时寻找自己未来的跑道的时候,确被逼着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同一道狭窄的跑道上赛跑了。
分享_快乐66 发表评论于
文章不错,值得一读!它也让评论区难得和谐了一次!哈哈哈
俺是农民 发表评论于
不理解他父亲,包括母亲,一个10岁的孩子离家上大学会是什么样?精神能健全吗?10岁的孩子不是更需要父爱母爱吗?为什么一味地追求小?上次文章说他大学里喜欢一个女生,就算是硕士吧,先不说长相,哪个女生会喜欢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

上次一个11岁上科技大的神童也是,恨的咬牙切齿的,骂神童教育害了他。前车之鉴阿,父母有很大问题。
红旗飘飘飘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应该经常拿来读一读以自省。
lulu2023 发表评论于
他的思想基本已经定型了,其实也从神童成了一个巨婴。中国父母的控制欲之强随处可见,你我都在其中。这篇文章值得深思。
百家争鸣2012 发表评论于
没觉得什么。“少时了了 大未必佳”的例子还是很多。中国父母的教育怎么都比美国好。至少不会像黑人那样只会生不会养。至于美国华裔学生需要分数远高于其他种族,不是有多聪明,还是中国式家庭教育起作用。
X723 发表评论于
做人難.但是做中國大陸人更難的又一個例子.
goingplace 发表评论于
有朋友少年大学生,很聪明很正常,很成功的一个人。
hz82000 发表评论于
同意一只熊,他还年轻,媒体别盯着他,他说的一点没错,坦诚,有思想,祝福他
1passby 发表评论于
好家伙,这抓住一个失败“神童”的教育没完没了了?没其它更大的中国负面新闻了?

神童就是极个别情况,说说普遍的事情吧。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对比习神童弯道X车的轨迹。
一只熊 发表评论于
孩子才28岁,仍然有无限可能。年轻人就是可以试错。干嘛这样整天说人家陨落啊这那的。不让出错不许不完美,和之前拔苗助长一样莫名其妙。他不装,敢公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很好。诚实在国内已经是不被理解和接受的品质了。
hyperyan 发表评论于
的确是个天才,但是被父母害了。十岁上个烂校,完蛋了。等三四年上名校很容易。人有怨气很正常,不能因为是父母就不让人批评。
onflow 发表评论于
饶了他吧!好多中国人心理阴暗,当初捧杀的时候就没怀好意等着事后拍砖。人家现在没犯罪没吃救济,开开心心过日子管你屁事。
追求永生 发表评论于
别再拿买房说事了。他真有那个预见力用那个资金可以做更盈利的事情,起码不会把时间用来打游戏。同时,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盈利,机会什么时候都有,抓住现在的机会才是明智。他的聪明目测平均以上,依然正值当打之年,珍惜眼前吧。
寒雪拭峰 发表评论于
哎,身边这样的父母还有不少,都以为自己娃是神童,严苛的学习计划,单调的童年生活。看看以后会怎样吧
追求永生 发表评论于
揠苗助长的一个反面教训。文章作者依然是这个思路。幸运的是,没有抑郁症。希望本人、父母。社会都能正常,不再用揠苗助长的期望去看待和衡量他。
iloveCCP 发表评论于
不认为他废了。看他视频, 说话有条有理。 是大众对他的期望过高。附近学士硕士博士没有工作的大把大把的,你怎么不说废了?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可是大多数孩子不也过着正常生活?
5AGDG 发表评论于
我有亲戚是神童班的老师,他说大部分也就小1,2岁,岁数太小的个方面都不成熟基本培养不出来
咲媱 发表评论于
這篇文章,還有評論,全部都沒有看到一點:這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自由。
成就從來都不是重要的東西。

他自己活得開心最重要。

為他的失敗惋惜,完全沒有必要,為他悲慘的少年青年時代悲哀,才重要.
他快樂過嗎?
他有信仰嗎?
他知道為什麽活着嗎?
他珍惜每一天的機會,快樂嗎?有愛情嗎?有親情嗎?活得像個有尊嚴的人嗎?

這些沒有人考慮,都在考慮他能否成才!成才又如何,不成材又如何?人都是要死的,
重要的是快樂的活過。

但這恰恰是沒有人考慮過的。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他的“荒废”也算不上什么真正的荒废,只不过是人们,特别是媒体的期望太高而已。人们以为他读书的速度也同样应该是他出成绩的速度,你能比别人快一倍的速度读完博士,那么也应该以同样的速度去拿诺贝尔才对啊。

这种不现实的期望才是之后大家认为他“荒废”了的真正原因。读书是一回事,工作是另一回事,这是基本常识。现代工作,特别是科研工作,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你可以大家帮他加速读书,但在工作单位却根本不可能一群研究人员围着一个小孩帮他出成果啊,他并没有那个领导团队的能力。

所以,在工作中他因为心理年龄仍然没有达到那个工作所需要的年龄,他是不可能像希望的那样出成果的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孩子已经废了。小时候给他太大压力是害了他。让神童们拥有正常的童年很重要。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